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古诗文练习题——蒋锐敏.docx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8715217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古诗文练习题——蒋锐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二古诗文练习题——蒋锐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二古诗文练习题——蒋锐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二古诗文练习题——蒋锐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二古诗文练习题——蒋锐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古诗文练习题——蒋锐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古诗文练习题——蒋锐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度高二级语文古诗文练习题班级 姓名 学号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共22分)廖永忠,楚国公永安弟也。从永安迎太祖于巢湖,年最少。太祖曰:“汝亦欲富贵乎?”永忠曰:“获事明主,扫除寇乱,垂名竹帛,是所愿耳。”太祖嘉焉。廖永忠是楚国公廖永安的弟弟。他跟随廖永安在巢湖迎接太祖,是一行人中年龄最小的。太祖说:“你也想取得富贵吗?”廖永忠说:“能够侍奉圣明的君主,扫除外患和内乱,在史书上留传姓名,这是我的愿望。”太祖称赞了他。陈友谅犯龙江,忠大呼突阵,诸军从其后,大败之。从攻江州,州城守备甚固。永忠度城高下,造桥于船尾,以船乘风倒行,桥傅于城,遂克之。陈友谅进犯龙江,廖

2、永忠大声呐喊着冲击敌阵,各路人马跟在他后面,大败陈友谅的军队。他跟随太祖进攻江州,江州城守卫防备十分牢固。廖永忠估计了城墙的高度,在战船的尾部造了一座桥,让船尾朝前,乘风前进,把船尾的桥附着在城墙上,于是攻克了江州。从下南昌,战鄱阳湖。永忠乘飞舸追且射,汉卒多死伤。明日,复与俞通海等以七舟载苇获,乘风纵火,焚敌楼船数百。又以六舟深入搏战,复旋绕而出,敌惊为神。又邀击之泾江口,友谅死。还京,太祖以漆牌书“功超群将,智迈雄师”八字赐之。从徐达取淮东,张士诚遣舟师薄海安,太祖令永忠还兵水寨御之,达遂克淮东诸郡。廖永忠跟随太祖攻克南昌,在鄱阳湖与陈友谅决战。廖永忠乘坐快船一边追击一边射箭,陈友谅的士兵

3、死伤很多。第二天,廖永忠又与俞通海等人用七条船载着芦荻,趁着大风放火,烧毁敌军几百艘大船。又率领六条船深入敌阵搏杀,再冲杀一圈出来,敌军惊呼他为神人。廖永忠又在泾江口拦击陈友谅,陈友谅战死。回到京城,太祖用漆牌写了“功超群将,智迈雄师”八个字赐给廖永忠。廖永忠跟随徐达攻取淮东,张士诚派遣水军迫近海安,太祖命令廖永忠把军队撤回到水寨里抵御他们,徐达于是攻取了淮东各郡。寻充征南副将军,帅舟师自海道会汤和,略定闽中诸郡。寻拜征南将军,由海道取广东。永忠先发书谕元左丞何真,晓譬利害,真即奉表请降。至广州,擒海寇邵宗愚,数其残暴斩之。永忠善抚绥,民怀其惠,为之立祠。明年九月还京师,帝命太子帅百官迎劳于龙

4、江。不久,廖永忠担任征南副将军,率领水军从海路与汤和会合,攻克平定了闽中各郡。不久,他被任命为征南将军,从海路进攻广东。廖永忠先送了一封信告知元朝左丞相何真,用利害关系开导他,何真就呈上表章请求归降。廖永忠到了广州以后,抓住海盗邵宗愚,列举了他的暴行后斩了他。廖永忠善于安抚百姓,老百姓怀念他的恩德,替他建了一座祠。第二年九月廖永忠回到京城,太祖命令太子率领百官在龙江迎接慰劳他。明年,以征西副将军从汤和帅舟师伐蜀。蜀人设铁锁桥,横据关口,舟不得进。永忠密遣数百人舁小舟逾山渡关,出其上流。度已至,帅精锐出墨叶渡,分两军攻其水陆寨。黎明,蜀人始觉。永忠会将士舁舟出江者,上下夹攻,大破之。明日,和始至

5、,乃与和分道进,期会于重庆。永忠帅舟师直捣重庆,次铜锣峡。蜀主明升请降,永忠以和未至辞。俟和至,乃受降。帝制平蜀文旌其功。第二年,廖永忠凭征西副将军的身份跟随汤和率领水军讨伐蜀地。蜀军设立了铁锁桥,拦截在关口,战船不能前进。廖永忠秘密派遣几百人抬着小船翻过山地渡过关口,到了蜀军的上游。廖永忠估计他们已经到达,就率领精锐的士卒从墨叶渡出发,将部队分为两支攻打蜀军的水寨和陆寨。天快亮的时候,蜀军才发觉。廖永忠与抬着小舟到上游出击的将士会合,上下夹攻,大败蜀军。第二天,汤和才到达,于是与汤和分道进军,约定在重庆会合。廖永忠率领水军直捣重庆,部队驻扎在铜锣峡。蜀主明升请求归降,廖永忠因为汤和还没有到达

6、,没有接受投降。等汤和到了以后,才接受明升的投降。太祖写了平蜀文表彰他的功劳。初,韩林儿在滁州,太祖遣永忠迎归应天,至瓜步覆其舟死,帝以咎永忠。及大封功臣,谕诸将曰:“永忠使所善儒生窥朕意,徼封爵,故止封侯而不公。”及杨宪为相,永忠与相比。宪诛,永忠以功大得免。八年三月坐僭用龙凤诸不法事,赐死,年五十三。当初,韩林儿在滁州的时候,太祖派遣廖永忠将他接回应天,到瓜步的时候船翻了,韩林儿淹死了,太祖因为这件事而责备廖永忠。等到大封功臣的时候,太祖告诉各位将军说:“廖永忠指使跟他要好的读书人窥测我的心意,要求给自己封爵,所以只封为侯爵而没有封为公爵。”等到杨宪做丞相的时候,廖永忠跟他关系亲近。杨宪被

7、杀时,廖永忠因为功劳大而得以免死。洪武八年三月,廖永忠因为犯了冒用龙凤图案等罪被赐死,终年五十三岁。(选自明史廖永忠传,有删节)【注】邀击:拦击,截击。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 (3分)A张士诚遣舟师薄海安 薄:迫近 B数其残暴斩之 数:列举C次铜锣峡 次:停留 D永忠与相比 比:匹敌【亲近。】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 (3分)A桥傅于城,遂克之 在,介词 帝命太子帅百官迎劳于龙江B复与俞通海等以七舟载苇荻 用,介词 以征西副将军从汤和帅舟师伐蜀凭借身份,介词C复旋绕而出 表修饰,连词 故止封侯而不公子 表转折(一说并列),连

8、词D民怀其惠,为之立祠 替、给,介词 及杨宪为相 做,动词3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具体表现廖永忠用兵有智谋的一组是( C )(3分)忠大呼突阵,诸军从其后 写廖永忠作战勇敢造桥于船尾,以船乘风倒行乘风纵火,焚敌楼船数百 帅舟师自海道会汤和,略定闽中诸郡 写廖永忠的战功密遣数百人舁小舟逾山渡关,出其上流 永忠以和未至辞 写廖永忠不与主将争功,表现他的谦让A B C D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D ) (3分)A廖永忠是楚国公廖永安的弟弟,曾跟随兄长在巢湖迎接明太祖;当时他年纪轻轻就建立了很大的功勋,受到明太祖的称赞。 廖永忠是因为年纪轻轻就有远大的志向受到明太祖的称赞,

9、当时还没有建立很大的功勋B廖永忠战功卓著,曾经击败陈友谅,抵御张士诚,擒杀了海盗邵宗愚;每次回到京都以后,都受到了明太祖的接见和嘉奖。廖永忠不是每次回到京都后,都受到明太祖的接见C因为跟随汤和平定淮东、闽中、广东和四川等地,廖永忠官职屡次升迁;每到一地,他都善于安抚百姓,深得百姓的爱戴。廖永忠跟随徐达平定淮东,中途被太祖召回抵御张士诚,最终平定淮东的是徐达D太祖认为廖永忠指使一些读书人窥测圣意,要求给自己封爵,所以对他不满;后来廖永忠犯了僭越使用龙凤图案等罪被赐死。5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1)获事明主,扫除寇乱,垂名竹帛,是所愿耳。(3分)能够侍奉圣明的君主,扫除外患和内乱,在

10、史书上留传姓名,这是我的愿望。3分。事:侍奉;1分。垂:流传;1分。全句大意翻译正确,1分。(2)永忠先发书谕元左丞何真,晓譬利害,真即奉表请降。(4分)廖永忠先送了一封信告知元朝左丞相何真,用利害关系开导他,何真就呈上表章请求归降。4分。谕:告知;1分。晓譬:开导;1分。奉:献上,呈上。1分。全句大意翻译正确,1分。(3)至瓜步覆其舟死,帝以咎永忠。(3分)到瓜步的时候船翻了,韩林儿淹死了,太祖因为这件事而责备廖永忠。3分。补充出“死”的主语;1分。咎:责备;1分。全句大意翻译正确,1分。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共22分)自戒郑思肖有行,至贫至贱可以进之;无行,至富至贵不可亲之

11、。何也?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不敢一毫越理犯分,恣其所行,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忠孝仁义,睦于家,蔼于乡,不以害遗于人,断无后殃。无行之人,谲佞残妒,塞于胸间,心目所至,悉犯于理,贪涎满吻,并包之心炽然,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虽死且有谋,余孽犹毒于人,必难终以福。匹夫有行,保身、保家、保子孙,遗善为闾里传;卿相无行,亡身、亡家、亡国、亡天下,遗臭为后世笑。敢断之曰:无行之卿相,不若有行之匹夫。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然我或有一于此,人将拒我,如之何得若是之人而交之耶?其惧人之拒我也,莫若以所以拒于人者反拒乎吾身,庶乎可矣。妄以言议人,则几于小人;能自检

12、其身,则不失为君子。终身其行斯言乎!我少也昧,惟由我父所行之涂行焉,凛凛然或恐悖之,玷于父母,愿必进于道,期为君子之归,故书以自戒。 为什么呢?有行之人,寂然不动时,武道为纲,文理为纪,内敛于制度文件中,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篡改一个字,谓之“纲纪森然”;君子儒,一旦行动起来,动皆法度,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恣其所行,且不敢一毫越理犯分)。这种君子,超越世俗的贫富观,无功不受禄是这类人的操守,君子儒,怎么会妄谋国家大事!君子儒,以“忠孝仁义”为本,有利于国家,爱惜其家族在故乡的好名声,这类人做事严密,能为国家培根固本,不遗后患。无行之人,心胸间充满诡异、献媚、凶残、嫉贤妒能之戾气;一心一

13、意想的是,巧言令色犯奸坐科之事,贪婪的口水都流到嘴外了,诡异、献媚、凶残、嫉贤妒能之心,犹如炽烈的火焰,经久不息。如果这种人得势,国本都会被其劫空。这种人,为争权夺利,有勇有谋;这种人在位,即使被铲除,其政治影响,难以收回,不慎用了这样的小人儒,必有余殃于社稷。匹夫有行,保身、保家、保子孙,以其美名在故乡广为流传为荣;卿相无行,亡身、亡家、亡国、亡天下,以“遗臭为后世笑”为荣。简单判断:无行之卿相,不若有行之匹夫。得有行匹夫而交之,不仅无损朝廷名声,实在有利于向世人昭示朝廷之英明。我担心的是,这样的人,或许不臣、不仕、不奉诏,怎么让这些德智俱佳的君子,能为我朝所用?与其怕别人拒我,不如找出德智

14、君子为什么拒绝我的根本所在,明白这个理,就可以找到具体措施了。随所有人都执怀疑之心,德之弃也,这样的执政思想,跟小人没有区别;能自检有否有失德的言行,则不失君子风范。我要终身信守孔子儒行中的这些精要之处!年轻时,我不太明白这些道理。是我父亲的高风亮节,感染了我,我经常警醒自己,唯恐违背父母的教诲给父母脸上抹黑。但愿我能以此立志,学圣人之道,成为一个真君子,书以自戒。(选自郑思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A.不敢一毫越理犯分 分:本分 B.谲佞残妒,塞于胸间 谲:诡诈C.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 劫:劫持 D.期为君子之归 期:希望

15、【解析】“劫”在此解释为劫持,显然是错误的,运用代入法即可选出来,这里应该是“抢夺、强取”,如荆轲刺秦王“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D )(3分)A.遗善为闾里传表被动为仲卿母所遣B.其惧人之拒我也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C.妄以言议人,则几于小人介词,“用、拿”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D.终身其行斯言乎表反问的语气词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代词,可译为“它们”【解析】A项两个“为”均,B项两个“之”均为,C项两个“以”均作,D项第一个“其”,第二个“其”。3.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A.“有行之人”忠孝仁义,修身正己,为人称道,无论其贫贱富贵,都可结交亲近。B.作者为人行事紧随父亲足迹,唯恐有所背离,表现了他对父亲的景仰和敬畏之心。C.在写法上,文章将“有行之人”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