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基坑开挖施工方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8751934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线路基坑开挖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线路基坑开挖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线路基坑开挖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线路基坑开挖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线路基坑开挖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线路基坑开挖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路基坑开挖施工方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施工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克拉美丽气田增压及深冷提效110kV输电线路基坑开挖工程。二、工程概况2.1工程名称、工程特点、工程规模:2.1.1工程名称:克拉美丽气田增压及深冷提效110kV输电线路。2.1.2工程特点:2.1.2.1本工程新建线路自110kV石西变110kV侧出线间隔出线侧起,止于新建克拉美 丽变站外110kV终端杆。线路总长为88.031km,全线架空。本工程新建110kV线路出石西变后采用单回砼电杆架空线路向东跨过石陆公路,向东延伸穿过石西油田后,沿彩石克公路北侧伴行至克拉美丽支路西侧转向北,沿克拉美丽支路伴行进变电站止。2.1.2.2线路伴行已建好石-彩公路150m左

2、右建设,需修建施工道路以满足线路材料运输。 线路所经地段地形较为平缓,虽成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状况,但海拔高度变化不大,为 395.9m630.2m 之间。2.1.2.3克拉美丽气田增压及深冷提效110kV输电项目建设在准格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 漠腹地,而其中坑深深度为3m,土质构造属中细沙,干-稍湿,松散一中密状态具有极强的 流动性,使基坑开挖成型非常困难且土方量大。2.1.3工程规模:本线路工程全线共采用371基(杆)塔,其中角钢塔168基,钢筋混泥土电 杆203基。三、编制依据:3.1110kV送出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2110kV送出线路工程平断面定位图杆塔明细表3.3110kV送出

3、线路工程施工图总说明书及图纸3.4110kV送出线路工程塔基断面图3.5110kV送出线路工程基础施工图GBJ502332005GBJ502332005DL/T5168-200265-S4291S-G013.6110kV220kV架空送电线路测量技术规程3.7110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8110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3.9工程地质勘测报告3.10其它有关现行的规程、规范及标准等。四、施工资源4.1主要施工机械及工器具:施工车3辆、斗山225型链轨挖掘机1台、临工50型装载机1台、铁锹10把。4.2劳动力组织专业测工2名、普助工10名、根据实际

4、情况组织工种人员及其数量。4.3施工前准备4.3.1开工前,材料,机械及工器具都应备齐;4.3.2施工前由业主、监理、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组织图纸会审,且设计方与施工单位进行 现场交底;4.3.3作业指导书及开工报告已经批准;4.3.4熟悉图纸,使有关技术人员能了解设计意图。4.3.5测量用的仪器及器具要有检验合格证。4.3.6测量工要有测量专业合格证并精通测量工作,具有丰富的测量工作经验。4.3.7开挖前完成基坑放样工作,完成引桩工作。五、质量目标、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要求5.1质量目标5.1.1开挖中避免发生大范围坍塌。5.1.2流砂坑开挖中避免发生中心偏移。5.1.2所有基础开挖出形状要

5、与设计图纸相符。5.2职业安全目标5.2.1基坑开挖过程中防止发生车辆运输交通事故、防止机械伤人事故、防止人员坠落事故、 防止基坑坍塌事故。5.2.2基坑开挖过程中防止发生虫咬、中暑或冻伤事故。5.3环境管理目标5.3.1减少植被破坏,禁止沿线任意碾压和踩踏野生植被。5.3.2施工中的施工垃圾、生活垃圾集中归类销毁。5.3.3挖掘到文物、古墓及时报告文物部门。六、施工工序流程及施工方法6.1施工工序流程:基础复测f基础分坑f基坑开挖。6.2本段工程所有基坑均位于沙漠区段基础根开最大一基基础为例,论述基坑开挖的施工方法。6.2.1基础参数如下:桩号:G283基础型号:1101B8-J3-15基础

6、坑深:3000mm (注:基础底板下面设100cmC15混凝土垫层)底板断面:9381mm*9381mm立柱高度:2200mm混凝土方量(C40):总计65方6.3施工方案6.3.1综合考虑以及结合现场实际发生情况而定,在开挖过程中严格按现场实际需求放坡系 数放坡,并预留施工作业面,如轻微流沙垮塌,扩大开挖面积,需与监理、设计及业主单位 沟通确认增加工程量,采用施工方案一。如在基坑开挖时出现流沙垮塌严重时采用施工方案一。6.4施工方案一6.4.1施工人员应熟悉被开挖基础的施工图及分坑书册的规定,明确施工基面、基础坑深、 露出地面高度等各部分尺寸,并经常检查、测量,防止基坑开挖过深或深度不够,保

7、证坑位 正确,以免返工。6.4.2杆塔基础的坑深应以设计交桩的中心桩基面为准。6.4.3基坑采用机械开挖,人工清坑时,按照土方开挖线进行基坑开挖,并对周边环境作好放 坡。基坑开挖完后,将回填剩余的土方及时运走或堆放适当的位置。6.4.4机械开挖需要人工配合清土,机械不可直接挖到基底标高,最后应剩2030cm厚的 土方由人工基坑清底。基坑开挖过程,基坑壁不稳定时,可采用砂袋进行处理。6.4.5开挖放坡的基坑时,应先按实际的坡度,粗略开挖,在开挖时按照放坡要求做出坡度 线,以此线为准进行挖坡。6.4.6在挖方上侧弃土时,应保证边坡和直立壁的稳定,抛于槽边的土应在槽边2m以外, 高度不超过1.5m。

8、6.4.5基坑开挖后,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拢动,有桩基处理的部位要保护桩体,及时进行验槽。6.4.6为防止边坡塌方,一方面可在底部用沙袋挡沙,另一方面边坡可用塑料布护面,防止 雨水冲刷造成塌方,应注意边坡稳定,加强对边坡、支撑等措施的检查。6.4.7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在基坑(槽)开挖深度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则土壁应做成有斜度 的坡度,或者加临时支撑以保持土壁的稳定。6.4.8如遇沙丘地势基坑开挖完毕后采用基坑侧开槽作为进入基坑的施工通道。6.4.9基坑成型后按设计要求进行灌水沉沙施工。6.4.10开挖完毕基础验槽必须经建设、监理、设计、地勘、施工单位验收鉴定后方可进行 下一道工序施工。6.5施工方案

9、二现场开挖时如遇到流沙塌陷严重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本方案,根据设计图纸以根开 尺寸最大基础为例编制本方案,按下式计算出每个基坑需用的编织袋数量:n=(L+2xe)/axHs/ *c)x2x4n-每个基坑需用的编织袋数量,个;L-基础底板边长,mm;e-坑底每侧超出底板边沿的长度,取1000mm;Hs-编织袋堆砌高度,一般取800mm;,b,c-每个编织袋装满沙后的长、宽和高,mm;式中“2”为编织袋堆砌两排;“4”为基坑的四个面;每个编织袋装满土后其尺寸为:长a=500mm,宽b=400mm,高c=200mm,装沙体积约为0.04方,重量约为60kg (干沙重量按1500kg/m3计)。以

10、本基基础为例,其单腿需用编织袋数量为:n=(9381+2x1000)/500x3000/(2*200)x4=683注:计算中,两中括号内数值单独计算,分别取整数后再相乘。当基坑超过3.5m时,需先开挖出施工二次作业面,施工二次作业面的开挖范围根据二次作 业面的开挖深度、底板尺寸、干沙开挖放坡按下式确定二次作业面的开挖范围:Lr1=L+2x(e+(H-H1)*0.75)+2xeLr2=L+2x(e+(H-H1)*0.75) +Lw+2xe式中:Lr1, Lr2-二次作业面的开挖范围,m;L-基础底板边长,mm;e-坑底每侧超出底板边沿的长度,不小于2000,mm;Lw -挖掘机的长度,不小于40

11、00,mm;H-基础坑深,mm;H1-二次作业面的开挖深度,一般取0.30.4H,坑深小于4m时取0.3H;注:公式后的“e”为二次作业面的施工裕度。由于干沙具有极强的流动性,故开挖范围不考 虑开挖放坡,开挖时,干沙会随着开挖加深而自然放坡,从而减小开挖范围,如图2-1所示。将编织袋装满干沙堆需堆在在开挖范围线外2m处(考虑开挖过程中,干沙自然放坡后的 边坡距离)。.5.1先开挖作业面。开挖时应先从一侧所画开口线开挖,挖掘机横向挖至深度后再向后退, 直到挖至另一侧。6.5.2作业面挖好后,再根据底板尺寸在作业面上画出基坑开挖线,开挖线的范围按下式计 算:L1=L+2xe6.5.3挖掘机下至作业

12、面,再从前方一侧的开挖线开挖,先集中将其前侧整个长度全部挖至 比设计坑底标高低80mm时(仅将铺设编织袋处挖深,底板范围内应按设计坑底标高找平), 立即在底部铺设装满沙的编织袋。铺设时,应沿坑底长度每一层铺设好后再铺设第二层。下 编织袋时,应从开挖侧的侧面下袋,不得从开挖侧坑口处下袋,防止扰动干沙而造成其流动 速度加快而掩埋基坑。6.5.4将基坑一侧的编织袋铺设0.8m高时,观察干沙的稳定性,如干沙继续流动,则应继 续加高,直至干沙不再向下流动为止。6.5.5铺设编织袋时,应注意围砌墙的稳定性,及时进行加固。6.5.6加固好的一侧检查无问题后方可继续向后开挖,边挖边从两侧围砌,直至挖至另一侧

13、基坑边处。因挖掘机的重量影响,另一侧干沙流动性明显强于其它各侧,此时,应尽量将挖 掘机离坑口远些,以减小对干沙的压力。另一侧可挖好半边围砌半边,直至四侧围砌连成一 体。6.5.7围砌时,每一层编织袋应朝外放坡50100mm。6.5.8全部围砌好后应再次检查坑口干沙和砌体的的稳定性,无问题后方可开始下道工序。6.5.9开挖前应清除开挖区域内的障碍物,在开挖边坡上侧堆土或材料以及移动施工机械 时,应与坑口边缘保持一定距离,以保证边坡的稳定。6.5.10坑口上及坑底均应设安全监护人,随时检查坑壁的稳定性。6.5.11基坑开挖好后,坑口 2m内不许堆放土方及工器具。施工时应选择挖掘机后退方向作 为施工

14、面,其它三面不得堆放工器具和材料,人员不得随意在坑边行走。6.5.12基坑成型后按设计要求进行灌水沉沙施工。6.5.13开挖完毕基础验槽必须经建设、监理、设计、地勘、施工单位验收鉴定后方可进行 下一道工序施工。七、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清单、环境因素及相应的控制措施7.1基坑开挖工作中危险点及其控制措施序号作业内容危险点控制措施制定依据1基坑开挖1.防坍塌事故1.1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要根据土质 情况放坡度,操作时应随时注意坑壁 四周的情况,如发现裂纹或部分坍塌 时,应及时加大边坡度;1.2开挖土方堆放在坑口两米开 外卜,防止基坑二次坍塌;1.3基坑开挖作业时,坑口设专 职人员不定时巡查;1.4严禁在

15、坑内休息。1.5开挖后,坑口加设防护警示设施。2.防机械伤害2.1在机械开挖过程中,机械旋转半径内严禁站人,防止机械运转过程 中伤人事件;7.2环境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作业项目环境因素预控措施运输、行走碾压植被造成生态破坏、水土流失提高施工人员保护植被意识,按规定路线 行驶,避免任意碾压植被。基坑开挖地貌破坏开挖作业前应技术交底,严格按照基坑放 样尺寸开挖,不得随意挖掘对现场的地形地 貌及植被破坏。野外生活建筑及生活垃圾集中回收。八、成品保护措施8.1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对基坑坑口周边堆积物(开挖土)进行减压清理,防止堆积物过重 造成坑壁坍塌。8.2在坑壁设置竹梯或木梯,防止施工人员上下基坑对坑壁结构造成损伤性坍塌。注:梯子 数量根据现场施工需求而定。8.3开挖成型的基坑两米内不得堆放材料及工器具,在坑口一米外设警戒带和警示牌,防坠 落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