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推进城郊县工业化的有益探索经贸招商大全.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8727039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推进城郊县工业化的有益探索经贸招商大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23年推进城郊县工业化的有益探索经贸招商大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23年推进城郊县工业化的有益探索经贸招商大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23年推进城郊县工业化的有益探索经贸招商大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23年推进城郊县工业化的有益探索经贸招商大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推进城郊县工业化的有益探索经贸招商大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推进城郊县工业化的有益探索经贸招商大全.doc(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进城郊县工业化的有益探索经贸招商大全 推进城郊县工业化的有益探索 内容提要。XX省第八次党代会作出推进工业化进程、促进农业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的决策后,全省各地开展工业经济呈现出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作为大城市的周边县份,如何发挥优势、抢抓机遇、率先一步,促进县域经济向以工业经济为主的阶段开展,成为我们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位于省会长沙近郊xx县开展工业经济的思路提出、运作模式选择、壮大实力途径及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开展县域经济必须准确把握县情、找准路子,特别作为城郊县,就是要坚决不移地实施“融城强县战略,走好“工业XX县区、园区兴工、产业兴园、环境兴业之路,加速推进工业化进

2、程。 关键词:工业化园区招商引资环境城郊县 全省吹响推进工业化的号角,为振兴工业经济带来了新的机遇。xx县虽然地处XX省会XX市近郊,但一直是传统的农业大县。近两年来,我们努力发挥城郊优势,规划建设园区,扩大招商引资,推动了县域工业的较快开展,为全县经济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xx年,全县规模以上骨干企业达45家,新增8家,完成工业总产值58亿元,增长8.9%;gdp达55亿元,增长达11%;财政收入一举突破多年在2亿元徘徊的局面到达2.6亿元,增长23.7%;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省第五。 明晰开展思路工业XX县区 按照经济规律,区域经济开展要经过农业经济为主、工业经济为主、效劳经济为主的三个依次

3、开展阶段。与全国其它许多地方一样,xx县经济开展已经走过了农业经济为主的阶段,现在我们应当不失时机、不遗余力地推进工业化进程,使县域经济逐步进入工业经济为主的阶段。 一是工业经济对县域经济开展奉献巨大。工业具有比拟效益高,税收奉献大,对 一、三产业开展带动作用强等诸多优势。世界兴旺国家都是一些工业大国;我国沿海地区的迅速崛起,也是凭藉相对较强的工业优势。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经济建设的成绩,工业的积极作用显而易见,尤其是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我县经济增长总体较快,县级财政收入在1996年即突破2亿元大关,正是这期间乡镇工业迅猛开展、局部引进企业逐渐发挥效益的综合反映;此后几年,工业税收占财政

4、收入的比重和非农产业占农民人平纯收入比重明显上升,2022年分别到达46%、70%。 二是工业经济开展现状不容乐观。我县工业规模小,整体效益不高;结构差,竞争力不强;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慢。特别是前几年不少乡镇企业因改制不标准的遗留问题,县属企业因正处于大力度的改制期间,其开展均受到了制约;一直作为重点产业开展的建材、化工、食品、印刷包装“四大支柱,未能收到扶优扶强的预期效果。从工业化的四项主要指标来看,xx年我县人均gdp为6941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96-1999年间二产业增加值虽年均增长12.6%,但仍比周边的XX县区和XX县区慢了近5-8个百分点,比一些沿海县份差距更大;反映在就业结

5、构和城乡结构上,非农人口比例和城市化水平均远远偏低。可以说,代表现代化要求的工业经济在我县还处于中期起步阶段。 三是传统农业经济有待工业带动。我们曾经一度对农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但收效甚微。扶持“吨粮田工程,大面积种植小水果,大兴生猪、水产养殖,均为传统产品,低质难卖;连续几年的自然灾害直至xx年的特大洪灾,大局部农业水利设施遭受灭顶之灾;连续几年的农业结构调整,也曾一度不见实质性突破。反映在数据上,农业增加值增幅连续几年徘徊在4.5%左右,农业税收对财政的奉献仅20%左右,农民收入增长放慢。并且城郊县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农业开展的空间和总量受到限制。很显然,传统农业在我县已经捉襟见肘,

6、几乎走到了尽头,进一步开展需要工业的反哺和提升,也就是说农业需要龙头企业的带动,需要产业化,亦即“农业的工业化。 四是城市经济加快开展的现实要求。随着市场机制作用的强化,大城市开展的区域一体化、城乡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城市对区域的带动辐射功能不断增强。省会长沙建设现代化区域经济中心,更加强调了这一点,这将促使长沙与周边县市及城镇之间形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关系,使得区域上的城乡分割局面开始扭转,经济上的城乡二元结构逐渐淡化。xx作为三面环城、对长沙呈半包围之势的城郊县,其开展速度、生产率等就必须与城市经济接轨,顺XX县区加快开展的内在要求,主动融入大城市经济循环。而实践

7、证明,没有进入工业化的区域,经济开展速度十分缓慢;任何一个地区一旦步入工业化轨道,生产率就可以大幅度提高。 基于上述思考和分析,世纪之交我们在推进实施“融城强县战略的同时,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工业XX县区的方针。 选准运作模式园区兴工 推进工业化,可以有多种模式选择。xx不是老工业地区,没有厚实的工业根底,原有县乡工业企业大多布局分散,规模效益差;不是多种矿产富集地区,除石灰石、花岗石、玄武岩和陶土资源外,没有其它更多可供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过去依托水运交通而开展起来的局部老集镇已丧失优势,不宜作为开展新型工业企业的基地,特别是老县城狭小且位置偏隅,发挥不了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通过对县域经

8、济的一些历史资料分析发现,我县原来几个县属或乡镇工业相对集中的区域,甚至这些区域中的一个或几个工业企业,其经济规模都远远超出同期“农业型乡镇的经济总量。据此,我们采取了世界上比拟通用的园区兴工模式,依托优势,因地制宜,定向开展,完成了58.4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规划,精心构建了“三个层面的园区框架。 在整体规划布局上多点对接,设想“三大片区。“融城强县战略首先在工业园区布局上得到最直接、最充分的表达。按照经济学上的“点轴联网辐射理论,根据县域各乡镇的具体情况及其与长沙XX县区的经济地理联系,充分发挥城市近郊接壤乡镇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吸纳城市辐射功能,围绕“一点五线规划三大经济开展区域。即:以雷锋

9、大道、319国道、高乔大道为轴线,县城高塘岭镇、黄金乡、星城镇、雷锋镇为重点,涵盖白箬铺镇、乌山镇和群众垸4个湖区乡镇,融入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来开展的“高塘岭经济区;以长沙绕城高速西南段为轴线,以含浦、坪塘两镇为重点,涵盖莲花、雨敞坪两镇,对接并融入岳麓山大学城来开展的“含浦坪塘经济区;以长湘公路为轴线,丁字、桥驿、茶亭三镇为重点,涵盖铜官镇、东城镇,融入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来开展的“河东经济区。各重点乡镇相联,构成“环城经济带,从省会南、西、北三面对接并吸纳城市经济辐射。 在产业开展导向上突出特色,建立“六个园区。概念不同,那么生产力不同。我们主要是立足于已有经济条件和企业品牌如旺旺、自然

10、资源、科教资源以及在台人士较多的人际资源等方面优势,创办了6个以工业或农业产业化为主的园区。包括:位于“高塘岭经济区内、县城南部,以食品工业为主的省高科技食品工业基地和以吸引台商投资为主的省台商投资区;位于“高塘岭经济区内、县城以南、雷锋大道两厢,以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这3个园区突出以食品工业为主导,在产业内涵上互相关联,在地域分布上互有重叠,在开展优势上互为补充,实现政策共用、资源共享、设施共建,形成了打造食品工业大县的主要支撑。其它3个园区主要沿“五线开展,其中长沙含浦科教产业园位于“含浦坪塘经济区内,以引进科教类产业为重点;雷锋-白箬工贸区位于319国道

11、沿线,以引进高新技术工程、开展商业贸易为重点;“城市工业外拓基地作为城郊县推进工业化的理念表达,散布于“三大片区之中,用以相对集中接纳XX县区“退二进三的外迁工业工程,扩充县域工业的规模和实力。 在功能结构配置上相互协调,设置“园中小区。克服过去无序开发的作法,力求园区建设分块突破、整体“掘进、滚动开发,确保园区内部功能配套、协调、合理。我们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食品工业基地各分为五大板块,便于相关行业不同种类工程的安置、建设;同时在台商投资区和“河东经济区中分别包装推出“湘台工业城、“湘楚石材城进行整体招商、开发,并鼓励和扶持引进企业根据自身实力和产业优势打造精品园,为整个园区开发建设发挥先导

12、、示范作用。 壮大经济实力产业兴园 园区是产业开展的载体,产业那么是园区的生命。我们始终坚持把引进外来工程、整合现有优势作为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带动园区产业开展的重中之重。 一是引进来。坚持打好“第一菜单,大力招商引资,引进工程落户园区。我们不断拓宽招商渠道,创新招商手段,一方面瞄准强势企业和上市公司,选定那些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财税奉献大、开展前景好的工业型工程,最大限度地引进和会聚来自“龙头的生产要素和经济资源;另一方面瞄准特色工程,实行相对优势产业优先,重点选择和引进食品工程、台资工程、科技农业工程及其它科教产业工程,着力培育各具特色的经济增长极;再者就是瞄准最具活力和扩张能力的民营资

13、本,引进一些直接投资规模较大、近期间接财源明显的诸如房地产、娱乐业、市场、医院和学校等三产工程,着力完善园区配套功能,提升县域人气。 二是聚拢来。鼓励实施“二次创业,提升传统产业,引导品牌企业挂靠入园。注重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依托,推进县乡企业改制、改组、改造,提升根底较好、已有品牌的建材、化工、食品、印刷包装等传统产业,分类挂靠或进入工业园区;同时陆续包装推出一批关停企业、闲置场所进行招商,充分利用引进的技术、资金和社会闲散资金,盘活存量,实现增值。如“黄金园粉丝企业挂靠食品基地,印刷机械厂被湖南晶天科技实业公司收购改造,都是这方面的成功尝试。此外,特别精选一定数量最具优势的企业和产品,重

14、点扶持加以突破,使之成为县域工业的支柱和标志,形成富有活力的骨干企业群。这样,不仅可以扩充工业园区的经济总量,放大整合优势和规模效应,还有利于减轻财政包袱,增加就业时机,促进社会稳定。 两年来各工业园区引进工程126个,投资上亿元的工程12个;在xx投资的上市公司已达15家。其中,食品基地已有旺旺、沐林、派派、宾佳乐等12家企业落户,预计年产值可达15亿元以上;台商投资区落户企业15家,预计三年内可达40亿元的生产规模。园区吸收产业、资金、技术、人才的“洼地效应、“磁极效应日益明显,园区内食品加工、陶瓷建材、精细化工、出版包装、机械制造等产业群体日渐形成,县域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已经凸现。 落实保

15、障措施环境兴业 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优势经济。良好的环境是经济开展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本;环境出生产力,出竞争力,出凝聚力。我们始终坚持把优化投资的软硬环境作为扩大招商引资、推进工业化的重要举措来抓。 一是以硬措施优化“软环境。首先,大张旗鼓抓宣传,浓厚全民优化环境的意识。主要通过层层召开会议、印发宣传资料,组织已开发地区群众现身说法,与未开发地区群众进行交流等多种方式,在领导层、部门间、群众中广泛达成了优化环境的共识。其次,大刀阔斧抓改革,树立全新的政府效劳形象。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应对wto规那么,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少审批、多效劳,高效率、法制化的思路,努力探索政府工作新机制,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消除影响开展的体制性障碍,依法依规出台园区开发建设的系列优惠政策和规章制度,强化对部门、乡镇的目标考核,同时成立“政务公开投资效劳中心,推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效劳、一个窗口收费的联席办公制、代办协办制,在工程引进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提供优质效劳,收到了亲商、安商的良好效果。再次,下大力气抓整治,打击各种破坏环境的行为。特别是针对园区开发建设中阻工闹事、乱搭乱建的现象,开展重点集中治理,及时协调解决开发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确保了工程建设和工程投产运营的顺利进行。 二是使硬环境“软着陆。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良性互动,今天的工业园区就是明天城镇的有机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