东方中学2010学年第二学期初一年级五月质量检测 科学卷.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8758323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方中学2010学年第二学期初一年级五月质量检测 科学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东方中学2010学年第二学期初一年级五月质量检测 科学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东方中学2010学年第二学期初一年级五月质量检测 科学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东方中学2010学年第二学期初一年级五月质量检测 科学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东方中学2010学年第二学期初一年级五月质量检测 科学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东方中学2010学年第二学期初一年级五月质量检测 科学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中学2010学年第二学期初一年级五月质量检测 科学卷.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方中学七年级科学五月月考质量检测卷一、单选题(22550分)1、妈妈常用手背来感觉小孩是否发烧,说明手背皮肤中有敏感的 ( ) A触觉感受器 B热觉感受器 C痛觉感受器 D冷觉感受器2、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形成这种现象是由于 (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色散 C、光的反射 D、凸透镜成像3、星期六的晚上,小明在家看动画片,到了7:00他想看中央一台的“新闻联播”,便按了一下遥控器,此时遥控器向电视机发射了( ) A、红光 B、紫外线 C、红外线 D、白光4、春晚上有如下一段表演(如图),当这个女舞者正以这样的姿势看到本在她后

2、面柱子上的福字的时候,这个福字应该怎样( ) A B C D5、甲、乙两只昆虫飞行时,甲翅膀每秒振动200次,乙翅膀每秒振动10次,人能听到其飞行时发出声音的是( ) A、 都能听到 B、 甲 C、 乙 D、 都听不到6、如图5所示是“竹筷提米”实验玻璃杯和米被慢慢提起后,玻璃杯受到重力的平衡力是( )A米对竹筷产生的压力 B竹筷对米的摩擦力C米对玻璃杯的摩擦力 D手对竹筷向上的提力7、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坐在过山车里,过山车高速运动时,小明看到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A建筑物 B地面上的人 C过山车轨道 D过山车8、以下哪种方法,不能减少摩擦( ) (A)机器内部转动部

3、分加滚动轴承 (B)铁轨上撒沙子(C)加润滑油 (D)减少接触面的压力9、下图中描述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B湖边夜景C筷子变弯折D汽车观后镜日偏食A10、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小孔成像有过精彩记录。老鹰从东往西飞,而透过窗缝形成的影像却从西移向东。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小孔成像是一个倒立的实像 B小孔成像是一个倒立的虚像 C小孔成像是一个放大的实像 D小孔成像是一个缩小的虚像11、伞兵从飞机上跳下时,下方正好有个湖,在下落过程中伞兵在水中的像会(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消失 12、在无任何光源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

4、他们()A上衣呈红色,下身呈黑色 B上衣呈红色,下身呈绿色C上、下身都呈红色 D上身呈黑色,下身呈红色13、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物质空气氧气铝铁铜物质的密度(kg/m3)1.291.432700790011300声音传播的速度(m/s)330316510050001300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14、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的安全警示语中涉及到惯性

5、知识的是( ) A汽车的后窗上贴有“保持车距” B输电铁塔下挂有“严禁攀爬” C商场走廊过道标有“小心碰头” D景区水池边立有“水深危险” 15、丁俊晖是我们浙江人,其可贵之处在于持之以恒。在2006-3-26斯洛克北京公开赛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母球遇到障碍球的直线阻挡,而不能直接击中目标球(A是母球,B是障碍球,C是目标球)。只见丁俊晖将A朝E点击出反弹后成功打中球C,从而避免罚分。在这里,他应用到了许多科学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他运用到光的反射的知识 B.他运用到平面镜成像的知识C.他运用到光的折射的知识 D.他运用到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知识16、小明是一位象棋爱好

6、者,在看体育频道的棋类节目时,他观察到电视上棋手进行大盘讲解时,那一个个硕大棋子可以在竖直棋盘上来回移动,而且不会掉下来,原来棋盘和棋子都是用磁性材料做成的,棋子不会掉下来的原因是 ( )A、棋子受到的摩擦力小于它的重力 B、棋子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它的重力C、棋子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它的重力 D、棋子在棋盘上不受重力的作用17、如下图所示,在体育中考时,由于很多同学的体重不能达标,所以在测体重时,就分别采取推、拉、提、压等不当的手段来改变体重计的示数。这其中会使体重计的示数变大的是( )。A推天花板 B拉吊环 C提起一只脚 D压底座18、如下图所示,A、B为两个测力计,所挂砝码重均为100牛,如不计

7、滑轮的摩擦,砝码静止时,A、B两弹簧秤的示数为( )A100牛,200牛 BO,100牛 C100牛,O D100牛,100牛19、站在公共汽车上的人随汽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人在水平方向上( )A.受到向前的摩擦 B.受到向后的摩擦力 C.受到汽车对它的牵引力 D.不受力。20、下面探究的是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的( ) A .离门轴远的一端推门 B.向右拉弹簧,弹簧变长,向左压弹簧,弹簧的长度变短。 .用力拉弹簧,越拉越长 D.撑杆时,抓住杆头撑21、某同学在学习“眼球折光系统”一节时,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图所示。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

8、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则图示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 ( ) A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B远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C近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D近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22、如图所示,轮船在水中匀速行驶,小王同学从甲板上竖直向上蹦起,则小王下落时的位置在()A、蹦起点前B、仍在蹦起点C、蹦起点后D、有可能落入水中23、小明在某商场买鞋,他选一新鞋在竖直的“试鞋镜”前试穿,如图所示,但在镜中他看不到自己穿着的新鞋的像,为了看到新鞋地的像,则他该()A. 使身体离镜子近一些 B. 使身体离镜子远一些C. 把穿着新鞋的脚抬高 D. 弯腰或下蹲24、如图所示是两幅体育运动的照片,(a)

9、是一个铅球刚脱离运动员的手;(b)是撑杆跳高的一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脱离运动员手后的铅球受到重力和一个向前的推力B撑杆跳高的运动员此时受到重力、杆的作用力和一个向上的推力C脱离运动员手后的铅球是因为具有惯性才向前运动D脱离运动员手后的铅球有惯性,手未脱离杆之前的运动员没有惯性25、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铺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让小车自斜面的顶端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如下表,通过探究,可以否定如下说法中的哪一条? 表面情况毛巾棉布木板小车运动的距离m0.270.420.79A摩擦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得越慢B小车受到力就运动,小车不受力就不运动C若平面非常光滑,

10、小车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D运动物体不受力,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27分)26、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因为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 发出的,声音通过_,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开去,传到耳朵里,引起鼓膜的_,在 形成听觉。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 _来判定的。27、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凹面镜和 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而对光有发散作用的光学元件有 和 。 28、黑板发生“反光”时,上面的粉笔字看不清楚,这是因为黑板发生_反射的缘故.我们能从各个不同的方向看清楚物理课本的原因是光在课本上发生_反射.小红用小镜子

11、晃小明的眼睛是太阳光发生了_反射.29、一束光和液面成30角,从空气射向某种透明液体的表面,在液面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并且测得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刚好垂直,那么反射角为_,折射角为_30、有一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500米的路程共用8秒钟,前200米做匀速运动,历时4秒钟,后200米也做匀速运动历时3秒钟,那么这个物体做_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米秒,第2秒钟的速度是_米秒;第6秒钟的速度是_米秒。31、如图所示的漫画说的是一叶障目这个成语,他说明了一个物理原理,是_ _32、(a)(b)两图分别表示比较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图(a)说明_ _ _ _ ;图(b)表明_ _ 。33、图 1 (a)、(b) 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 , 其中图 1 _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 图 1 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均选填“(a)”、 或“(b)” 34、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测量范围是_,指针所示被测物重是_N35、用起重机吊01吨的重物,当吊着不动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是_牛,当以1米秒匀速上升时,拉力是_牛,当以7米秒匀速下降时,拉力是_牛三、作图题(7分)36(4分)利用光学透镜改变光线OA的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