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8729879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轴对称在认识二教学设计 新阳小学 初黎黎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目标:1、通过画图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2、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3、经历观察分析、欣赏想象,积累图形运动的思维经验,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或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教学难点:经历画图的过程,掌握画图的方法。教学资源:课件、题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问题。1、课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想象。2、课件出示教材主题图1(半个小房子)。A:你能想象一下它的另一半吗?(学生想象)B:课件出示淘

2、气画出的房子另一半。教师提出问题:和你想象的图案一致吗?和同桌说说哪里不一样?3、揭示问题:如果要你画,你想怎样画?【设计意图:由于本节课的重要目标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所以不能只停留在在简单的直观认识上,因此细致的观察和大胆的想象是帮助我们达成目标的前提。所以课的伊始创设了一个观察图片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体会观察和想象的重要作用,有意识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从生活情境的引入到抽象的图形的引入,是引导学生逐步抽象的过程,借助淘气的错误认知进入下一环节更深入的学习。】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一)活动一:1、出示题卡,学生独立完成活动一。2、展示成果并汇报方法。3、师

3、生总结画法。(根据轴对称图形来画)(二)活动二:1、题卡出示教材第二幅图。2、学生充分想象图形的另一半是什么样子。3、借助先前的经验画出该图形的轴对称图形。4、汇报交流画法。(三)活动三:1、题卡出示活动三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图形的特点:图形相同,只是对称轴的位置不同,那么对称图形会有怎样的变化呢?让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进行画图。2、汇报画法,说发现。(四)活动四:1、课件出示教材第三幅图。2、学生独立画图。2、汇报画图方法。3、说发现。【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有了对轴对称图形的直观认识,再认识实质上是进入分析阶段,引导学生进行细致的刻画轴对称图形的特征,那么就需要借助一个有效的载体画,所以在本环

4、节设计了多个画的环节,就是通过画图让学生深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通过每一次活动的不断深入,都让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掌握。】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五)活动五:1、课件出示活动五内容,学生独立画图。2、汇报画法,集体交流。3、师生小结。(六)活动六:题卡出示活动六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发现规律。2、完成画图。3、交流想法和画法。【设计意图:这两道习题的设计,实际是借助学生先前的经验,进行的更深一层的探究,如活动五的内容,设计了三道小题,是点、线、面三个方面的尝试与考验,让学生体会三者的不同,有力于学生跟好的理解轴对称图形,形成空间观念。而第二道习题则是让学生将细致的观察想象与轴对称的特征相联系,发现规律,同时也不乏趣味性。】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1、说说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2、是怎样发现的?【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总结,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大胆说出自己的收获,哪怕收获再微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