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国外实习交流材料3篇.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8730000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国外实习交流材料3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大学生国外实习交流材料3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大学生国外实习交流材料3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大学生国外实习交流材料3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大学生国外实习交流材料3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国外实习交流材料3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国外实习交流材料3篇.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国外实习交流材料3篇 大学生国外实习交流材料第1篇真是幸运的多,比起绝大多数同学。第一次真正的实习,就遇上了这么好的机会,既体验了工作的艰辛又感受了异国的文化,所以真的很感谢爱因斯特组织和学校,给我这样一个机会。由于体会太多,不可能在总结中尽述,只能把感受最深的总结交流一下。适应篇在出国前,既兴奋又紧张,有太多的期待和担心到瑞典后最先感受到的是瑞典人的热情和认真的工作态度,来接机的是瑞典爱因斯特的志愿者一个很健谈的瑞典女孩,她把我去实习地的路线安排的妥妥当当,从她拿出来的记事本中可以看出她事先做了很多工作,甚至连飞机晚点赶不上汽车都计算在内(幸好没有发生)。一边坐车,她一边向我介绍瑞典的

2、风俗和习惯,以缓解我第一次出国的紧张,同时也从地图上给我说明行程。并在最后一次转车前,她联系了实习公司的人,让他们可以有所准备。就在这样一个令人放心的瑞典女孩的指引下,我顺利的抵达了实习地。而前来接我的竟然是一个塔吉克斯坦的实习生,交谈后才知道我所去的实习公司接收了7个来自不同国家的爱因斯特实习生(中国,塔吉克斯坦,挪威,波兰,芬兰,克罗地亚,爱尔兰),此外加上一个瑞典实习生共8个人住在公司租下的青年公寓里(这种青年公寓在瑞典随处可见,是最便宜的一种,由10几间卧室和公用客厅,厨房,浴室组成),一进去,他们都及其热情的和我打招呼,握手,自我介绍,接下来大家一边交谈一边看球赛(当时正好是欧洲杯期

3、间),距离也一下子就拉近了,我的不适应和担心也就彻底消失了。看完比赛,他们带着我熟悉了一下实习公司所在的地一个叫Hallstavik的小城市,这里要比中国静很多(整个瑞典也才900万人口),不过我们这样一个“小联合国”走在路上也挺引人注目的,不过被人这样注目(第一次体会到被当成外国人的感觉)也不是很舒服。而这时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可太阳正下山,这就是北欧的夏天,几乎整天天亮,即使后半夜天也微微泛蓝,甚至在有些地方可以看到午夜太阳!幸好坐了10几个小时的飞机,人也累了,躺下后马上就睡着了,6个小时的时差也就一下子倒过来了!接下来最直接的问题就是食物,他们的主食诸如面包,三明治,热狗,pizza,

4、牛排等,最多加上一些马铃薯,同中国有极大的不同,但毕竟在出国前了解过,一段时间后,经过自己的中国化改造也就适应了。总之,生理上的适应还是很快的,虽然花了一些时间,但调整起来相对容易,不过观念上(也可以说是文化上)的差异要想缩小就不那么容易了,平时只要没什么事大家一般都会坐在一起讨论一些问题,而民族,宗教,政治,文化也就很自然的成了最主要的话题,只不过相对于中国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普遍比较偏激(说得好听点叫“爱憎分明”)。不过也有比较一致的,对美国的霸权主义都很反感,只是中国的学生表现的比较含蓄罢了。在谈到实习目的时,他们毫不避讳的说出了一个词money,说到原因,其实大家也都明白,在西方国家,

5、18岁后(确切的说时高中毕业后),不仅离开父母独自居住,而且经济上也完全独立,他们必须自食其力,为自己的生计而奋斗。这确实也是东西方之间的最大差异。实习篇虽然异国的生活着实精彩,旅行,party不曾间断,但实习才是主要目的。说是实习,实际上与真正的工作没有太大的差异,这也是最让我感到幸运的,能让我真正体会倒工作的艰辛和乐趣。实习的前两天,以参观,讲座为主,了解了该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并参观了整个工厂,了解了整条生产线,由于是化工厂,用水量较大,故依水而建,并有独立的污水处理系统,用于处理生产废水,同时运输也以船为主(这与这个欧洲铁路运费普遍偏高有关),占了近80%,当然了,安全讲座也必不可少,

6、安全条款共有40条之多,真可谓“安全第一”,也体现了公司以人为本的宗旨,而在此后的工作中我也时时体会到这一点,同时也正因为这样,公司的员工也很自觉的为公司着想,效益自然也就高了。此后,我被安排到了一个工作间,作为实习的一部分。这是整条生产线的一个中间环节,和我一起工作的还有其他两个正式员工两位极其健谈,和善的女士。由于整条生产线的机械化程度极高,所以需要人做的并不多,我只花了一天的时间就把所要做的工作学会了,其实只是敲敲键盘罢了。让她们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项工作,竟然是“boring”不过后来我也觉得这个词再恰当不过了。因此我们有了很多的时间聊天,从中我更清楚地了解了瑞典,了解那儿的风俗,她们也从

7、我的描述中了解了快速发展的中国(同时她们也为我的旅行提了很多的建议)。除了她俩,整个工作组还有其他6个人,在工作不太繁重的时候,他们也常来串门,感觉他们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简直就是一个整体,工作时欢声笑语不断(尽管他们的幽默有时我不是很懂),也让无聊的工作增色不少。在工作之余,他们也带我尝试了许多东西,如golf,speedway,游船(很多人都有私人游艇)等,还有必不可少的party,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情趣,也真正的和他们成了朋友,他们也把我当成了成员之一,真的很感谢他们。作为实习的另一部分,我也跟着工程师到处转(他们好像没空的时间),这才与我的专业真正的挂起钩来(也让我真正意

8、识到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在此期间,我接触到了各种化学物品和一些常用的理论(很有亲切感),同时也了解了他们所采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虽然不是我的专业,但由于选修了竺可桢学院的一些相关课程,故接触起来不显陌生,受到了他们工程师的称赞),从中了解到生产完全是以客户的要求为基础的,在网上实时反映出各种信息,同时每道工序也都以此展开,十分完善。整个实习下来,最深的感触是“为他人着想”的观点已深入人心,不仅体现在员工与公司公司与客户之间,也体现在员工与员工之间,虽然自己多做了一些,但对他人来说却可以省去很多时间,而这种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的观念很容易达到一个结果双赢!此外,还有一点心得,由于身处异国,且

9、是第一次实习,什么经验都没有,所以“问-学”就成了很常用的词组,瑞典人问很友善,不过答案的针对性很强,也就是说,你不问,他绝不答,他们完全把你当成一个有独立处事能力的人,而不仅是一个实习生而已。同时有两不找下班前不找,放假前不找,因为这两个工作段他们的工作效率最低,找他们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所以要不就提前,要不就推后,并且作为北欧的习俗,这时去找他们是很不礼貌的。旅游篇两个月的异国之行使我强烈体会到计划的重要性,不仅从实习生活中,更从旅游中感受到!因为有一次我和一个挪威实习生,一个瑞典实习生一起去逛一座古城,满以为手中有一张地图就不用怕了,可谁知一天下来竟然没有完成任何有价值的观光,所以以后,

10、在出行前我都会具体的计划一下旅行的路线和时间,就拿Stockholm之旅来说吧,由于计划周密,所以行程很紧凑,并且恰好赶上皇宫正门前的卫兵换班仪式。概括的说,在实习期间的旅游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集体出游,这种形式一般经过事先周密的安排,不需要我自己去操太多的心,只需要整理好装备跟着大家一起玩就可以了,去芬兰那次就是这样,不用自己操心,就可以尽情享受旅游的乐趣;第二种几个人组队出游,和朋友商量好时间,地点,坐着他们的车,说走就走,相对而言,这种形式较自由,费用也较低,只需回来后平摊汽油费即可(门票什么的当然自理了,同时计划也相对重要);第三种就是一个人出行,这种形式最自由,计划也更重要,首先要

11、对目的地有一定了解(这个可以通过旅游手册获得),其次要自行安排住宿,在瑞典一般很容易找到青年旅舍(比起Hotel便宜得多),如果有自己的帐篷和睡袋,在草坪,公园里露营也不错,而且警察对此管得很松,即使在城堡外也可以见到露营的团队。同时,一般较大的城市都有72小时旅游卡,包括3天内所有的汽车,地铁的车票(否则每次都花上5欧元坐公交车或地铁,三天下来肯定超过旅游卡的费用)和部分景点的门票,此外如果有国际学生证和青年旅舍卡,在门票和住宿时都可以打对折,极其合算。这种形式时我最喜欢的,因为最有意思,虽然第一次可能有点困难,但尝试过以后,就再也不会担心异乡之旅了。大学生国外实习交流材料第2篇我是现在汇报

12、一下我在德国三个月的实习情况。三个月的时间是转瞬即逝的,然而当你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体验一段全新的生活的时候,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所为会在记忆中显得格外特别,甚至对以后的人生产生影响。也正是因为意识到这点,我在德国的三个月努力让自己各方面都过得充实,可以说,这段经历确确实实地成了我人生非常宝贵的体验和财富。接受方在给我的邀请函上对我所要参加的项目作了非常简单的介绍:材料内部机构的设计和研制并测试相关材料。他们同时对可能用到的软件进行了提议 cinema 4d, director, flash, poser 等。这个课题对我来说非常陌生。首先,他们所提及的这些软件几乎都不是我所学专业的常用

13、软件,而且这些软件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我不知道我将主要利用哪个软件,从事何种工作。公司提供的信息又如此有限,自己根本不清除切入点将会在哪里。好在,材料是相通的,相信自己尽心尽力地完成的项目后,这三个月内必将是获益匪浅的。“你来这里实习的内容或许和你的专业并不是很相关,或许学的东西今后也用不到,我希望这次实习能扩大你的知识面,这就足够了。”这是指导我的教授richter第一次见我时说的话。这个跟公司邀请函上的要求有很大的不同,这才使我松了口气,所幸的是在那期间我一直是用自己熟悉的软件。我是在德意志联邦材料研究检测中心(bam)的一个专门检测和研究陶瓷的部门实习。一进实验室,里面错综复杂的图表,各

14、式各样的仪器都让我感到新鲜而陌生。实验室里的人不多,和我一起实习的是一个来自斯洛文尼亚的学生 alenka,她比我早来一个月,所以前期的一些关于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基础教育和仪器的基本使用都是她来教我的。还有一个德国人jens,他是这里的员工,主要是帮我解决一些仪器上使用时出现的问题,richter教授是在他自己办公室里的搞研究,偶尔来看看我并对我们所做的实验进行了适当的指导和讲解。我对这里的工作制度很是赞赏,因为在这里没有规定上班时间和下班时间,只规定了每天工作 7.7个小时,一个月结算一次你的工作时间,没有达到规定时间量的追加到下一个月去。这样,我觉得自己可以自由的分配时间,也不用每天早上急匆

15、匆的上班,晚上看着钟表下班。虽然工作制度看上去很松散,但是大家工作都是很认真的。在一次和 richter教授的长谈中,他说我并不需要在实验室里做什么太深奥的研究或者掌握什么知识,他希望我通过所做的实验能够发现气孔率与陶瓷性能之间所存在的问题,可能的话,能寻找一个好的解决方法。的确,死抱着理论知识自会浪费时间,因此我在后来自己的独立实验中,尽可能抛开书本,在实验中改进实验方法并发现各种不同的问题。每当我发现了一些问题时,教授都不会立刻给我答案,而是让实验室里的人集中一下,讨论一下出现的问题,大家发表意见,这种感觉真好! 国外教授和同事的思维方式以及处事态度也深深地改变了我的思想。在中国,我们这些

16、学生不管做什么项目,都是先要让自己的导师给出一个详细的计划,就算有人能自己制定计划,也常常会被导师改得面目全非,最后还是要遵从导师所给的条条框框来进行。甚至在实验中一有什么问题,就跑去问教授,问导师,不知道怎么去查资料,怎么自己解决。然而当我刚到研究所的时候,教授就简单地介绍了我要进行的这个实验的主要目的,然后就给了我几本砖头厚的英文教材,让我在两天里看完,并且在第三天制定一个详细的实验方案与他讨论。我当时迷茫地问他是否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这位年轻的教授却摇着头说 ?definitely, no!我要给自己学生一个广阔的草地,让他们自己在那里跑,他们只有在这种广阔的空间中才能发挥想象力,才能真正感到挫折和困难,才能在无助的时候调动自己的潜力,才能获得成就。如果我给你框架就会将你的思维固定死,你就会像笼子里的小鸟,像温室中的植物,丧失竞争能力,最终被击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