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专业建设方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8723889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具制造专业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模具制造专业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模具制造专业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模具制造专业建设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模具制造专业建设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具制造专业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制造专业建设方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具设计与制造系品牌专业建设方案项目名称:模具制造专业所在学校:院系部门:模具设计与制造系制二。一九年十月一、专业建设背景与基础(一)专业人才需求分析1、模具制造专业技能人才市场前景广阔。模具是现代化工业生产的重要工艺装备,模具行业是制造业的基础,汽车制 造、电器电子、航空航天、仪器仪表和日用品等各个行业都离不开模具,模具工 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整个经济的繁荣,模具制造技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 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 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重要基地,这为中国模具工业的 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导致了国内各层次模具专业人才

2、需求的增长,出 现了模具专业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匮乏。一是总量不足,二是素质不够,适 应不了行业发展的需求。根据有关资料,全国模具行业从业人员约缺口 30万 50 万人,尤其紧缺的是高素质和高水平的模具企业管理人员及高、中级技术工 人。随着模具行业先进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高新技术的运用,技能人才需求将会越 来越多。机械装备制造业是我省首个产值过千亿元的产业,并形成了装备制造、钢铁 有色、卷烟制造三大支柱产业。湖南省“十三五”规划强调以工业化为核心,着 力提升产业发展层次,以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装备制造业为重点。机械装备制造 业的快速发展加剧了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强烈需求,尤其是掌握模具制造技术的 高

3、、中技能人才需求更加旺盛。衡阳市是全国老工业基地,是湖南工业中心城市,装备制造业是衡阳市支柱 产业,现已形成了以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亚新科衡阳有限公司、中钢 衡重有限公司与华菱钢管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产业集群,“十三五“期间,衡阳市 委市政府将把该产业打造成千亿产业。对有模具制造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 增,按照目前衡阳市职业教育的培养能力,还会出现每年1000 余人的缺口,模 具制造技术专业技能人才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衡阳部分企业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调查统计表k号调查企业人才需求数量(人)2017201820191特变电工衡阳有限公司2衡阳市电缆厂3亚新科衡阳有限公司4衡阳风顺车桥有

4、限公司5中钢衡重有限公司6湖南天雁机械有限公司7衡阳市金侧利特种金属 有限公司8衡阳恒飞电缆有限公司9衡阳第一纺织机械厂10富湘油泵油嘴有限公司11三衡模具有限公司小 计2、模具制造技专业人才岗位能力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要求模具制造专业人才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与较 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外,还应具备适应本专业工作需要的职业能力。模具制造技术专业职业能力素质表素质类型能力要求人文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基本的职业操守;遵守操作规程,坚持 安全、文明生产,爱护设备,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有序;有承受 挫折与挑战的素质;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学习习 惯职基础能力机械识图、计算机绘图、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5、能力CAD/CAM应用能力通用机械设备的操作能力材料的选用能力及零件毛坯制造方法r 匕匕 Lu 哑 厶冃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能力专业能力(核心能力)模具制造工艺编制能力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能力模具零件的数控加工能力模具零件的电火花加工能力模具钳工与模具装配能力典型模具的设计能力模具的使用与维护能力模具成型设备的操作能力模具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接受及应用能力(二)建设基础我系模具制造专业是全国中职示范校建设的重要专业,中职开办于 1996 年, 专业现有在校生人数 840 人。到目前为止,培养该专业中、高技、技师毕业生共 4000 余人左右。三年来在国家级、省级与衡阳市中职学生技能大赛中取得国家

6、一等奖 1 人,二等奖8 人,三等奖16 人,省级一等将6 人,二等奖18 人,三等 奖 20人。市级一等将16人,二等奖30 人,三等将45 人的骄人成绩。在专业建 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建设方针和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实境育人的建设思路,在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及 社会服务等方面坚持专业与产业对接,服务湖南机械装备制造业。1、培养的人才深受知名企业欢迎。该专业是衡阳地区装备制造业模具技术紧缺型人才培养基地。特变电工衡阳 变压器有限公司、衡钢、亚新科衡阳有限公司、富士康衡阳公司、衡阳天雁机械 等知名企业与本专业建立了长期招聘关系。毕业生每年就业率始终

7、保持在 95%以上,对口就业率 85%,稳定就业率 96%。 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制造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模具生产现场的工艺管理、模具制 造工艺的编制,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数控加工、电火花加工及模具装配等工作。2、有一支高素质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我系具有较强的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共有 38 名专业教师,全部取 得本科以上学历,高级职称人数8人,中级职称人数9人,初级职称21人。专 业教师中有衡阳市专业带头人2人,校级带头人 4 人,湖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 障厅职业技能鉴定中级考评员3名。近三年来,本专业教师在专业刊物发表论文 45篇,获奖论文31篇。主编模具专业的校本教材5本,其中冷压工

8、艺与模具 设计、模具装配与调试已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3、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成绩显著。现有实训室主要设施情况见表1。表1 现有实训室序号名称及性质建筑面积 (平方米)一次性 实训人数技能训练范围设备 台套数1机械制图 测绘室300100学会测绘各种模型,掌握 三视图画法,掌握各种绘图工 具的使用模型440 件,绘图工 具500套2模具模型示 教实训室6040熟悉模具的工作原理和 结构组成、分析模具结构工艺模型40套3模具拆装实 训室6040模具拆装、模具零部件测 量、模具绘图模具30套4普通机加工 实训区52060了解普通机床的原理,典 型机械部件结构及维护,掌握 普通机床的基本操作设备3

9、6台5钳工实训区400120了解钳工工作在零件加 工、机械装配及维修中的作 用、特点和应用。设备153台6数控加工 实训区120040了解数控机床的组成及 其加工特点,观察数控机床加 工特种加工的演示过程。设备38台建立了以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亚新科衡阳有限公司、衡阳天雁机 械有限公司、金杯电缆有限公司、富湘油泵油嘴有限公司等5家校外实习实训基 地。4、社会服务能力强。 近三年来,本专业为特变电工、亚新科、衡钢、衡阳富士康等企业员工进行 培训,培训人数1538人;为下岗职工、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待业人员提供模具专 业技能培训667人次。同时学校利用中国机械行业协会职业资格鉴定站,为社会 鉴

10、定职业资格1825人。二、专业建设定位本专业面向全国装备制造业,培养具有模具设计与制造未来工作岗位相适应 的职业素质,具有较强的职业发展能力、较强的模具制造技术及模具技术应用能 力,“能设计、懂工艺、会操作、知管理”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实施专业技能 培养与职业标准对接,学习期间使学生获得中、高级钳工、高级制图员、电加工 技术、数控车等职业资格证书 ,面向全国装备制造业,为企业培养模具设计与 制造、模具技术应用、电切削加工、模具装配维护及售后服务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为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模具技术的发展及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因此, 对模具高技能人才提

11、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模具行业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作 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职教育必须要加大职业能力的培养力度,提高学生综合应 用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我院的生源的实际情况,学生的综合水平, 加大实训力度增强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制定专 业教学计划时应结合实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企业行业实际需求。三、专业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建设方针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现代学徙制”的建设思路,重点培养掌握模具制造技术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服务 湖南装备制造优势产业。创新“以项目工作任务为导向,突出岗位职业能力,强 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

12、模式,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式课程体系,建设 任务驱动型模具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集教学、培训和技术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生产 性实训基地;以校企共建为纽带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把本专业打 造成“专业特色鲜明、区域市场有地位、行业市场有影响”的品牌示范专业。 (二)具体目标1、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本专业职业岗位要求,坚持校企合作,校厂一体,教、学、做合一,实 施全方位工学结合,整体提升重点建设专业及其专业群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 量。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依托区域内机加工支柱产业做大做强的有利条件,拓展 “订单式”人才培养规模,“订单”培养合作企业达到8 个,“订单式”培养的学 生达到

13、 40%。近五年来,我院和鸿准精密模具制造公司合作办学,将有经验的企 业技术人员请到学校对学生进行专业课知识讲授及培训,企业接受该专业毕业生 260 多人,反馈情况良好。为了适应专业教学的需要,选派了几名教师到模具设 计制造企业培训锻炼,掌握各类模具的设计、制造、装配、修配技术,提高专业 知识应用能力。从教育现代化的视角全面认识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将德育规律 与教育教学规律应用到学生素质培养中,结合企业对人才的通用要求,加强职业 道德准则、职业道德自律教育,强化职业道德约束。2、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式课程体系。通过毕业生信息反馈、企业调查、行业专家座谈等渠道广泛搜集信息,在充

14、分调研的基础上,与企业专家一起,从学习年限、专业培养目标、职业范围、人 才规格、技能要求、专业(实训)课程、课程结构、实验实训条件、师资队伍等 方面加强研究,经论证后,制定本专业教学标准并组织实施。(1)开发课程标准 从课程性质、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要求、考核要求和方法、教 材编写、教学建议、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加强研究,突出职 业能力培养等方面制定课程标准。(2)精品课程建设系部从 2017 年起五年内,重点建设本专业的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塑 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CAD/CAM模具制造技术、机械制图与CAD 等五门课程。针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与合作企

15、业建设冲压工艺及 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技术、模具 CAD/CAM3 门优质核心课程,形成教材、 软件、工程案例等形式多样的立体化优质教学资源。(3)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材建设 与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技术权威和技术骨干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 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优质专业核心教材, 如模具制造工艺、冷冲模设 计等。(4)课件开发针对本专业课程体系开展课件开发,完成“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制造技术”、 “冲压工艺及模具制造技术”和“模具制作实训”等课程的课件开发,课件包括 电子教案、实物图片、Flash动画等内容,覆盖课程的全部教学知识点。3、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数量适当、专兼结合、优势互补”一流的 “双师型”教师队伍。首先通过严格考核,积极引进和培养高素质、高学历、“双 师素质”教师;其次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 践教学能力,逐步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