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教案苏教.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8704903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数学教案苏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五年级数学教案苏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五年级数学教案苏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五年级数学教案苏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五年级数学教案苏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数学教案苏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教案苏教.doc(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数学教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案苏教版 【篇一: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全新全册 )1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教学内容:1、认识负数:教材第 1 - 6 页例 1 - 例 4 以及练习一2、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 第 10 - 11 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 0,负数都小于 0。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联系。3、情感与态度: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初步体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后面学习多边形面积的

2、计算做些准备。教学重点:正数、负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课时安排: 3 课时第一课时:认识负数(一)教学内容:认识负数( p1-3 练习一 1-5 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2、过程与方法: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情感与态度: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 学具准备:一张联系纸、一个信封、温度计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

3、:老师说一句话,学生说相反的话。一、 教学例 11、情境引入。电脑播放天气预报片头师:老师收集了某天四个城市的最低温度资料,并用温度计显示。2、教学用正负数和 0 表示几个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出示图片:香港 19 摄氏度师:那一天香港的最低气温是多少度?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老师介绍温度计的看法。出示图片:上海 3 摄氏度师:上海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出示图片:南京 0 摄氏度师:南京呢?和上海比,南京的气温怎样?出示图片:北京零下 3 摄氏度师:和上海比,北京的气温怎么样?同时出示上海、南京、北京三地的气温图片。师:上海和北京的气温一样吗?师:在数学上怎样区分零上 3 摄氏度和零下 3 摄氏

4、度的呢?3、介绍正负数的读写法。师:规定零上 3 摄氏度记作 +3 摄氏度或 3 摄氏度,规定零下 3 摄氏度记作 -3 摄氏度。教学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法 师:+3 读作正三,再写的时候,只要在 3 前面加一个 +-正号, +3也可以写成 3。 -3 读作负三,书写时,只要先写 -负号,再写 3。 (教师板书)师:现在,我们可以说那一天上海的气温是 +3,北京的气温是 -34、练一练(1)选择合适的数表示各地的气温师:你还会用这样的方法来记录温度吗?师:看屏幕上的温度计,选择适当的卡片举起来。(卡片上分别写有 +12 、-12、30、+30 、-30)哈尔滨:零下 12 摄氏度,漠河:零下 30

5、 摄氏度,海口:零上 30摄氏度对于海口学生有两种不同的选择: +30 和 30师:对于这两种选择你有什么看法?(2)小小气象记录员师:我们一起来当气象记录员,一边听天气预报,一边记录气温。课件演示:赤道零上 40 摄氏度,北极零下 26 摄氏度,南极零下40 摄氏度二、 感知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1、认识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师:从上面的资料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地区有温差,在我国同一地区同一天也有很大的温差。出示教科书上的你知道吗师:新疆吐鲁番是我国还把最低的地区 ,你知道它的海拔高度是多少 ?出示海拔高度图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以海平面为标准,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师

6、: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小结:用正负数还可以区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2、练一练(1)用正数或者负数表示下面各地的海拔高度。(出示海拔高度图)中国最大的咸水湖 -青海湖的海拔高度高于海平面 3193 千米。世界最低最咸的湖 -死海低于海平面 400 米。世界海拔高度最低的国家 -马尔代夫比海平面高 1 米。(2)说说下面的海拔高度是高于海平面还是低于海平面?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水面的海拔高度是 -28 米。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最深处海拔 -11034 米三、描述正数和负数的意义出示: +3,-3,40,-12,-400 ,-155 ,

7、+8848师:你能将这些数分分类吗?按什么分?分成几类?小组讨论。师:象 +3,40,+8848 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 -3,-12,-400 ,-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师:从温度计上观察, 0 摄氏度以上的数都是正数, 0 摄氏度以下的数都是负数。海平面以上的数都是正数,海平面以下的数都是负数。师:0 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 0。 练一练:1、先读一读,再把数填入适当的框内。 -5,+26 ,9,-40,-120 ,+203正数:负数:2、每人写出 5 个正数和 5 个负数。读出所写的数,并判断写的是否正确。3、出示你知道吗? -中国是最早使

8、用负数的国家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四、寻找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师:在生活中,在哪里见到过负数?学生说出存折,电梯面板等等,并要求说明这些负数的意思练习一 4选择合适的温度连一连冰箱中的鱼 10水中的鱼 70 烧好的鱼 -10 练习一 5你知道下面的温度吗?水沸腾的温度 水结冰的温度 月球表面的温度出示: +8,-5结合今天学习的内容,说说这两个数表示的意思吗?五、全课总结:师:像零摄氏度以上与零摄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存入和取出,比赛的得分和失分,股价的上涨和下跌等等都是由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有关负数在生活中应用的资料,

9、下节课来交流。第二课时:认识负数(二)教学内容:1、认识负数 二 ( p3-5 ) 2、练习一 6-10 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以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等现实的情境中应用负数,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教学难点:体会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教学具准备:教学挂图、温度计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读一读,分一分。 +3000 +4200 -1800+2700-900+3700 正数:负数:二、教学例 31、情境引入。师:老师收集了新光服

10、装店今年上半年每月的盈亏情况,列出统计图。月份 一二 三 四五六盈亏(元) +3000+4200 -1800 +2700 -900 +37002、教学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盈亏情况的具体意义。师: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表中哪几个月盈利?哪几个月亏损?从表中你还能知道些什么?3、试一试根据新光服装店去年下半年的盈亏情况,填写下表。【篇二:最新苏教版数学五下全册教案】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第一单元 简易方程课题:方程的意义 第 1 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通过情境图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征。2、通过观察和比较,引导理解方程的意义。3、引导体会式子、等式、方程之间的逻辑关系,

11、加深对方程含义的理解。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教学难点:弄清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总第 1 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谈话导入:同学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仪器 ?(黑板上简易画出) 学生:天平。2、问:同学们知道天平有什么用处吗?学生:称重 .二、自主探索(一)教学例 11、出示如图所示的情景,说一说图中画的是什么?从图中能知道什么?2、问: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3、学生独自写一写。4、交流: 5050=1005、说明:像这样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左边是 5050,右边是100。(板书:等式)6、学生自己写出一些等式,并在班级里交流。(二)教学例 21、要求学生用

12、“式子 ”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2、学生独立填写。3、交流。4、说明:这些式子中的 “x”都是未知数。5、问:怎样利用天平图来判断数量的相等和不相等?6、天平哪一边下垂,说明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多;反之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就少。7、追问:哪些是等式?与例 1 中的等式有什么不同?8、都含有未知数。9、指出:像 x50=150 ,2x=200 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10、小组讨论: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11、交流:(1)方程也是等式,是一类特殊的等式;(2)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如 5050=100 。(三)完成 “练一练 ”1、第一题(1)问: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2)指名说一说判断的理由

13、。2、第二题(1)读题后独立完成:将算式中的未知数改写成字母。(2)全班交流。(3)指出:可以用字母 “x”表示未知数,也可以用字母 “y”或“其它字母”表示未知数。三、巩固练习“练习一 ”第 1 题:根据线段图列方程。(1)看线段图列方程。(2)交流,说说想法。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方程的意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课题: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 第 2 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 “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会用等式的这一性质解简单的方程。2、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

14、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3、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就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教学难点:能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总第 2 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什么是方程?2、指名口答。3、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8-x=320+30=505+x9y-16=544、指名口答,并说说为什么?二、教学新授(一)教学例 31、我们已经认识了等式和方程。今天这节课,将继续学习与等式、方程有关的知识。2、出示例 3 第一幅图(黑板上画)。(1)问:怎样在天平两边增加砝码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2)学生讨论。(3)交流:左右两边都加上 10 克的砝码;左右两边都加上同样重的砝码,比如 a。(4)你能写出等式表示现在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吗?(板书: 5010=50 10 50 a=50 a)3、启发:比较这两幅天平图和相应的两个等式,想一想,第二个等式与第一个等式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生:第二个等式中的 a 可表示任何数。相同的地方是左右增加的一样多,等式仍然成立。4、观察下图,先填一填,再说说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