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附属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8718669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附属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3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附属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3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附属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3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附属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3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附属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附属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附属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制造计算机芯片的主要原料是一种常见化合物,组成该化合物

2、的元素来自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两种。该化合物的 化学式是( )ACO2BAl2O3CSiO2DFe2O32下列有关氧气的制取、收集、验满、性质的实验中错误的是()A制取B收集C验满D性质3将SO2和O2两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黑色小球表示硫原子,白色小球表示氧原子),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C反应中所涉及的物质均为化合物D反应结束时,氧气还有剩余4下列关于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省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C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不会发生改变D反应物中的氧元素,在反应后完全转移

3、到O2中5质量相同的下列四种物质,完全分解后制得氧气最多的是( )A水B过氧化氢C高锰酸钾D氯酸钾6如下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B 加热液体C 检查气密性D 称量固体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给容积为30mL,内盛15 mL液体的试管加热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量不超过12 mLC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应取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D试管、坩埚、蒸发皿等仪器都能直接加热。8镓(Ga)是灰蓝色或银白色的金属,主要用于电子工业和通讯领域,是制取各种镓化合物半导体的原料。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镓元素的部分信息及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镓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4、B镓的原子序数为31C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D镓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3个电子形成镓离子:Ga3-9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离子B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10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称量7.56gNaOHC证明CO2 密度比空气大D贮存氧气112019年10月18日在中国武汉举行的第七

5、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开幕,军运会上“水与火相交融”的主火炬塔点燃方式惊艳了世界。火炬采用的燃料是天然气,天然气无毒,且极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那么收集该气体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ABCD12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的化学性质活泼BX表示N2C氧原子的质子数是8D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1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PM10B氮气C二氧化氮D二氧化硫14一定质量的某物质充分燃烧,消耗了64g O2,同时只生成44gCO2和36gH2O,则该物质中A只含有碳元素B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只含有氢元素D含有碳、

6、氢、氧三种元素15下列物质中,不可能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是( )单质氧化物化合物混合物含氧化合物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氧气在中学化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1) 实验I中仪器的名称为_,现象为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_色固体。(2)实验为电解水制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气体a在电源的_(填“正”或“负”)极端产生。(3)实验三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在瓶内加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接下来的实验步骤依次为_(填序号),最后打开弹簧夹。冷却到室温 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

7、(8分)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目前市场上的补铁药剂很多,如图是某种品牌的补铁药品的部分说明书。请回答下列问题:(1)FeSO4中Fe、S、O元素的质量比为_。(2)_ m gFeSO4可补充铁元素2.8 m g。(3)若每粒补铁药剂的质量为100 m g,则该补铁药剂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18(8分)2018年2月9日,歼-20开始列装空军作战部队,它是一款具备高隐身性、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的隐形第五代战斗机。其隐身材料是目前最新的纳米高分子复合材料,芳纶是一种可做此材料的新型高科技特种纤维,可由间苯二甲酰氯和间苯二胺缩聚而成。其中,间苯二胺的化学式是C6H8N2,试回答:间苯二胺由_种元

8、素组成。间苯二胺分子中,N、H两种原子的个数之比为_(填最简整数比)。间苯二胺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填最简整数比)。间苯二胺中,所含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工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物质。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1)如图一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检验b试管中气体的操作方法和现象是_。(2)如图二分别是水蒸气液化,水通电分解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变化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图表示的化学方程式为_;从微观角度解释图、图的本质区别是_;

9、由图、图可得到: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_,可能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_。(3)“生命吸管”可直接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主要处理步骤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相似,如图三所示:(离子交换树脂的主要作用是去除重金属离子、软化水质)“生命吸管”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填字母,下同),超滤膜的作用是_A去除有害菌和部分病毒 B吸附杂质 C除去较大的不溶性杂质若无生命吸管,取用河水时,要降低水的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生活中常采取_方法。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填序号)。A严格监管化肥和农药的使用B积极探索污水处理的新技术C不间断地放水洗衣服D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

10、C【解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其次是硅元素;故制造计算机芯片的主要原料的化合物是由硅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C符合题意。A、B、D中均不含硅元素,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2、D【解析】A、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可用此发生装置,选项A正确; B、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且导管伸入到集气瓶底部,选项B正确; C、验满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选项C正确; D、铁丝燃烧实验应在瓶底放一些水或沙子,防止燃烧后的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而图示没采取这些措施,选项D错误。故选D。3、C【解析】由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数目关系是:A、由

11、上图可知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为化合反应,故A正确;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故B正确;C、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反应中涉及的物质有单质氧气,故C错误;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结束时,氧气还有剩余,故D正确。故选:C。4、B【解析】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故A错误;B、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故B正确;C、反应前的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反应后水中的氧元素显-2价,氧气中的氧元素显0价,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C错误;D、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后中一部分氧元素,在反应后转移到O2中,一部分转

12、移到水中,故D错误。故选B。5、A【解析】根据所给物质写出这4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按O2的化学计量数为1进行配平;计算每种物质与O2的质量比,然后比较得出答案。根据; 可知;生成32克的O2所需4种物质的质量分别为:36g 、68g、316g、81.7g,所以相同质量的这4种物质生成O2最多的是水,得到氧气最少的是高锰酸钾。故选A。【点睛】解答该题的方法是很多种的,较简单的方法是 “归一法”,即假定某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1”,或假定每种物质各1g,写出化学方程式,便可计算比较出结果。6、C【解析】A、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标签朝向手心,瓶塞倒放,错误;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不

13、能超过试管容积的,错误;C、用手握住试管的外壁,观察放入水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正确;D、用天平称量药品,药品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错误。故选C。7、D【解析】A、试管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防止沸腾后液体飞溅,选项错误;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应取不超过试管容积的,选项错误;C、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量取不超过,防止药品的浪费,选项错误;D、试管、坩埚、蒸发皿等仪器都能直接加热,选项正确。故本题选D。8、D【解析】A、由元素名称可知镓元素属于金属元素,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元素周期表信息可知镓的原子序数为31,B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元素周期

14、表信息可知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镓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3个电子形成镓离子:,D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9、D【解析】A、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都是离子,例如氦原子,故推理错误;B、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例如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组成的物质就属于混合物,故推理错误;C、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氯酸钾含有氧元素不是氧化物,故推理错误;D、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故推理正确。故选D。10、C【解析】A、往试管内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试管要略微倾斜,瓶口紧挨着试管口倾倒,避免液体溅出,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氢氧化钠固体有强烈的腐蚀性要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不能放在纸上称量,天平只能准确到0.1g,不能准确称量出7.56g氢氧化钠,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了CO2密度比空气的大,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