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抽样定理实验.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8741537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一抽样定理实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实验一抽样定理实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实验一抽样定理实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实验一抽样定理实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验一抽样定理实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一抽样定理实验.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电子工程系学生实验报告课程名称通信原理实验实验名称 实验一 抽样定理实验班级,分组实验时间 姓名,学号指导教师 报 告 内 容一、实验目的和任务1.了解抽样信号和抽样保持信号的形成。2.验证抽样定理。3.了解多路抽样路际串话的原因。二、实验原理简介在通信技术中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充分利用信道的传输能力,扩大通信容量。因此取多路化是极为重要的通信手段。最常用的多路复用体制是频分多路复用通信系统和时分多路通信系统。抽样定理指出,一个频率受限信号m(t),如果它的最高频率为fh(即m(t)的频谱中没有fh以上的分量)可以唯一地由频率大于2fh的样值序列所决定。路际串话是

2、指在同一时分多路系统中,某一路或某几路的通话信号串扰到其它话路上去,这样就产生了同一端机中各路通信之间的串话。三、实验内容和数据记录 (一)抽样和分路脉冲的形成 用示波器和频率计观察并核对各脉冲信号的频率,波形及脉冲宽度,并记录相应的波形频率,示波器工作方式置“CHOP”1. 在P1观察主振脉冲信号,P2观察位定时信号。2. 用A线观察分路抽样脉冲(1-2)8KHZ。用B线观察分路抽样脉冲(2-2)8KHZ。3. 观察(6)同步测试信号源的波形和频率。(二)抽样信号和PAM信号的形成K1接2,3即处于单路工作状态。K3接1,2即处于抽样保持工作状态。1. 同步正弦信号(6)接(4)输入,示波器

3、A线接(4),B线接(8)。既、记录波形,然后A线接(1-2)。记录波形,观察取样信号的波形。2.(1-2)接(12),(8)接(11),A线接(13),B线接(8),观察抽样保持的波形并记录。(三)抽样信号的恢复在(二)工作状态下:1. 把(13)接(14),A线接(13),B线接(15),观察取样保持信号经过滤波还原的信号,比较(13)和(15)的波形,频率。2.断开(14)和(13)连接,音频信号发生器信号接入(14),幅度1V,测量滤波器的频率特性,并记录,画出幅频特性曲线。(14)1V300HZ1KHZ2KHZ3KHZ3.4KHZ(15)幅度1.5V1.5V1.5V1V0.9V(四)

4、验证抽样定理K1接2,3,K3接1,21. 断开(6)和(4)连接,(8)接(11),(13)接(14),(1-2)接(12)2. 外接音频信号输入(4),幅度约1V,A线接(4),B线接(15),改变音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观察(15)的波形和频率并与(4)比较,核对信号频率和取样频率的关系,重点观察300HZ,1KHZ,2KHZ,3KHZ,3.4KHZ信号的波形和幅度,并画出系统频响特性,观察抽样保持的sian/失真现象。(14)1V300HZ1KHZ2KHZ3KHZ3.4KHZ(15)幅度1.7V1.7V1.5V1.1V1V(五)多路抽样的路际串话K1接1,2 即处于多路抽样工作状态。K3

5、接1,2 即处于抽样保持工作状态。K5接1,2 即模拟信道有串话传输特性。1.(6)接(4),(8)接(11),外接音频信号1V300Hz,输入(5)2.当(1-2)接(12)时,A线接(6),B线接(13),在(13)选通的是(6)输入的1KHz信号。3. 当(2-2)接(12)时,A线接(6),B线接(13),在(13)选通的是300Hz信号,不会发生串话。4.(8)接(9),(10)接(11),即信道有积分特性时,(2-2)接(12),比较(5)(13),(6)(13)波形,有第一路的(6)1KHz信号,串入第二路300Hz,即发生了串话。5.吧K3改接2,3即加大积分传输特性,重做4.四、结论与心得 利用抽样脉冲把一个连续信号变为离散时间样值的过程称为“抽样”,抽样后的信号称为脉冲信号,在满足抽样定理的条件下,抽样信号保留了原信号的全部信息。并且,从抽样信号中无失真恢复原信号。分路抽样电路的作用是:将在时间上连续的语音信号经脉冲抽样形成时间上离散的脉冲调幅信号多路抽样脉冲在时间上是互不交叉,顺序排列的。成绩教师签名 批改时间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