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政治0911期中试题1.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8731909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政治0911期中试题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政治0911期中试题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政治0911期中试题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政治0911期中试题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政治0911期中试题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政治0911期中试题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级考场考号姓名大庆湖滨学校初中部2011年上学期初三月考卷思想品德试题命题人:杨宝珠 考试时间:2011年10月注意:本场考试为闭卷考试!禁止查阅任何书籍资料,违者将视为违纪!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本题后的选择题答题卡中,每小题2分,共44分)1、 下列选项中完整表述责任含义的是A 责任是一个人应该做或不应该做某些事情B 责任是每个从业人员必须完成的任务 C 责任是法律规定的每个公民的义务D 责任是生活中人们所扮演的不同角色2、责任=代价(时间、经历、金钱、责备甚至处罚等)+回报(良好的自我感觉、同学的信任、教师的赞许、自己能力的提高等),这说明A.承担责

2、任就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甚至因为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 B承担责任就意味着得到丰厚的回报C.承担责任既意味着付出代价,也意味着收获回报 D.回报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3、你认为下面对负责任的理解正确的是A.“负责”只是对成年人的道德要求B.负责是对每一个人在人生各个阶段承担的多重角色的共同的道德要求,贯穿人的一生C.我们现在还是孩子,不需要承担责任D.责任感和负责态度是对职业人员的要求4、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这种承诺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可能来自对他人的承诺 上级的任命或分配的任务 职业的要求 道德的规范或法律的规定 A B C. D 5、“没有土壤,泰山不能成其大;没有

3、细流,河海不能成其深。”这句话告诉我们A. 个体离不开集体 B. 集体是由个体组成的C. 集体是个体成长的园地D. 集体利益和个体利益都非常重要6、周恩来在少年时代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鲁迅在青年时曾三次修改自己的志愿。他们的行为说明了A.他们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B.国家兴亡,匹夫有责C.人心齐,泰山移 D.他们自觉地服从集体的安排7、相传,佛祖曾经考问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永不干涸?”弟子回答不上,佛祖说:“把它放到大海中去。”下列说法中,没有体现这句话含义的是A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B.集体是个人成长的摇篮C.个体离不开集体D.集体利益时至高无上的,个体利益

4、是毫无意义的8、自觉承担责任,就是我要承担责任 我愿意承担责任 要我承担责任 我主动承担责任 逼我承担责任 A B C. D 9、对祖国、对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表现为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应A.挺身而出,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B.胸怀大志,做好本职工作C.事不关己,坦然自若 D.针锋相对,不考虑任何后果10、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应做到胸怀天下,勇于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 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度难关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服务社会 “舍大家,保小家” A B C. D 11、要让集体真正成为我们依恋的家,我们必须要主动关心集体 爱护集体为集体建设出力 成为集体成员中的享受者A B C. D 12、中学

5、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中学生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答应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不说谎、不骗人 不弄虚作假,知错就改A B C. D 13、教师的主要责任是教书育人,学生的主要责任是认真学习。这说明A. 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B. 在社会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不同的角色C. 责任意味着付出代价D. 承担责任会有很多回报14、一个人扮演着许多社会角色,承担着多种社会责任,而人的精力和时间总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A尽量逃避各种责任 B尽量全部履行责任C学会在不同的责任面前进行选择D从点滴小事做起,持之以恒15、2009年10月24日下午,长江大学的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等三名同学为救两名落水少

6、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对这三名大学生的行为评价正确的是A在校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应该去救人 B牺牲三个大学生的生命去换取两个少年的生命不值得,不应该提倡 C珍爱别人的生命,但要把自己的生命放在第一位D这种不计较代价与回报、奉献社会的壮举,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16、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 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走向疲惫的开始 A B C. D 17、我国体育界有一句名言:“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无名也有名;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有名也无名。”这表明A尊重和保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就是无条件服从个人利益B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互相取代、不可分割C集体利益和个人

7、利益是并列的,不能片面强调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 D必须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18、1998年,我国颁布献血法,推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至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对于无偿献血,认识正确的是 A只有无偿献血,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B献血有害身体,参加无偿献血的人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C是在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 D无偿献血是成年人的事,我们不必关心19、我国每个民族都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全部由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公民担任。这体现了我国在少数民族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20、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始终牢记发展是第一

8、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这是因为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推动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 实现把我国建设成为腹腔、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目标A B C. D 21、胡锦涛表示,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中国的前途命运同世界前途命运日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中国需要和平稳定、和谐合作的国际发展环境,也愿为营造这样的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这说明充分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表明我国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说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了 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了

9、有利的外部环境A B C. D 22、“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远,各族儿女欢聚一堂”这首歌告诉我们青藏铁路的建成彻底解决了西藏地区的交通问题 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民族的宗教信仰 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A B C. D 选择题答题卡: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答案二、简答题:(共19分,将答案写在每道题下面对应的空白处)1.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和尚有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1) 为什么“众人拾柴火焰高”?(4分)(2) 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吃”

10、?(4分)(3) 请你写出类似的谚语或俗语。(3分)班级考场考号姓名2. 谈谈你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的认识。(8分)三、材料题 (共27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了2008年4月12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年会开幕式,并发了题为“坚持改革开放,推进合作共赢”的主题演讲。胡锦涛主席说,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1%上升到2007年的5%以上,中国进出口总额占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不足1%上升到2007年的约8%。中国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

11、,对国际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2%。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体系的重要成员。中国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签署了300多个国际公约。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认真履行相应的国际责任。迄今,中国共参与22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人员上万人次,现正在执行维和任务的有1900多人,是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4分)(2)有人根据胡锦涛主席的讲话得出结论:我国已经与美国、日本一样,步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啦!你怎么看?请举出具体事例说明你的观点。(6分)2.材料一:2005年9月1日是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纪念日。40年来,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12、化。1965年自治区成立时,西藏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3.27亿元,2004年达到211.54亿元,2004年西藏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7779元,是1965年的33倍。材料二:1965年至2004年,中央对西藏地方财政补助投入累计达到968.72亿元,对口支援西藏的中央部委、省市区、中央企业共计支援建设项目1698个,投入资金64亿多元。(1)西藏经济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我国怎样的民族关系?西藏经济发展的历程及所取得的成就体现了党和国家处理民族关系时坚持了怎样的原则?(4分)(2)请你谈一谈我国修建青藏铁路有何重大意义?(5分)3.目前,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每个学校都有各自的方式。大庆的初级中学主要采取流动红旗奖励的方式,对一周以来班级卫生和纪律方面的情况进行考核。为了管理好班级,政教处安排各班两名值周生负责课间本楼层的纪律、卫生、对学生平时表现打分。有的值周生认为看到熟人犯错误,若扣分影响彼此的关系,如果不扣分又不符合老师的要求,他们常常陷入两难境地;一些学生不愿意佩戴值周生袖标,嫌难看;还有一些学生怕值周耽误学习时间 你如何看待上述现象?(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