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角》教学设计(陈雪飞).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8749739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角》教学设计(陈雪飞).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认识角》教学设计(陈雪飞).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认识角》教学设计(陈雪飞).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认识角》教学设计(陈雪飞).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认识角》教学设计(陈雪飞).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认识角》教学设计(陈雪飞).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角》教学设计(陈雪飞).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角教学设计深圳市荣根学校 陈雪飞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七单元88至89页认识角。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和无关,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2让学生经历从实物中认识角、辨析角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符号感及空间观念。3在生活情境中认识角,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探索角的活动中体验成功。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

2、识。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这部分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接受起来较为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形成角的表象。我设计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活动,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经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去认识角、发现角,从而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教学过程:一、 课前游戏,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玩个小游戏。请大家摸摸你的课桌角、指指你的数学书角、拍拍你的椅背角、再用你的小手在头顶上装两个牛角,最后请*站到教室的

3、墙角。师:以上活动都与什么有关?(角)对,这些都是生活中常常看到的角,那数学中的角又是如何定义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二、联系生活,探索新知 (一)找角师: (出示钟面、剪刀和扇子图)请仔细观察这几件日常用品,它们上面有角吗?生上台指角。师:(课件展示)这是什么图形?去掉一条边后的图形你们又认识吗?(角)(二)画角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陈老师我是怎样画角的。(先画一个点,再向不同方向发出两条直直的线)先画什么?再画什么?闭上眼睛想像一个角,举起你的小手来在空中画一个角。(三)摸角师: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三角尺,找出其中一个角,用手摸一摸,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感觉? 生1:角有个尖,它

4、刺手。师:同学们,请你们用手摸一摸这个地方,是不是有同样的感觉?这个地方有个名称,叫做角的顶点。(板书)师:大家还摸到了什么?生2:我摸到这两边是平平的、直直的。师:我们把这两条平平的、直直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板书)师:那么,一个角是由什么组成的?生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师:我这里还有个顺口溜帮助大家记忆,齐读一遍。(课件出示:一个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四)判断角师:同学们都记住角的特点了吗?马上考考大家。(课件出示不同图形,学生判断是不是角)(五)命名角师:像人们有名字一样,角也有它的名称。仔细观察,我从角的一边到另一边画一条弯弯的弧线,并写上熟悉的数字1,我们就把这个角记作

5、:1,读作:角1。(板书)。师:角的符号像什么东西?生:就像一个小小的角。师:非常形象,那我们要注意与什么符号区分开来?生:小于号。小于号下面往下斜,角的符号下边是平的。师:既然黑板上这个角叫角1,那么,课件上的这个角(指着刚判断完的角)我也可以叫角1吗?该怎么叫?(五)指角师:同学们能给我指出数学书的一个角吗?全班举起书指角,找出正确指角的学生,让该学生介绍用划弧或者从顶点发两线的指法。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拿起三角尺,轮流给同桌指出一个角,如果你能把两种指法都用上就更好了。同桌交流。(六)标角师:同学们都会指角了吗?马上考考大家。请打开数学书88页“指一指”练习,第一个三角形有几个角?(边说边

6、作记号)剩下的图形藏着的角也不少呢,仿照刚才的标法,看谁又快又准地标出来。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讲。三、动手操作,比较大小 (一)猜一猜师:看我们课堂玩得这么开心,鸟儿们也要来凑热闹。瞧,这边嗷嗷待哺的海鸥幼雏正张大嘴巴等喂食,那边立在树杆上的仙鹤已经张口守候着美食的到来。同学们,你们看谁的口张得更大?生自由回答。师:是不是嘴巴长,口就一定张得大?生:不一定。师:对的,因为小海鸥实在是太饿了,所以它拼命地张开嘴,嘴巴张得比仙鹤还要大。也就是说,短嘴巴也有比长嘴巴张口更大的时候。同样道理,如果把它们的嘴巴都看成角的话,是海鸥的绿角大还是仙鹤的红角大呢?我们来比一比。(课件演示)(二)变一变师:下面我

7、们来玩个小魔术,先比比谁最快把自己桌面上的两根小棒变成一个角!生把小棒拼成活动角并举起来。师:好,现在仔细听陈老师的咒语魔角魔角,大大大!魔角魔角,小小小!(边说边演示)你们也会念这个咒语吗?好,一起来!生拿着活动角一起变大变小。师:刚才我们是怎样把角变大的?生:两边拉开,张口就大了。师:对,张口大,角就大,反过来,张口小,角就小。(三)看一看师:再请大家看看这个角(课件演示角的两边延长后又缩短)师:角的什么变了?什么没变?生1:角的边变长又变短。生2:角的张口没变,角的大小没变。师:那么说,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生:没有。师:跟什么有关?生:跟张口大小有关。课件出示结论,全班齐读。(

8、四)比一比师:瞧,米奇和比卡丘各带了一个角来,都争着说自己的角大,同学们,你们来当评判,觉得谁的角更大?师:口说无凭,谁来想个办法比较一下?生:把它们叠在一起。师:怎样叠?我现在把这两个角请到黑板上,请你上来示范一下。生上台操作。介绍重叠法要领:点对点,边对边,再看另一边。师:这两个角完全重合,说明它们一样大!(五)玩一玩师:请拿出你们的(等腰)三角尺,找出这个角(45度),跟陈老师我的大(等腰)三角尺上的这个角(45度)比,谁更大?生讨论交流,再请一生拿尺子比一比。师:前面提过,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只跟角的张口大小有关。这两个角的顶点和两边都重合了,说明它们的大小是一样的。师:我再换成这

9、个大三角尺的(30度)角跟你们刚才的角比呢?猜猜,谁大?生用重叠法操作得结论。五、联系实际,了解应用师:大家都会比较角的大小了吗?生活中经常会运用到角的大小。举个例子,同学们爱玩滑梯吗?(课件出示)你们说这两个滑梯哪个玩起来更刺激?为什么?师:再来考考同学们的眼力,这里有几个角?(出示课件)再加一条边,这时又有多少个角呢?(介绍数法)师:同学们还想接受挑战吗?请看题。正方形被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六、总结评价,内化延伸 师:学了这么多与角有关的东西。假如你是一个可爱的角,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自己吗?学生介绍角的特点、名称、大小比较等。师:同学们,角的用处很大,角的秘密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仔细观察,找到更多的角,发现角更多的秘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