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界》 教学设计[36].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8697837 上传时间:2023-12-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山界》 教学设计[3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老山界》 教学设计[3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老山界》 教学设计[3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老山界》 教学设计[3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山界》 教学设计[36].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山界 教学设计萍乡市上栗镇二中 彭 琼 学习目标:1、学习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2、体会本文朴实优美语言里行间流露着真挚而强烈的感情。3、学习红军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学习重难点:1、本文语言朴实而优美,字里行间流露着真挚而强烈的感情2、学习红军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学习课时:二课时 第一学时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1. 毛主席的诗七律长征中,讲到了雄伟险峻的五岭山,这里面有一座山岭叫越城岭,是五岭中最险的一座山,它也被称为老山界,红军战士是怎样翻越这座 “难”翻的山的呢?今天就一起听听亲身经历过这次翻山战斗的一位老红军的讲述吧。2. 作者介绍:陆定一,生于1906年,江苏无锡市

2、人。曾任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部宣传部工作。二、 整体感知请同学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并能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学法指导: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重要的是要抓住文章的“文眼”,即文章的关键句。在记叙文中,要多观察问题和文章的首尾段。(明确: 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 )三、交流互动1、了解老山界翻越老山界是红军长征途中“万水千山”中的一个,它有什么特殊之处,值得一些呢?下面请同学们呢从书本中查找信息,并向同学们简要介绍老山界。第一座难走的山,30里高, 陡峭 山高路远。越城岭2、面对如此难走的老山界

3、,红军战士又是怎么翻越的呢?请同学们按照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移理出红军战士的行踪。学法指导:时间和地点是记叙文的要素,根据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移可以有效地梳理文章线索。 (投影展示)时间变化地点转移当天下午至天黑山沟山脚天黑后至黎明前山脚山腰次日黎明至下午两点多雷公岩山顶登上山顶以后山顶山下3、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为顺序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提到“远征难”,翻越老山界的“难”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困难表现具体体现战士的态度走路难:悬崖峭壁、山高路险。打趣逗笑、奋勇登山; 睡觉难:路窄石硬、寒气逼人。酣然入梦、观赏夜景;吃饭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 鼓着勇气、继续前进;处境难:敌人追击、枪声密集。毫不畏惧、嘲笑敌机明确:走路难、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 (板书)(学生发言后屏幕核对)2、对于这些困难,课文是怎样描述的?(要求学生跳读、勾划、概括)。明确:走路难:悬崖峭壁、山高路险。 睡觉难:路窄石硬、寒气逼人。 吃饭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 处境难:敌人追击、枪声密集。3、面对困难,红军战士以什么态度面对,是如何克服的,体现了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可用文中语句回答) (板书:只等闲 不怕)明确: 打趣逗笑、奋勇登山; 酣然入梦、观赏夜景;鼓着勇气、继续前进; 毫不畏惧、嘲笑敌机表现了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板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