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融资状况调研报告胡修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8725863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融资状况调研报告胡修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企业融资状况调研报告胡修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企业融资状况调研报告胡修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企业融资状况调研报告胡修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企业融资状况调研报告胡修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融资状况调研报告胡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融资状况调研报告胡修(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汉市中小企业融资状况调研报告为了解我市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融资难成因,有针对性提出对策措施,以切实优化我市中小企业融资环境,2009年56月,市经信委中小企业发展处与湖北省中小企业研究中心联合调研组对全市150家中小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105份。此外,结合问卷调查,又分别实地走访了江汉、洪山和江夏等区,与中小企业和担保机构的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座谈,就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广泛的探讨与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一)中小企业获取银行贷款比较困难,资金紧缺制约企业发展本次调研105家中小企业中,有28家(约占调查企业总数的26.67%)企业反映,自身有融资需求,但近两年内

2、却一直无法获得银行贷款,造成企业资金紧缺。如我市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一方面由于原材料供应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资金相对紧张,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付款提出压缩付款周期,另一方面各医疗机构的回款周期过长,造成该公司自身周转资金严重不足,资金缺口在1000万元左右,该企业因系租赁厂房没有抵押物,一直无法获得银行贷款。另有46家企业(约占调查企业总数的43.81%)反映,虽然可以从银行获取资金,但获得资金不足也导致资金紧缺。比如我市某电子设备制造企业,以生产用电现场精细化管理配套设备和产品的研发为主,市场前景较好,企业为持续发展,急需资金用于生产线扩产、产品研发和短期资金周转,但2009年公司仅在银行贷到

3、400万元,无法满足企业需要,制约企业扩产和发展。此次调查中有77家中小企业共获得贷款107笔,金额在15万3200万元之间,平均贷款金额601 万元,其中,贷款金额在500万元及以下的共76笔,占比71.03%,贷款金额具体分布如图1所示。由于资金紧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扩大经营受限,难于上规模、上档次,制约了企业发展。(二)金融产品创新不足,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缺少多元化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仍然是我市中小企业外源资金的主要供给者,实地调查所知,在所有的外源融资方式中,银行贷款所占比重高达七成以上,“当企业遇到资金困难时,一般首先想到的是”,八成以上企业选择“向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贷款”,显示银

4、行信贷方式普遍受到中小企业的偏好,成其为外源融资的首选。这次调查问卷显示,77家企业最近获得107笔贷款之中,抵押贷款61笔,占比最高,达57.01%;担保贷款32笔,占比为29.91%;信用贷款11笔,占比为10.28%;其他3笔(抵押+信用贷款1笔,政府担保贷款1笔,担保公司委托贷款1笔),如图2所示。这些数据表明,我市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仍然存在金融创新产品不足、渠道狭窄,信贷品种较少、方式较陈旧等问题。(三)抵押物范围过窄且被低估,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主要方式也面临困难目前我市中小企业贷款以抵押方式比重最高,但是,金融机构接受的贷款抵押物主要是个人住房和土地证,厂房、设备、原材料等资产的抵

5、押贷款方式则很少被金融机构接受,而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专利权质押、提货单质押、应收账单质押、出口信用保单质押等贷款或授信方式,则更少被被金融机构采用,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难以提供符合金融机构要求的抵押物种类或足额抵押物。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还存在抵押物折价过低问题。据调查了解,企业获得的贷款额度2007年为有效抵押物评估价值的7成左右,而到2009年已经降至约4成,这直接影响企业获取贷款的额度。虽然,此次调查问卷显示,抵押贷款61笔,占57.01%,贷款笔数占比最高,但贷款金额在300万元及以下的共34笔,占比达到55.74%。调查还显示,贷款被拒的中小企业,超过一半的是因抵押品或担保不足,

6、这一比例在各项被拒绝原因中占比最高。(四)各种费用名目繁多,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普遍偏高中小企业在贷款时,除了国家规定的利率,企业还需要支付年报审计、资信评级、贷款卡年检、验资、担保费、评估费、保险费、管理费等名目繁多的费用。此外,企业在接受银行审查融资项目和办理他项权证的过程中,还存在重复评估、重复收费现象,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本次调查汇总的107笔贷款,融资总额为64368万元,融资成本总计5388.83万元,融资期限从5个月至60个月不等,单笔融资成本最低5.31%,最高14.70%,平均融资成本8.37%,融资成本分布区间如图3所示。融资成本按授信方式具体为:抵押贷款,平均融资成本为8

7、.28%,其中利息支出占比89.84%,评估费占比2.36%;担保贷款,平均融资成本为9.74%,其中利息支出占比73.53%,担保费占比21.43%,年担保费率一般在1.5%3.5%之间;信用贷款,平均融资成本为6.73%,利息在融资成本中占比96.98%。(五)中小企业融资难具有普遍性,小企业融资难更为突出 初创型企业、小企业和微型企业相对中型企业尤其规模以上成长型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进一步分析调查问卷发现:28家近两年内一直未能获得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中,初创型企业15家,占53.57%;注册资本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只有6家,占21.43%;注册资本不超过500万元的有17家,占6

8、0.71%。77家获得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中,注册资本1000万元及以上的有42家,占54.54%;注册资本不超过500万元的只有19家,占24.68%,其中13家成立时间在5年以上。从以上分析可得知,28家没有获得银行贷款的企业注册资本比较低、成立时间不长,大多是初创型企业、小企业和微型企业,而77家取得银行贷款的企业注册资本相对多一些、成立时间较早,相当一部分是规模相对较大的企业。此外,贷款程序复杂、手续繁琐也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因素。调查显示,企业普遍反映银行信贷审批时间也较长,贷款在1个月以内审批的占一成,l-3个月审批的占四成,审批时间在3个月以上的比例高达一半以上,商业银行放贷

9、的审批过程和审批时限对资金要求急、周转快的中小企业极为不便。而且,在融资贷款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多数中小企业必须提前3个月筹措还款资金,名义上一年期贷款实际只有9个月,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了贷款效用。二、我市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分析(一)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制约了中小企业融资发展按照区域经济范畴内中小企业的发展规律,区域经济发展与中小企业共进退。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发展势头好的地方往往也是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方,如主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其中小企业的数量、质量、发展态势都是多于和优于武汉地区的。武汉城市圈由于发展相对滞后,与我国其他几个一级城市圈相比

10、,经济环境各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其区域性资本市场的不成熟及引进外资等方面的相对滞后,使得圈内中小企业与其他城市圈相比,并非平等地拥有金融发展带来的机会;中小企业集群效应不明显、产品附加值低、与周围地区关联不强、辐射和带动有限,一定程度上也没能充分发挥中小企业集群在集合贷款、融资等方面的促进作用。(二)银行业设置统一的融资门槛,客观上决定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目前武汉市银行业的主体是国有商业银行,他们与大中型企业的融资合作更为紧密;同时,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控制加强,责任风险管理制度日益强化,并且大多实行终身责任追究,致使银行贷款的门槛在自觉不自觉中抬高。银行信贷管理权限上收集中,一些相对了解熟悉企业

11、状况的基层银行不具备贷款权限。为了减少风险,保证资金安全,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资信认定大多以大企业的指标作参照,对企业资本金规模、盈利水平、现金流量和其它方面有较高要求,使得多数中小企业难以达到放贷条件。同时,中小企业普遍贷款额度小、频次多,贷款管理成本高,银行放贷无积极性。(三)信用识别难和失信惩罚力度不够,加剧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惜贷”和“恐贷”企业信用与企业融资存在正向关系。银行出于资金安全考虑,将贷款集中到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对信用低的企业“惜贷”和“恐贷”。武汉市中小企业信用约束较差,增加了企业贷款融资的难度,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银行因对企业信用识别难而“惜贷”。从社会层面看,目前,

12、我市企业征信系统建设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银行、担保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缺少共享共用的信息平台,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尚未很好解决。从企业层面看,多数中小企业信息透明度不高,信用约束较差,财务制度不健全,缺乏规范的财务报表数据。银行从社会和企业都较难获得真实企业信用信息,基于安全考虑,对中小企业存在“惜贷”心理。二是社会和银行难以惩罚失信行为,造成银行“恐贷”。一些中小企业在交易和融资关系中不讲信用,有意拖欠贷款或逃废债务。由于法制不健全,失信违法者目前得不到应有的惩治,银行维护金融债权艰难。(四)信用担保体系发展不够,支持中小企业信用融资力度较弱在企业自身难以满足银行贷款条件的情况下,通

13、过担保公司信用担保融资成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途径。但与现实需要相比,武汉市信用担保体系发展还远远不够。一是担保机构发展参差不齐。众多担保机构从事的仅为个人消费担保贷款,能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机构占比偏低,总体担保能力无法满足中小企业需求。二是担保机构与银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责任共担的互动合作格局尚未全面形成。三是部分担保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担保机构运作存在不规范行为。四是风险分散与补偿机制缺乏。不少担保公司正常的增补资本金渠道及风险补偿机制尚未形成,再担保体系尚不健全,担保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受到制约。三、缓解我市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建议(一)加强和改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工作,进一步营

14、造良好融资环境一是积极开展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工作。坚持组织大型融资推介会与小型融资对接会相结合的各类融资活动,促进银企保各方交流合作。联合相关金融机构,加快搭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网络平台,以信息化手段推动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工作。二是不断开拓中小企业融资新渠道。总结组织发行“江城夏日”、“南湖春晓”中小企业集合贷款资金信托计划经验,加快组织策划发行武汉市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完善中小企业财产抵押制度和贷款抵押物认定办法,探索投资方权利和现金流质押等新方式,推行企业原材料、存货、工业产权、股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应收账款等可转让权益的抵押、质押贷款。加快小额贷款机构试点工作进度,鼓励和促进优质企业境内外上

15、市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集合债券、中期票据等融资产品。三是进一步加强信用环境建设。积极动员和组织各方力量,提高中小企业诚信意识和风险意识,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征信系统和信用评价体系。稳步推进小企业外部信用评级试点工作,改善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融资环境,着力解决企业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促进中小企业信用培植和融资发展。(二)加大协调推动力度,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一是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中小企业专营机构,完善中小企业授信业务制度。对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实行差异化的监管政策。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加快研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

16、等股份制金融机构的办法,支持、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鼓励有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转为村镇银行。二是积极探索建立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融资服务合作机制。通过深化与部分骨干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合作,鼓励他们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及需要,创新信贷品种和方式,为其融资提供个性化服务,简化信贷手续,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实行优惠利率,努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三是引导中小股份和地方银行逐年提高中小企业贷款占比。通过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贷款融资统计监测月报制度,及时了解掌握企业贷款动态,落实相关业绩考核奖励制度,对向我市中小企业贷款融资规模排名靠前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给予表彰和奖励。(三)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建立风险补偿与再担保机制一是加快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完善市、区两级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支持民营资本成立担保机构,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小和民营企业成立互助性担保机构,建立中小科技企业贷款补偿基金,策划建立中小企业担保再担保基金,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