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4].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8736510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4].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遂平中学:马艳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学习文章的论证方法。 3. 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2通过讨论能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能判断作者运 用的论证方法。 3、深入探求作者写作意图,具有格物致知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注重实践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 导入 :对话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手中拿的这支粉笔有多长? 生:. 师:你怎么知道的呢? 生:. 师:准确吗? 师小结:同学们,想知道正确的答案,我

2、们正确地做法是:要亲自动手去测 量,去试验,不能盲从,我们要养成动手的好习惯,要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实验 精神.好了,在这里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朋友,老师. 二. 预习检查: (一)作者简介:请看大屏幕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出生,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他领导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并导致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三)作品 本文是作者在被瞭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节选时省略的内容是:“我非常荣

3、幸地接受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奖。我的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二)运用工具书,扫除生字词:请看大屏幕 肇 彷徨 格物致知 不知所措 一帆风顺 袖手旁观 三、速渎课文,根据所学议论文的知识,抢答下面的问题:请看大屏幕: (1)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 (2)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 四.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并运用投影展示小组的成果: (一) 问题:课文使用了什么论据,什么论证方法论证观点? 请同学们像以前一样用图表表示,分小组用投影展示在黑板上.(二)指导编写阅读提纲 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 来

4、列提纲。 第一部分(1-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 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 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己的事例,这种观点不能适用 于现在的世界。 (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 第三部分( 13段 )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 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过渡语:回顾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曾经,我们有四大发明,有古国文化,开元盛世,丝路花雨.可现在,我们有什么呢?我们有的仅仅是一张张接近满分的试卷?和捧回无数的奥林匹克

5、金杯吗?我们用这些换回了几个诺贝尔奖,几项发明创造.试问,今天我们的差距在哪里?我们落后的根源又在哪里? 我想,在今天中国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这个问题值得所有的中国人思考,丁教授在情系中华大会上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演讲,给了所有有思考精神的中国人当头一棒,带给我们深深的反思和启示。 五.我读书,我快乐。再读课文,研讨下面的问题:大屏幕展示: 1.格物致知在大学里早已提到,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是否得到了大力传扬?为什么?2.请举例说明实验精神即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很重要?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进行实验?3.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当今的中国学生是否很重视它了呢?为什么?4.格物致知精神仅仅应用于自然

6、科学研究吗?5.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六.格言名句积累: 大屏幕展示: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刘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来。 伽利略 除了实验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识别错误。 狄德罗 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并且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大 胆尝试,做你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 丁肇中七:布置作业:大屏幕显示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 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

7、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以“怎样才能避免高分低能”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师指导写作:以苹果的故事启发同学们写作的切入点. 故事:红红今年五岁了,一天中午爸爸接红红放学回家,红红一进家门,就看见了桌子上放着又大又红的苹果,旁边还有把水果刀.红红正口渴呢?于是迫不及待的拿起水果刀就切苹果要吃.恰好,爸爸进门了,他看见红红切苹果的方法,大喊:别切,错啦可是,就在那一霎那,红红已经切开了苹果.当红红切开苹果的时候,她惊奇的发现,苹果里面有一个她从来没见过的五角星,漂亮极啦.爸爸也奇怪,这么漂亮的五角星自己以前怎么就没发现呢? 同学们,你知道爸爸为什么以前没有发现吗?八. 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一、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二、论证结构: 提出论题 (1-2) 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分析问题 (3-12) 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 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接着,指出当今的中国学生依然轻视实验精神。 得出结论 (13) 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 三、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 道理论证九. 课堂结束语: 同学们,保持一颗好奇心,当苹果砸到你时,你才能思考为什么.养成动手的习惯,培养实验精神,看到一些生活中的现象,你才能有所思考,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