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中考复习:压强专题(C)-【较难-】.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8703453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中考复习:压强专题(C)-【较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完整word版)中考复习:压强专题(C)-【较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完整word版)中考复习:压强专题(C)-【较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完整word版)中考复习:压强专题(C)-【较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中考复习:压强专题(C)-【较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中考复习:压强专题(C)-【较难-】.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压强专题练习1. 甲、乙、丙三个质量相同的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P甲P乙P丙,若分别在三个正方体上表面中央,施加一个小于它们重力的竖直向上的力, 使三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则力F甲、F乙、F丙的小于大小关系是 ( )A一定是F甲F乙F乙F丙。 D可能是F甲=F乙=F丙。2.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如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B如甲、乙密度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C如甲、乙质

2、星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D如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3.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部分的体积后,剩余部分甲对地面的压强大。B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部分的厚度后,剩余部分甲对地面的压强大。C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部分的质量后,剩余部分甲对地面的压强大。D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部分的体积后,剩余部分甲对地面的压强大。HSSABhh4. 如图所示,两个形状不同的容器A和B,底面积都是S,装有 相同深度H的同种液体,置于水平桌面上。当环境温度下降,使得液体体积

3、减小,关于液体对甲和乙两容器底的压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的压强仍相等 B.甲比乙的压强大C.甲比乙的压强小 D.条件不足无法确5. 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水和酒精(水酒精) ,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一定能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的方法是( )A.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B.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C.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D.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甲乙AB6.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的液体A和B,已知甲容器内液体的质量小于乙容器内液体的质量。下列措施中,有可能使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

4、部的压强相等的是(无液体溢出)()A 分别倒入相同质量的液体A、B。B 分别倒入相同体积的液体A、B。C 分别抽出相同质量的液体A、B。D 分别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A、B。7. 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瓶子置于水平桌面上,甲装水,乙装等质量的盐水,且液面均超过aa面,但均未溢出,如图所示两瓶底部受到的压强p甲与p乙的关系为( ) A. p甲 p乙 B. p甲 p乙 C.p甲 = p乙 D.无法比较8. 如图所示的管子,下端用一薄片盖住后浸入水中,薄片因水的压力而不落下若向管中注入100g水后,恰能使薄片脱落下列几种做法能使薄片不脱落的是( )A.轻轻注入100g酒精 B.轻轻注入100g食盐水 C.

5、在薄片上轻轻放上一个100g砝码 D.以上三种方法都不行9. 活塞式抽水机模型,如图所示,当活塞不断上升时,拉力F的大小及水对活塞的压强p将( )A.F先增大后不变,p不变B.F先减小后增大,p先减小后不变C.F先增大后不变,p先减小后不变D.F、p都不断增大AB(a)(b)10. 如图a所示气缸中上下活塞横截面积SASB,两活塞间用细杆相连。气缸内密闭一定量的气体。现将整个装置顺时针方向旋转90,如图b所示,则活塞相对原位置 ( )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不动D由于内外气体压强大小不知,以上情况都有可能11. 三个立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1:2:3,它们的密度之比3:2:1,则这个三立方体对

6、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是_12. 如图甲所示,杯中盛有密度分别为1和2的两层均匀液体,且l2,经过一段时间后变成了密度为的混合液体,如图乙所示设液体总体积不变,则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如何变化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3. 如图7所示,A、B两立方体叠置在一起放于水平桌面上,A的密度为A,B的密度为B,若它们的边长比为LA:LB=1:1,A对B的压强与B对桌面的压强之比pA:pB=2:3,则A:B=_。若不断地缩小A立方体的体积,但始终保持A的形状为立方体,使A、B两立方体的边长LA:LB的比值由1:1逐渐变为1:2,则压强PA:PB的比值变化情况为_(提示:通过计算分析后写出变化情况)。1

7、4. 现有20个质量均匀分布的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L、2L、3L、19L、20L。将边长为20L的正方形放在水平地面上,然后将边长为19L的正方形放在边长为20L的正方形上表面的中央。依此方法,放置余下的所有正方形体。若在任意接触面上的压强均相等,且最上面边长为L的正方形的密度为,则这20个正方形中密度最小的正方形的密度等于_,边长为10L的正方形的密度为_。15. 水平桌面上有一叠圆形的金属片,如图所示,最下面的一块的物重G, 面积为S,它相邻的上面一块金属片物重G/2,面积为S/2,依次类推,金属块的物重和面积逐渐减半,一直叠下去,则每个金属片上表面所受压强之比p1:p2:p3=

8、 ,桌面所受压强为 。16. 如图所示,一个足够长、粗细均匀的u形管先在A管中注入密度为A的液体,再往B管中注入密度为B的液体,当两管中的液面高度差为L/2时(L为B液体的液柱长度),管内液体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再往A管中注入液体C,已知C=1/2B,欲使液体平衡时两管的液面恰好相平,应该注入液体C的液柱长度为_17. 血管变细是“高血压”病的诱因之一。为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可做一些简化和假设:设血液通过一定长度血管时受到的阻力f与血液流速v成正比,即f=kv (其中k与血管粗细无关),为维持血液匀速流动,在这血管两端需要有一定的压强差。设血管内径为d1时所需的压强差为p,若血管内径减为d2时,为了

9、维持在相同时间内流过同样多的血液,此时血液的流速是原来的_倍;血管两端的压强差必须变为原来的_倍。18. 如图所示,有一圆柱形容器和一足够长的圆柱形金属块,其横截面积S容:S柱=3:1,容器中盛有水,金属块吊在一根细线下,现将金属块慢慢放入水中,则圆柱形金属块浸入水中深度为15厘米的过程中,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大_帕。若绳子从金属块底刚好接触水面到向下放15厘米,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大_帕。19. 用长度相同、直径分别为d和d2d的输油管输送石油,如果泵站保证两管管端的压强差始终不变,且液体匀速流动,流动时所受阻力与速度成正比,问一昼夜后者所输送的石油是前者的多少倍?20. 如图所示的连通

10、器,粗管截面积为16厘米2,半径是细管半径的2倍,横管长10厘米,粗细与细管一样。先把024升水银注入连通器内,然后在细管一端灌水。问:灌多少毫升水可以灌满?如果改在由粗管一端灌水,则需多少毫升可以把粗管灌满?S1S1S2S221. 如图所示,两个密闭容器中均装满液体。容器中的大活塞面积为S2,小活塞的面积为S1,且S1:S2=1:5。左边容器的大活塞与右边容器小活塞固定在一起。若在左边容器小活塞S1上加100牛的压力,那么需在右边容器大活塞S2上加多大的压力才能使整个装置平衡。22让液体在管道中流动,液体可以看作是由片液层组成的,各片液层之间存在着摩擦,产生液体内部的阻力,这就是液体的粘滞性

11、。小王用长度相同的细管来研究液体的粘滞性,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实验测得1 s内通过细管的液体体积如下:(1)在小王用油做的实验中,若细管的半径是3 mm,1 s内通过细管的油的体积是40.5 mm3,则细管两端的压强差是多少?(2)由于液体的粘滞性,使得在流体中运动的物体要受到流体阻力,在一般 情况下,半径为R的小球以速度v运动时,所受的液体阻力可用公式f6phRv表示。一个密度为r、半径为R的小球,在密度为r0、粘滞系数为h的液体中由静止自由下落时的v-t图像如图所示,请推导出速度vr的数学表达式。实验序号液体种类细管半径/mm细管两端压强差通过细管的液体体积/mm31水1P1002油1

12、P23水2P16004油2P325水3P81006水12P2007水13P30023. 一连通器的两管口的横截面积之比为5:3,先盛有一定量的水银,然后在粗管中注入深为13.6 cm的水柱,如图所示则细管中的水银面比粗管中高出几厘米?当水和水银平衡后,在水面上方的一柱体(横截面积为粗管横截面积的3/5)从平衡的水面开始向下移动,试求:当插人水中深度为多大时,右管(细管)中水银面升高0.5 cm?这个过程中柱体实际向下移动了多少cm?.24.(1)小王同学为了测量积雪的密度,设计了“根据雪地上的脚印深度进行估测”的方法。他采用的方法是:利用一块平整地面上的积雪,用脚竖直向下踩在雪上,形成一个向下

13、凹的脚印。然后通过测量积雪原来的厚度H,用脚踩后在雪上形成脚印的深度h,就可以估测雪的密度。请通过推导得出雪的密度的计算表达式。(2)大雪过后,会造成路面积雪和积水,危及交通安全。为了尽快消除路面积水,可以通过撒盐和铺设防滑物以及组织扫雪等措施。盐的浓度(%)05101520凝固温度(C)037.51217下表反映的是盐的浓度与凝固温度之间的关系,利用这一表格,请你估计当桥面上积水的厚度达到2 cm,环境温度为3C时,撒盐车应在每平方米的冰面上撒多少盐才能去除桥面上的积水?(3)雪地车在松软的雪地上行驶时,所受阻力主要源于履带或车轮与雪层的挤压。某型号的履带式雪地车的每根履带宽为d,空载时与雪地接触的压强为p0.(a)当雪地车以速度v在雪地上匀速行驶时,在雪层上造成的雪沟深度为h。试估算此时雪地车克服雪层阻力做功的功率P。(b)假设雪地车挤压雪层形成的雪沟深度与压强成正比。当雪地车所载货物的重力为雪地车空载时自重的1/4,则仍以功率P在雪地上匀速行驶时的速度为多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