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试验技术1.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8736640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1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化学试验技术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药化学试验技术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药化学试验技术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药化学试验技术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药化学试验技术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化学试验技术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化学试验技术1.doc(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中药化学研究成果及应用第二节 中药化学成分的预试验系统预试法应用一些简单的定性试验,对中药中所含各类化学成分作全面检查。单项预试法根据需要,有重点的检查某类成分或某药效成分。方法:试管反应+薄层层析检查一、 预试溶液的制备1、 水提取液糖、多糖、有机酸、皂苷、酚类、鞣质、氨基酸、多肽、蛋白质2、 乙醇提取液酚类、鞣质、有机酸、香豆素、强心苷、黄酮、蒽醌、甾体3、 5%HCl-乙醇提取液生物碱4、 石油醚提取液甾体、萜类、脂肪油二、 各类成分的检查1、 生物碱(1)沉淀反应碘化汞钾试剂 白色或浅黄色沉淀 碘化铋钾试剂 橘红色沉淀 碘碘化钾试剂 浅棕或暗棕色沉淀 硅钨酸试剂 浅

2、黄或黄棕色沉淀磷钨酸试剂 浅黄色沉淀 磷钼酸试剂 白色或淡黄色沉淀 苦味酸试剂 黄色结晶或非结晶形沉淀 鞣酸试剂 棕黄色沉淀 氯化金试剂 黄色结晶 氯化铂试剂 白色结晶雷氏铵盐 红色无定形沉淀(2)薄层层析检查:吸附剂碱性氧化铝(级,干法铺板) 硅胶G(稀碱湿法铺板) 展开剂氯仿:甲醇 显色UV;碘化铋钾2、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1)加热沉淀试验:加热煮沸 混浊或沉淀 (蛋白质) +5%H2SO4(不加热)混浊或沉淀(2)双缩脲反应:+40%NaOH,1%CuSO4 紫色、红色或紫红色(多肽、蛋白质)(3)茚三酮反应:+0.2%茚三酮试液 蓝或蓝紫色(氨基酸、多肽、蛋白质)(4)吲哚醌反应:

3、+吲哚醌试液 各种颜色(氨基酸)(5)Millon反应:+Hg,H2NO2 红色(蛋白质分子中有酪氨酸组成)(6)Hopkins-Cole反应:+乙醛酸,浓硫酸 各色(蛋白质分子中有色氨酸组成)(7)氨基酸的薄层层析检查:吸附剂硅胶G 展开剂 n-BuOH,n-BuOH:HAc:H2O 显色剂0.25%茚三酮试液 紫红色斑点3、 有机酸(1)PH试纸检查(2)溴酚兰试液:喷洒蓝色背景黄色斑点(3)薄层层析检查:吸附剂硅胶G或酸性氧化铝 展开剂 C6H6:EtOH 显色剂0.1%溴酚兰试液黄色4、 酚类和鞣质(1)FeCl3试剂:+1%FeCl3试液 蓝、暗绿或蓝紫色(2)三氯化铁-铁氰化钾试剂

4、:喷洒蓝色斑点(3)香草醛-盐酸试剂:喷洒 红色(间苯二酚、间苯三酚)(4)重氮盐试剂:+对硝基苯胺、亚硝酸钠 红色(5)薄层层析检查:吸附剂硅胶G或纤维素 展开剂 n-BuOH:HAc:H2O;15%HAc 显色剂1% FeCl3试液1%三氯化铁-1%铁氰化钾试液 蓝、绿或黑色鞣质与酚类的区别:+明胶 沉淀 上清液 +1%FeCl3试液 蓝、暗绿或蓝紫色5、 糖和苷(1)斐林试剂:+硫酸铜、酒石酸钾钠 砖红色沉淀(还原糖) ()+1%HCl +NaOH 沉淀(苷元) 30min 上清液(+)(多糖、苷)(2)Molish反应:+-萘酚-浓硫酸 紫红色环(3)银镜反应:+0.1N硝酸银、5N氨

5、水 银褐色(还原糖)(4)薄层层析检查:吸附剂硅胶G或纤维素 展开剂 n-BuOH:Pd:H2O;15%HAc显色剂 苯胺-邻苯二甲酸6、 皂苷(1)泡末试验:振摇 大量持续性泡末 +0.1M HCl 二管泡末高度相同(三萜皂苷) +0.1M NaOH 碱管高于酸管(甾体皂苷)(2)溶血试验:+2%红血球悬浮液 溶血(3)LiebermanBurchard反应:+醋酐-浓硫酸 紫红色(三萜皂苷) 黄-红-紫-污绿(甾体皂苷)7、甾体(1)LiebermanBurchard反应:+醋酐-浓硫酸 黄-红-紫-污绿(2)氯仿-浓硫酸反应:+氯仿-浓硫酸 氯仿层红或青色 硫酸层绿色荧光(3)五氯化锑或

6、三氯化锑反应:+SbCl3或SbCl5 红色(4)薄层层析检查:吸附剂中性氧化铝或硅胶G 展开剂 C6H6-MeOH;CHCl3-MeOH显色剂 10%磷钼酸 蓝-蓝紫色5%三氯化锑试液 红、棕红或绿色8、黄酮(1)盐酸-镁粉反应:+HCl-Mg 红色(2)三氯化铝反应:+AlCl3 黄色(3)浓氨水反应:+NH3 亮黄或橙色(4)薄层层析检查:吸附剂聚酰胺或硅胶G 展开剂 MeOH-H2O;EtOH-H2O显色剂 UV亮黄或黄绿色荧光1%三氯化铝试液亮黄色9、香豆素、内酯(1)开闭环反应:+1%NaOH澄清 +2%HCl混浊(2)异羟污酸铁反应:+7%盐酸羟胺、10%KOH +稀HCl、1%

7、FeCl3 红色(3)重氮盐试剂:+对硝基苯胺、亚硝酸钠 红色(4)薄层层析检查:吸附剂酸性硅胶G或硅胶G 或酸性氧化铝 展开剂 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4:1)显色剂 UV蓝色荧光异羟污酸铁试液 红色10、强心苷(1)Kedde试剂:+3,5-二硝基苯甲酸试液 紫红色(2)Baljet试剂:+碱性苦味酸试液 橙或橙红色(3)Legal试剂:+亚硝酰铁氰化钠试液 紫红色(4)K-K反应:+FeCl3/冰HAc、浓H2SO4 上层绿蓝色 (2-去氧糖) 界面红棕色(5)薄层层析检查:吸附剂硅胶G 或中性氧化铝 展开剂 n-BuOH:HAc:H2O(4:1:5)显色剂 碱性3,5-二硝基苯甲酸试

8、液紫红色碱性苦味酸试液 橙红色11、蒽醌(1)碱液反应:+10%NaOH 红色 +H2O2 红色不褪 +H+ 红色褪去(2)醋酸镁反应:+1%MgAc2 红色(3)薄层层析检查:吸附剂硅胶G 展开剂Pet:EtOAc显色剂 UV黄色荧光5%NaOH 红色12、挥发油、油脂(1)油斑检查:油斑挥发 挥发油; 油斑不消失油脂或类脂(2)磷钼酸反应:喷洒5%磷钼酸试液 蓝色(油脂、三萜、甾醇)第二章 化合物结构与溶解性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一味中药中有少则几十种,多则几百种成分。要对这些成分进行结构及活性等方面的研究,就必须首先进行提取及分离。提取就是用适当的溶剂将中药中的化学成分从组织细胞中溶

9、解出来。提取是分离的前提,正确的提取方法及正确的提取溶剂,对分得单体化合物非常关键。尤其在近代,随着中药研究的增多,中药中含量较多成分的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是含量越来越微成分的中药。如若提取方法不当,则根本提不出中药中的微量成分。需提取化合物的结构特性,是选择提取方法及提取溶剂的依据。一般需通过预试验或查阅有关资料来了解,而化合物的极性大小与溶解性密切相关。注意:a、原植物品种鉴定 b、热不稳定化合物,避免高温下操作。如蛋白质、环烯醚萜类 酸、碱不稳定化合物,避免强酸、强碱下操作。如香豆素 易氧化化合物,避免提取时间过长,避光。如Vc、延胡索乙素 c、对未知成分,应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一、 化合

10、物结构与极性化合物极性大小分类是相对概念,没有固定的概念。极性大小在提取分离工作中常成为向导。判断依据:a、极性基团与非极性基团的性质与数量, 多则大。 b、分子体积大小。基团一样,分子大,极性小。极性基团:-COOH、 、OH、 NH2中等极性基团:OR、 COOR非极性基团:烷基eg: glc 环己烷 苯甲酸 苯酚环黄芪皂醇4个-OH,分子大,为非极性物质 黄芪皂苷甲 中等极性物质:难溶于H20 可溶于EtOH、MeOH、BuOH注意:酸性基团(-COOH、ph-OH)+ OH- 极性物质(成盐) 碱性基团(N-)+ H+ 极性物质(成盐) 极性大小还与氢键极性变小 立体效应有关二、 各种

11、溶剂的性质化学成分在各种溶剂中的溶解度直接与溶剂性质有关。 极性溶剂H2O溶剂 中等极性溶剂(亲水性有机溶剂)EtOH、MeOH、甲丁醇、Me2CO 非极性溶剂(亲脂性有机溶剂)Et2O、CHCl3、C6H6、Pet、己烷1、水 优点:价廉,易得,极性大(分子小、含O),无毒,易进植物细胞 缺点:专属性差,特别是复方 蒸馏水或重蒸水中性 自来水 pH 562、亲水性有机溶剂:甲、乙、丙、异丙、丁醇,丙酮 极性基团: OH、 C=0(偶极矩大),分子小 甲丙醇 与水互溶 丁、戊醇 与水混溶互饱和后分层,有OH,但分子大(非极性部分增大) 丙酮 即亲水,又亲脂 优点:较价廉,毒性较小,易进入植物细胞 缺点:专属性差3、亲脂性有机溶剂 只含C、H: Pet、C6H6、正己烷、环己烷 极性小 氯代烃: CCl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