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1].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8715378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1].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永平一中 马亚娟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苏轼的生平和写作背景:了解本词内容,学习本文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学习精炼、生动的语言,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2.过程与方法:学生自读、听读、齐读等多种方式朗读本词。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理解词的大意,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索,掌握并学习烘托和映衬的表达技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体会作者豪放旷达的人生态度。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本文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学习精炼

2、、生动的语言,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教学难点:感受苏轼的豪放词风,体会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体会作者豪放旷达的人生态度。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请同学们猜测,这里的作者是谁。是的,通过尾联我们可以揭晓作者是苏轼。(二)介绍苏轼及写作背景1、苏轼的情况简介(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文学家,书画家。思想:苏轼思想较复杂,虽以儒家思想为主,但老庄哲学和佛家思想也很浓厚。旷世奇才 散文:“欧苏”, 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歌:“苏黄” 词:“苏辛” 书法:

3、 “宋四家” 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2、写作背景:宋神宗元丰三年(1079),苏轼因写诗讽刺新法(即历史上的“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五年,苏轼已十七岁,他游览了黄州赤壁(又名赤鼻矶),由此联想到三国鏖战的古战场赤壁,借古代英雄周瑜之少年有为,感叹事业无成,时不我待。(三)看题目1、念奴娇 词牌名 念奴是唐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女,音调高亢悦耳,据说唐玄宗很喜欢听她演唱。因念奴音色绝妙,后人用其名为词调。这个词牌是为了纪念她而创立的。2、赤壁 标题,蕴含写作内容3、怀古 题材 咏史怀古,借对史事的评论,对古迹的观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四)看内容 初读课文整体感

4、知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字词羽扇纶巾( ) 樯橹( ) 公瑾( )酹( )2.翻译下列重点字词。风流: 故垒: 雄姿英发: 华发: 多情: 羽扇纶巾: 樯橹: 酹:3、听音频,跟读(朗读者濮存晰朗诵)读出感情和节奏4、初读课文借助注释,疏通大意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简短概括本词的大意。整理:观眼前景 思历史人事抒一己之思(五)看内容 分组讨论1、词中哪几句点出了古迹古人及古事? 讨论后的结果: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地点:故垒赤壁 时间:三国 人物 :周郎事件:赤壁之战“人道是”是什么意思?明确:苏轼借他人之口,表明此非赤壁古战场。正如清代朱日浚所说“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

5、”回顾历史事件:赤壁之战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统一北方后,率二十余万大军南下决定一举统一。孙权和刘备联军五万人在赤壁相拒。周瑜利用曹军远来疲惫、不习水战等弱点,用火攻击败曹操水师,随后水陆并进,大破曹兵。战后,孙权稳固了对江东的统治,刘备则据荆州和益州,初步奠定曹、孙、刘三方鼎立的局面。2、词中哪些句子体现了苏词豪放的特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字词特点修辞角度基调乱 穿高峭险怪夸张形气势磅礴雄奇壮美惊 拍汹涌澎湃拟人声卷 雪狂澜奔腾比喻色特点:豪放 印证了江山如画一句。3、苏轼回忆了哪一位历史人物?找出原句并概括该人物形象。遥想公瑾当年

6、,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小乔初嫁了年轻得意雄姿英发人才辈出羽扇纶巾风流潇洒谈笑间指挥若定樯橹灰飞烟灭从容破敌总结周瑜形象:风流儒将、英雄周瑜讨论:“一时多少豪杰”,为什么只写周瑜?是将作者和周瑜进行比较。人物周瑜苏轼年龄3447生活状况小乔初嫁了屡遭不幸外表英俊儒雅早生华发职位东吴都督团练副使功业功成名就功业未就总结:周瑜: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 对比苏轼:黄州、惠州、儋州,州州失意抒发了对英雄的仰慕及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壮志难酬的感慨。五、情感把握抒一己之思的句子: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情感揣摩:1、自嘲自伤:人生苦短

7、功业未就 壮志难酬2、旷达:洒酒入江,以酒祭月,希望万古愁怀随江而去六、小结词人中年因“乌台诗案”贬官黄州时,作此诗。词上阙绘长江,咏赤壁;下阙怀周瑜,伤己身。全词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意境壮阔,气魄宏大,格调雄浑,最能代表苏轼豪放词风格。七、析手法请学生们就全词内容分析本次的艺术手法明确:烘托 作者在看到赤壁雄奇壮阔的景观时,想到了英雄周瑜。反衬 下片用咒语周瑜的形象来反衬此人自身虚实结合 从观看眼前景想到历史人事借古抒怀 借用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八、拓展延伸读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分析该词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传达的思想的相通之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

8、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九、作业布置背诵全词,完成优佳学案相关练习。十、课后反思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个名篇,诗歌内容并不难理解,而对于作者苏轼,不管是我本人还是学生都是十分熟悉的,因此在上这篇课文前我是信心满满,相信我与学生之间定能有个天衣无缝的美妙配合但真正上下来,我不得不承认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现针对这篇课文的上课情况做如下总结:1、整首词我重点把握“读”,先读通顺,再读出情感和节奏,是学生更好地创设学习情境。2、在课堂导入时,引用音乐来导入课文,让学生的思绪任意驰骋在古战场那种壮阔豪迈当中,使得学生一开始就走入了课文的情境中。上课时有激情,有自信,能够以学生为主体,贯彻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让学生分小组讨论问题。3、在课文的结尾能够拓展迁移到现实生活当中,学生面对挫折困难时应该怎么做,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面对困难保持乐观通达的精神。4、在教学设计环节,安排学生“读”的时候,缺少范读。应该利用多媒体来播发朗读或者由老师指导朗读。5、课堂的时间驾驭有些赶,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不到位,没有和学生很好的交流,导致课堂师生略显得不够融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