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沈瑛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8756932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沈瑛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二单元沈瑛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二单元沈瑛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二单元沈瑛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二单元沈瑛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沈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沈瑛(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古诗两首 课 时 2课时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导学过程(修改栏)第一课时 题西林壁学习目标 :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2、理解诗句的意思, 体会诗句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及蕴含的人生哲理。 学习重点: 1、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2、体会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知识链接:1、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2、题壁诗是古代诗歌中的瑰宝,是一种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题壁”是唐宋时期诗人“发表”作品的途径之一。唐宋时期虽然已经

2、发明了雕版印刷,但由于当时印刷能力很有限,还有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题壁”就成为一种“发表”诗作的最佳方式。题壁简单易行,只要把作品写在墙壁上,天南海北的过往行人见而读之,就可传播开来。预习任务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注意字音。课文,认识生字新词。2、借助工具书先试着理解古诗意思,如果遇到疑难问题,请做好标记。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所说明的道理与下面哪句话相近?( )选项: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6号同学可不做)自主、合作、探究 :一、展示互动,检查预习。1、我给大家介绍苏轼这位伟大的诗人。题壁诗的由来。2

3、、我能给大家朗诵古诗。互相指正字音,注意停顿,用做标记。 二、明确学习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1、小组内交流诗句意思,小组汇报诗意。(小组要说明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2、重点赏析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A、请你找出描写诗人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的几个字,诗人在不同角度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这让你感受到了什么?B、抓住“岭”、“峰”的不同概念体会庐山景象的多变。我可以运用简笔画描述。岭 峰c、你能说出是什么原因让诗人“不识庐山真面目”呢?那怎样才能看到它的真面目呢?学后反思,我来闯关: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1)题西林壁。( )A做题 B书写,题写 C题目(2)

4、只缘身在此山中。( )A缘由 B缘分 C因为2、不识庐山真面,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正如俗语() 3、小练笔:同样的一件事物,可是在不同的角度却有着不一样的样子,你们有过和作者一样的感受和经历吗?(生结合实际举例)学习收获:知识延伸: 推荐古诗望庐山五老峰、江上送客游庐山、庐山独夜导学过程(修改栏)第二课时 游山西村学习目标 : 1、认识课后生字,会写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意境。 3、朗读理解内容,译读理清思路,品读感悟哲理。 学习重点: 1、理解诗歌内容,体悟诗歌意境。 2、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美。 知识链接:1、陆游(11251210

5、),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人。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战。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一生创作诗歌很多,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关山月、书愤、示儿等,均为世人所传诵。 预习任务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注意字音。课文,认识生字新词。2、借助工具书先试着理解古诗意思,如果遇到疑难问题,请做好标记。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包含什么哲理? (5、6号同学可不做)自主、合作、探究 :一、展示互动

6、,检查预习。1、我给大家介绍陆游这位伟大的诗人。2、我能给大家朗诵古诗。互相指正字音,注意停顿,用做标记。3、 重点学习生字:豚( ) 疑( )逐( ) 凝( )二、明确学习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题西林壁,我们来总结一下学习方法。2、自由读诗,大体说说诗句写了什么内容?3、小组内交流诗句意思,小组汇报诗意。(理解诗意方法如: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联系课文插图补充诗中没有的词句。 )重点品味“莫笑”、“足”等词。4、重点赏析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A、感情读诗,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感受,并能用连贯,正确的语言表述。B、 你们也有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

7、暗花明又一村”的时候吗?从那件事中,你明白到了什么道理?5、作者怎样写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学后反思,我来闯关:1、熟读成诵,采取小组竞赛,组内竞赛等不同方式背诵 2、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你能举个例子吗? (生结合实际举例)学习收获:知识延伸: 制作陆游小档案 学生自己设计,不要拘泥课本中的形式.可配画,编目录,题写前言,后记,也可做成本周的综合学习资料.6、 爬山虎的脚 课 时 2课时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导学过程(修改栏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 1、我能学会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均匀、重叠、空隙、痕迹、触角”等词语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要背诵下

8、来 。3、我要积累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句子,了解爬山虎的脚的样子 。学习重点: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知识链接: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他中学毕业后即开始当小学教师,并从事文学创作。他先后创作、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爬山虎:也称“巴山虎”“地锦”“常青藤”,葡萄科植物。夏季开花,花小,黄绿色,浆果紫黑色。常攀缘在墙壁或岩石上,广见于我国各地。预习任务 :1、读读课文,要求读通顺、读正确。碰到不认识的字,查阅字典并读准字音。 2、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叶圣陶及其主要作品。 3、仔细阅读课

9、文后,我知道了爬山虎的生长位置以及它的叶子的形态。4、了解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样子、颜色;它是如何一步步向上爬的;以及它与墙的关系。读了课文,我还有疑问,我在课文中标注。(5、6号同学可不做)自主、合作、探究 :一、展示互动,检查预习。1、我给大家谈谈我对叶圣陶的了解。2、我还知道爬山虎的知识。3、我学会了以下生字、新词。(学生互助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可采取多种方式,如拼音写汉字,形近字组词,易读错字注音等。)A、我会写:Jn yn dng yng k wi hn j y bng( ) ( ) ( ) ( ) ( )B、我会记:本文要求写的字我都记住了它们的字形,还给它们组了两个词写在了书上,并且

10、不看词语我也能给每个字组词。虎 占 铺 均 匀 顺 叠 茎 柄 触 痕 逐C、词语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我都理解了,并且写在了书上。均匀 叶柄 休想 相当 一顺儿 二、研读重点、体会方法。1、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知道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哪些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2、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叶子怎样呢?自由朗读、感悟第二自然段,品读爬山虎叶子的美。(结合爬山虎实物,抓住重点语句体会 ,可以谈感受、画画等形式。)3、作者为什么把叶子写的这么美呢?交流观察所得。4、多种形式朗读描写爬山虎叶子的段落,再次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学后反思,我来闯关:1、本文先写爬山虎生长的地方,再写 ,然后写 ,以

11、及 。 2、积累课文中第二自然段的优美句子。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 1、 了解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样子、颜色;它是如何一步步向上爬的;以及它与墙的关系。、学习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具体地描写事物。 。 学习重点:了解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进行观察和表达的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一、展示互动,检查预习。1、 小组内同学轮流朗读3、4、5自然段, 读一读。试着说一说每一段分别讲了什么?2、对照课文,结合爬山虎实物仔细观察脚的形状、颜色。3、找出爬山虎的脚的关键句子,读一读。 二、研读课文,整体感知。1、探究一:爬山虎的脚长在哪? (直观理解:叶、叶柄、反面。)2、探究二:爬山虎的脚

12、是什么样儿的?(结合课件、实物, 在书上画出有关词语,句子,可采取读、划、填、画的方法)3、 探究三:爬山虎是怎样爬的?4、探究四:爬山虎的脚力气有多大?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你可以采取你喜欢的方式展示汇报。可以口答、表演 、画画发挥你的创造力吧!我来闯关:请你为爬山虎的脚画一张简笔画,并展开想象,以爬山虎的口气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本领。大家好,我是爬山虎,我的本领可大了! 学习收获:知识延伸:我课余时间在家里要种大蒜,生豆芽,随时的观察,记录它们生长变化过程,并写出观察日记。【板书设计】爬 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反面山特点样子:像像(细丝) 抓住特点虎 颜色:嫩红(嫩绿) 观察细致的脚 爬触巴拉、

13、贴(牢固)7蟋蟀的住宅 课 时 2课时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教学思路(纠错栏)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住宅、隐蔽、弃去、慎重、住址、挖掘、搜索、骤雨、粗糙、简朴、干燥、钳子、耐烦、宽敞。2朗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学习重点朗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知识链接: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昆虫学家。他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喜爱昆虫。十分勤勉,自学了高等数学,并考取了大学教授的资格。 蟋蟀 又名蛐蛐,是一种昆虫,身体黑褐色,触角很长,后腿粗大,尾部有尾须一对,善于跳跃。吃植物的根、茎和种子,对农业有

14、害。雄的蟋蟀好斗,两翅摩擦能发出声音。课文中提到蟋蟀会唱歌,实际上蟋蟀是不会鸣叫的,那“口瞿口瞿口瞿”的声音是依靠翅膀摩擦发出来的。雄蟋蟀的右翅覆盖在左翅上面,细细观察它背上的翅膀,下面有一个特别突出的翅球。如果把翅球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发现上面有锯齿状的突起,这个突起叫做“弓”。蟋蟀举起背上的左右翅,用右翅上的“弓”摩擦左翅上的细脉,便发出悦耳的鸣声,这就是蟋蟀“唱歌”的秘密。预习任务:(一)我会自学生字词。(二)我会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样子。1、蟋蟀的住宅有多少平方米,有几层楼?小东西的住宅是什么样的?读课文,用“”画出有关句子。自主、合作、探究:再读课文,找出生词,讨论。2、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生词,写在书写上。3、讨论词义。联系课文,你理解哪个词义就请在小组内讲哪个词。4、重点指导学习“随遇而安”。(1)随遇而安,从字面看是什么意思?(2)课文中谁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来的?谁不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的?(在文中勾画出来)我来闯关:1、把学习目标第一条出示的生词听写在听写本上。(由各组小组长负责听写)2、选择正确读音。洞穴(xu xu)粗糙(zo co)慎重(shn sn) 即使(j j ) 3、从课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