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听课评课的观察点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2.61KB
约15页
文档ID:548721388
听课评课的观察点_第1页
1/15

听课评课的观察点观察点1:学生学习角色: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状态: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者、主动建构者追求:有效观察点设置:1. 学生学习,亦从“课程”出发,以“有效”为目标;2. 观察学生,必须且能观察的包括课前“准备”和课堂“倾听”“互动”“自学”等活动,活动是否有效看“达成”;3. 前四个指标的观察均可从“行为”“程度”和“习惯”“态度”四个方 向去观察观察指标:视角观察点举例准备•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倾听•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互动•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自主•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达成 •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观察点2:教师教学角色: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状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追求:有效观察点设置:1. 课堂教学,从“课程”出发,以“有效”为目标;2. 观察课堂“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必须且能观察的包括整体“环节”安排、教学信息“呈示”、师生“对话”、学习“指导”和教学“机智”;3. 五个指标均可从有哪些“行为”(有什么)和行为“程度”(怎么样) 两个方向去观察。

观察指标:视角观察点举例环节•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呈示•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对话•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指导•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是否有效?机智•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么样?•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同班异科跟踪:一种新的观课视角舒军华不久前,英国剑桥教育集团的皇家高级注册督学AnneMunt-Davies与其他5位专家应邀到我校进行评估,在陪同Anne 听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她的观课方法--"同班异科"跟踪观课比较 独特,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观课视角。

案例再现Anne作为评估组一名督学,选择到我校七年级某班观课 第一节听的是数学课,她观察到坐在第三大组倒数第二排的A同 学上课不到5分钟,就从抽屉里拿出"playboy"(—种小型游戏机) 开始玩,而且越玩越来劲大约又过了 5分钟,A同学周围的同 学开始注意他了,不时看着A同学,眼睛里流露出羡慕和好奇的 目光而此时的数学老师正在讲台上讲得眉飞色舞,津津有味, 完全无视这一现象,A同学也乐此不疲第二节是语文课,上课伊始,A同学大概是第一节课玩累了 的缘故,开始趴在课桌上睡觉老师首先向全班同学讲明本节课 的学习目标,然后让学生先自读课文这时只见老师轻轻走下讲 台,走到A同学旁边,轻拍他的肩膀,示意他端坐起来接着老 师组织学生进行了朗读、仿读、竞赛、游戏等一系列课堂教学活 动Anne注意到在整个过程中,A同学像换了一个人似的,非常 积极投入地参与课堂活动最后,老师通过小组评价、老师的评 价让A同学感觉到了学习的快乐与成就下课前5分钟的课堂检 测抢答活动,也证明了他的学习效果是很好的Anne自己虽然 不懂汉语,但她也有一种想参加到活动中去的冲动,她觉得这位 语文老师的课堂魅力实在太具诱惑力了Anne接着还听了第三 节音乐课,依然主要聚焦于A同学。

"同班异科"跟踪观课及其特点"同班异科"跟踪观课是为了充分、准确地了解学生的课堂学 习状态、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及在学习过程中不同教师实施的教 学手段、课堂管理的策略与发挥的效能,并分析、印证多种要素 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观课者选择一个常态班,以聚焦个 别学生(点)与兼顾班里其他学生(面)相结合的形式,连续跟踪听 取该班3至4节不同教师、不同学科的课,将同一个学生在不同学 科课堂上的不同表现、不同学习效果等详细记录下来,以此为重 要的研究信息,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得出一组基于课堂事实的具 有相互关联的真实、准确的结论,以此判断教与学的效果及其成 因,并借此来指导师生有效教与学笔者认为这种跟踪观课方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综合性与客观性综合性体现在观课者通过重点观察同一个 班的同一个学生(或一个学生群体)在不同学科课堂中的不同表 现,可对比分析、准确判断不同学科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的差异、 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的差异、对学生学习效果检测与评价方法及重 视程度上的差异、对不同学生不同态度与期望值的差异,及这一 切对每个学生个体所产生的影响的差异、最终导致学生学业成就 上的差异通过这些课堂发生的真实的不同要素的对比分析,可 以对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情况及教与学的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 相互关系作出客观地综合判断,使评估结果更具说服力。

诊断性与公平性选择同一个班,可观测到在教学对象、教 学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因为其他可变因素的不同而导致的结果的 不同,关注到课堂教学行为的点点滴滴,这种基于课堂现场、基 于细致观察和对比分析所得出的诊断结论,是有理有据、公平准 确的,教学过程所反映出来的现象与数据是能很好地印证结论 的,这样的评估结果对受评学校的课堂教学实践指导有更强的针 对性同时,也能为受评学校的学生在学习上的问题,特别是对 学困生所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准确归因,为学校制定帮扶措施提 供可靠的依据和有价值的参考指向性与互补性跟踪观课策略直接指向有效课堂、有效学 习,通过对课堂事件的分析,引导受评学校、教师更清晰地认识 有效课堂的重要构件与意义,把课堂观察与课堂研究结合起来观课以后的分析更加客观本次观课后,引导教师对有效课堂教学作了如下分析与研 究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首要条件是清楚学习目标案例中 A同学由在第一节数学课上的漫不经心,转而到第二节语文课中 的积极表现,这与语文老师上课一开始就明确告诉学生本堂课的 学习目标有关动机过程模式理论认为:一个完整的动机概念包 括动机的内在需求、外在诱因和自我中介调节三个方面的因素 个体内在需求的激发与其对行为目标的认识有关,个体的内在需 要在与目标相联系的情况下,就由一种缺失性需要状态转化为唤 醒状态,形成具有一定能量和方向性的驱力。

因此,应该使学生 对其课堂学习目标有明确认识,来加强学生的内部唤醒状态,提 高学生的内在驱力水平教学内容与活动的设计要与目标一致,而且要在学生高阶认 知思维层次上来设计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在认知领域 的教育目标可分成记忆、理解、应用、分析、创造与评价六个层 次教学内容与活动的设计一定要在理解以上的层次上来设计, 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 与课堂学习活动案例中A同学能够在语文课上自始至终热情高 涨地投入课堂学习活动,是因为语文老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形式多 样,不仅与教学目标一致,而且还在A同学的最近发展区,符合 认知规律,能很好地满足他的学习需要教师对每一位学生都要有适度的期望值,以强化他们的学习 动机,调整他们的学习行为案例中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对同一 学生的不同态度而产生的不同效果印证了这一点,当A同学在课 堂上出现不当行为时,数学老师视而不见、置之不理,而语文老 师则通过多种方式,巧妙地向他传递一份关爱、鼓励与期待罗 森塔尔的教师期望效应告诉我们,当教师对学生所要达到的心 理、智力、知识、能力、行为状况有某种预先设定时,教师的这 种内在主观倾向往往反映在其外在行为上,从而给学生造成某种 特定的心理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

课堂上老师对学生课上所学内容要有当堂检测与反馈,确保 学生学习的效果案例中的语文老师使A同学在她的课堂上学有 所得,满足了3个条件,即"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得怎么样" 她的教学目标非常明确,并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她的活动设计 符合学生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她以抢答游戏的方 式进行当堂检测她以精彩的课堂实践告诉我们:课堂上老师的 作为不仅在于组织教学,还要对课上所学内容进行当堂检测与反 馈,即落实"教得怎么样",确保学生学习效果要关注课堂上的每一个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案例中 的A同学在数学课堂上的顽劣行为是一种自我放弃的表现,而他 的自暴自弃是源于数学老师"放弃他"的消极心理暗示相比之 下,语文老师则选择了积极应对,她有效关注到班里每一个学生 她的行为给了我们启示:在对待不同层次学生的问题上,老师至 少在三个方面要有所作为:一是要根据学情,分层设置教学目标 和评价标准,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二是要关爱 学困生,通过设计难度相对较小的问题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 习积极性;三是加强课堂管理,精心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 确保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收获和进步。

这种观课方式便于对同一个班的不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 平进行横向比较,这种同样教学背景下的评价是公平的、准确的 "同班异科"跟踪观课方式与大面积听课方法的结合,能优化评估 观课手段,提炼的课堂教学特色与诊断的问题更细致、更准确, 因而,据此所做的指导会更有针对性、更有价值课堂评价实用简表(崔国辉):序号指标标准等级ABCDE1目标① 编制:科学合理,明确具体(可操作、可观测、 可达成)② 落实:反映在教学内容上,贯穿于教学过程中③ 达成:实现既定目标,并有意外收获2内容① 紧扣目标,选择重点与关键确定主题;内容框架 安排合理② 围绕主题设计问题(题组或任务),体现教材二次 开发③ 容量难易适切,循序渐进、有内在逻辑关联、梯 度适宜3过程① 遵循知识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模式为“预学展示反馈”② 衔接自然,节奏耦合,浑然一体,进程顺畅4教法① 适时登场:介入(点燃、点拨、点评)让学生把 经历当成是自己的;恰当利用教学资源;③依据学 生差异,针对即时需要,分层分类施教② 主动撤离:检索(暴露的问题与精彩的生成),弄 清(深入的程度与进展的可能)5学法① 参与有广度:全员性、全程性,全方位(感官、 方式、时空)。

② 自主有强度:自立(目的、主见)自为(支。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