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农工作调研报告 .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8724927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三农工作调研报告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3年三农工作调研报告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23年三农工作调研报告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23年三农工作调研报告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23年三农工作调研报告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三农工作调研报告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三农工作调研报告 .doc(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农工作调研报告 三农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一 按照市政府研究室的通知要求,近日,我镇对三农工作的开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开展方向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镇根本情况和农村现状 xx镇共有35个村民委员会,406个村民小组,农业户13669户,农业人口51981人,农村劳动力2672023个,全镇耕地面积76941.03亩,其中旱田11995亩,水田64946.03亩。目前,我镇通过农业招商引资,已形成大湖养蟹,堤塘养鱼,网箱养鳝,池塘养鳖的水产模式和林地养鸡的种养格局。并且积极倡导农产品深加工转化增值,引进了深圳望家欢蔬菜配送公司投资400万元开发九真水生蔬菜深加工工程,目

2、前已完成土地征用规划,进入实施阶段。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镇农村虽然开展较快,但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尤其是影响农村经济开展和农民增收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农村根底薄弱,生产力水平较低,生产条件改善不明显。 由于种种原因,对农村的社会效劳设施,环境改善,农村公共设施的投入较少,造成对农业的投入与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和农村生产开展的需要不协调。加上我镇农村根底设施薄弱,普通存在水利工程和设施老化,险危工程增加,导致水源浪费和供水缺乏,致使一些良田好地成了望天收。渠道、池塘淤积严重,灌溉能力大幅下降,农村根本没有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耕地面积逐年减

3、少,制约了农业生产较快开展。 二是农民综合素质较低,创收渠道窄,收入增长缓慢。 我镇总人口72655人中,近70%是农村人口。同时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低,由于思想观念落后,择业面窄,大多数农民只能守着几分田土过着温饱的日子。在技能素养方面,一技之长的人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只能卖苦力打粗工,没有多余的资金去投资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如果广阔农民的收入没有突破,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的生活就不可能有大的改观。 三是农村根底设施和公共事业开展滞后,不能满足广阔农民的需求。 农业技术、农田水利、金融效劳、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公共平安、乡村规划,这些都是与广阔农民群众密切相关,

4、关注程度最高的大事。根据调查,我镇农民最需要解决的是:医疗卫生、子女上学和增加收入,可见,农民关注的问题,也是当前我镇供应严重缺乏的问题,虽然目前加大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建设,但尚处于起步阶段,农村公共卫生医疗水平低下的状况没有改变。 四是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不强。 农村稳定和谐面临压力,局部基层组织运转面临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组织在广阔群众中的威信。 三、解决途径和开展方向 1、大力开展优质高效农业,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我镇大力开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平安农业,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稳定开展粮食生产,不断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开展水产畜牧养殖,突破性开展农产品工业,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5、培植壮大现有的九真超市、文鹤米业、天宇服装城、水生蔬菜深加工企业,拉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产品加工增值。大力开展农村二、三产业。 2、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使农民群众在走向富裕、迈向文明的进程中,真正成为建设新农村的创造主体。不断拓宽农民增收门路,提高农民收入。只有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不断从农业向非农业转移,才能保证农民收入不断增长。积极组织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外出劳动力牵线搭桥,防止盲目外出,无功而返。保护外出民工利益,他们付出劳动,就应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加大对外出劳动力技能培训,拓宽他们的就业门路,引导农民进城务工经营,为农民进城经商提供保障,引导农

6、民自主管理、自我管理。 3、全面落实农村政策。 严格兑现粮食直补,全部取消农业税,减轻了农民负担。不断强化对耕地特别是根本农田的保护和管理,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完善征地程序,切实保护失地农民利益。提高农业抵御风险能力,积极推进农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4、切实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加强对换届后村两委成员的教育培训,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带着群众致富的本领。大力实施村村通油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文明生态村创立和经济薄弱村帮扶等工程,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实行严格的农村工作目标责任制,把任务分解到人,加强督查考核,严格兑现奖

7、惩,确保每项工作都落到实处,以实实在在的政绩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5、增加投资。 主要用于农村的道路,平安饮水、沼气、用电、通讯、播送电视,对农村厕所、厨房、圈舍,中小学校舍和卫生所进行改造,特别是加大对农村校舍环境条件改善的投资力度,在短时间内去除村级小学的平安隐患,为广阔农村学生提供平安、明亮的教室,逐步改善村级教师待遇和生活环境,留住教师,保证农村教育正常运转。还要建设必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和垃圾处理设施。 三农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二 为了摸清我县三农开展现状,进一步推进农业农村开展。xx月下旬以来,县委农工部、县政府农办组织力量,先后深入到农口单位、重点产业企业和局部乡镇进行调研,分层次组

8、织相关部门、企业负责人和乡镇分管领导进行座谈,根本掌握了我县三农开展走势,找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明年的农业农村开展思路和措施有了初步思考。 一、我县今年以来的三农开展态势 由于政策好、行情好、人努力,成功化解了旱涝灾害急转和局部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不良影响,全县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开展稳中有升。据统计部门分析,1-2023月份,完成农业总产值23.84亿元,同比增长25.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653元,同比增加517元。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1、农业开展好于预期。 据调查数据显示,全县已播种粮食面积达60.62万亩,同比增长0.8%。粮食生产实现了八连增总产达4.99亿斤,同比增长

9、1%;油料作物收获面积8.34万亩,总产5838吨,与上年根本持平;水产面积到达6.68万亩,比上年略有增长,预计全年水产品总产可达2.15万吨,同比增长2.3%,实现渔业产值2.8亿元,同比增长14.7%;预计全年肉类总产6.85万吨,同比增长9%;家禽存笼90万羽,出笼65万羽,同比增长4%和3%,禽蛋产量5000吨,同比增长2%。蔬菜以上坊县长菜篮子和齐埠为民千亩基地为主,全年收获面积扩大到5.8万亩。尤为可喜的是,今年农副产品价格普遍上扬,粮食、棉花、生猪、禽蛋和名特水产品等大宗农副产品价格更是高位运行,成为农民增收的最大亮点。 2、龙头企业实力增强。 继生猪集团创下全国生猪百强企业之

10、后,今年xx集团、xx实业分别获得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和全国油茶产业重点企业两块国家级金字招牌,目前,全县已培育国字号农业龙头企业3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达21家。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开展到58家,占农业企业总量的已到达20.9%.龙头企业生产加工效应逐步攀升,1-2023月份,贡米集团生产大米33.2万吨,实现产值15.99亿元,同比增长2023.5%。生猪集团出栏各类生猪82.4万头、同比增长24.3%,其中生猪出口7.2万头、同比增长2023.2%,创汇1865万美元、同比增长30%;实现销售收入13.6亿元、同比增长40.4%。 3、重点产业成型壮大。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

11、坚持以市场化为取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调结构、建基地、扩板块,着力打造重点产业板块。贡米产业,以万年贡米集团收储、加工为龙头,建立县内县外贡米订单基地12个,订单总面积为40万亩,其中本县xx梅和xx铜鼓为主的有机种植基地9500亩,均获通过欧盟有机食品加工论证和国家有机食品论证。生猪产业,万头规模化生猪养殖基地到达24个。1-2023月份,全县生猪出栏62.2万头,同比增长9%;生猪产值11.25亿元,同比增长75.8%。珍珠产业,以齐埠、梓埠为主,面积稳定在1万亩,珍珠产量预计全年可达33吨,产值3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2023%和16.6%。油茶产业,面积开展到3.5万亩,其中,xx公司优

12、良无性系高产油茶2.65万亩,主要基地布点在xx、xx,并在工业园区投资建成年加工1万吨的茶油精深加工生产线一条。另外,苗木绿化大户倪美垚在齐埠投资开展油茶2000余亩。雷竹产业,受上海浙江等市场拉动,价格行情好看,目前全县雷竹基地已开展到3万亩,尤其是大源镇,雷竹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发财树,该镇近期还聘请省林科院专家对大户和种植户进行培训。同时,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要求,走一村一品,多村一业的开展路子,放大特色农业效应,加快培育汪家无籽西瓜、石镇吊瓜、苏桥葡萄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地方产业。湖云乡千亩芡实基地、千亩甜藕基地开展势头看好,成为该乡产业开展的新宠。 4、三品一标扎实有效。 在

13、开展特色主导产业过程中,我县十分注重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和创立工作。截止目前,全县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农产品基地14个,生猪畜牧标准化示范区12个;全县农产品获有机食品认证1个、绿色食品认证11个、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标志11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中国著名商标1个、XX省著名商标6个;制定实施省级行业标准万年三角帆蚌珍珠接种标准1个。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我县有7家养殖企业,可望年前申报成为国家农业部健康示范养殖场。 5、涉农工程强势推进。 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共完成各类涉农投入4.1亿元,比上年增加0.8亿元。农业方面,实施大中型猪场沼气工程、生猪标准化养殖、现代农业标准粮田建设、种粮大户标准

14、粮田建设等重大工程23个,总投资1.49亿元,完成投资8416万元。其中20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标准粮田建设、2023年部级粮食高产创立、202023年稳固退耕还林成果根本口粮田建设等工程根本完工。林业方面,投资1.2亿元,完成去冬今春一大四小造林4.73万亩,占任务的20236.8%。水利方面,累计投入1.33亿元,完成梓1标鄱阳湖二期治理第六个单项梓埠联圩工程、XX县区齐埠圩防洪工程建工程;完成中央投资的小型水库除险加固5座,省级投资小 二型水库除险加固153座;县级投资的汪家白诗源等小 二型水库除险加固16座工程,完工裴梅、陈营、上坊、苏桥四个乡镇小农水重点县的88个小型灌区建

15、设工程。农业综合开发方面,2023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已顺利通过国家、省、市验收,完成财政投资1350万元,改造治理农田面积1.14万亩。新农村建设方面,全年共批准实施新农村建设全县118个省级村点其中,村镇联动点1个、村落联片点4个。1-2023月份,各村点完成村内主干道硬化147.4公里,支干道硬化87.7公里,改水7190多户,改厕6983多户,建地下排水沟24.78公里,使用沼气池652户、太阳能热水器1726户,累计投入4250多万元。农村清洁工程方面,按照设施+制度的要求,启动实施了281个农村清洁工程点,每点落实资金5000元,累计投入140.5万元。扶贫开发方面,编报实施了2023年度的整村推进财政扶贫扶持工程15个,工程资金389万元,目前工程已全部完工。实施了投资400万元、涉及5个乡镇12个安置点的202300个指标的扶贫移民搬迁工程,目前已有11个安置点移民建房完工。全面完成了202023年度水库移民工程20236个,投入工程资金663.6万元,科学编报了2023年度水库移民工程67个。水产方面,积极推进总投资202350万元的2023年现代鱼池改造工程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600万元。农民工培训方面。通过整合阳光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