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推行“乡财县管”改革的成效、问题及对策.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8693056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县推行“乡财县管”改革的成效、问题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县推行“乡财县管”改革的成效、问题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县推行“乡财县管”改革的成效、问题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县推行“乡财县管”改革的成效、问题及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县推行“乡财县管”改革的成效、问题及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县推行“乡财县管”改革的成效、问题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县推行“乡财县管”改革的成效、问题及对策.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县推行“乡财县管”改革的成效、问题及对策我县推行“乡财县管”改革的成效、问题及对策为了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乡财县管”改革,继续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加强乡镇财政管理,缓解乡镇财政困难,确保基层行政运行和稳定,根据县委政府的有关工作安排,我县于3月30日-4月24日对“乡财县管”改革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要点整理如下:一、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通过实施乡财县管改革,实现了以“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县乡联网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模式,解决了以往乡镇乱进人、乱收费、乱花钱以及债务沉重、拖欠工资等老大难问题.具体表现在:1、强化了财政管理加强了对乡镇财政收支的监督

2、,规范了乡镇财政收支行为,规范和节约乡镇支出,有效节约财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2、遏制了乡镇不良债务的发生通过采取账户统管、统一收付等措施,将乡镇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财政收入及时缴入国库,严格控制支出及支出顺序,先保工资发放,再保运转和重点支出。严格职务消费,严禁随意举债,管住了收入的“袋子”,扎严了支出的“口子”.通过清理债权债务,锁定了以前债务,实行“先刹车,后消肿”. 2008年度,各乡镇均未出现新增债务,实现了“先刹车”的预期目标。严格的预算管理,辅以“账户统设”,对乡镇乱上项目、乱挪专项资金起到了约束作用。3、提高了乡镇财政保障能力在财政管理机制上保证了“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

3、”的财政支出原则,保证了乡镇财政供给人员工资优先发放,保障了乡镇的正常运转,即使在乡镇收入基数无法完成的情况下,县财政对乡镇人员支出和公用经费也必须确保,乡镇工资的正常发放和正常运转得到了有力保障。4、巩固了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避免了以支促收过去,因支出不规范,往往以支促收,向农民伸手,导致农民负担反弹。乡财县管改革从规范乡镇支出的角度建立了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屏障,促进了农村税费改革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严格的支出预算约束,规范的票据管理和涉农收费,基本杜绝了乱收费、乱罚款现象。5、收支两条线,规范了收入管理,防止收入的流失通过统一票据管理,实行票款同行、以票管收,严格收支核算,支出报账使用正规发

4、票,杜绝了白条抵账、白条做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有效地防止了坐收坐支和收入流失,确保了资金能够安全封闭运行,从源头上预防了腐败.6、乡镇数据集中管理,县财政全面监管通过建立一个数据库,一个数据平台,乡镇业务、财务数据集中存放在县财政局,县财政可以随时对各乡镇业务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对乡镇数据进行查询及汇总分析,克服了县乡两级财政信息沟通困难,避免了信息孤立的现象,实现了县财政对乡镇财政的全局监管。7、提高了工作效率乡财县管工作,全程采用计算机管理,规范了工作流程,实现了乡镇财政数据的有效共享,避免了数据的重复输入,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偿债资金缺少来源,债务化解

5、依旧困难。乡镇财政债务问题由来已久,由于这些历史长期形成的债务仍旧缺少偿债资金来源,不仅影响乡镇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还加大了乡镇财政运行风险。实行“乡财县管”改革只是规范了乡镇收支管理,对债务进行了锁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乡镇财政的困难问题,尤其是改革后乡镇财力自主权严重弱化,乡镇政府对乡镇债权债务的平衡协调能力基本丧失,存在债务风险集中上移和加剧的问题。2、非税收入的管理还有待完善。目前,我县仅对纳入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不但实行直接缴入县级金库,还从票据使用上进行了管理。但对纳入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的非税收入,只是从票据使用上进行了管理。由于种种原因,乡镇并没有按相关要求缴入政府非税收入财政专

6、户,容易导致非税收入“坐收坐支或体外循环,为违法乱纪行为留下了可乘之机。3、宣传力度不够,县乡缺少沟通,造成县乡矛盾突出。“乡财县管”改革是一项全新的改革,是对乡镇原有的财政管理模式的一次大变革,一改乡镇收入、支出管理的随意性;二改乡镇支出管理的不透明性。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宣传力度不够,县乡缺少沟通,致使乡镇领导不理解、不支持“乡财县管”工作,致使县财政局与乡镇政府之间的矛盾加大,也增大了乡镇财政所的工作压力和难度,同时也阻碍了财政改革的进一步深化。4、项目资金拨付不及时,加大乡镇对项目实施的难度,同时也是造成乡镇领导对“乡财县管改革的误解。工作安排下来了,资金却不能及时到位,根据“乡财县管”

7、的管理要求,项目资金不到位就不允许发生支付,乡镇只有借用其他资金.这样既加大了县级财政资金调度的困难,又增大了乡镇借用其他项目资金的缺口,进而严重影响了乡镇工作的正常开展.5、财政预算约束不强,监督管理依旧不力,多数乡镇对预算法认识不足,人大监督流于形式.乡镇的部门预算有名无实,预算执行中随意增加或减少指标的现象普遍存在.6、对乡镇财政地位及职能作用的认识还不够。有些地方领导至今仍把乡镇财政所视为一个一般事业单位,甚至当作政府机关的经费会计对待,制约了乡镇财政职能的发挥,无形中增加了乡镇财政人员的工作压力和难度,影响了乡镇财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7、资金调度矛盾突出,无法保障乡镇机关的运行和事业

8、发展的需要.当前,乡镇预算资金的调度是根据乡镇年初预算安排的公用事业经费按月均衡调度,根本无法满足乡镇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和机关的正常运转需要。三、对策与建议1、进一步统一对乡镇财政地位、职能与作用的认识。要巩固提高乡镇财政的地位,强化乡镇财政的职能作用,做好新时期的乡镇财政工作,必须首先统一认识。县乡政府要真正把加强乡镇财政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将乡镇财政工作作为上级对下级政府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2、继续健全网络信息平台, 提高财务运行效率。继续完善和健全网络信息平台,从操作与技术层面保证“乡财县管”制度的实施效果, 提高财务运行效率。进一步做好“乡财县管”系统软件开发及实施工作,逐步建立

9、和完善“乡财县管”系统与其他核心业务系统的整合对接,建立健全基础信息数据库,方便信息资料的扩充与更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操作方便、快捷.3、采取得力措施,有计划分步化解乡镇债务.乡镇债务的形成,有较长的历史过程和较为复杂的社会背景,化解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要坚持先“刹车”后“消肿”的指导原则,继续遏制乡镇债务快速膨胀的势头。我们认为,除了削减高息减债、清收债权还债、划转债务降债、盘活资产偿债、协议还债、落实减免政策清债等措施外,应本着“不操之过急、不增加农民负担、确保农村稳定的原则,按照“禁增新债、化解旧债、分类处理、逐步消化的思路,在政策、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大胆探索各种

10、有效的化解办法。一是加强乡镇财源建设.化解乡镇债务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乡镇经济、增加乡镇可用财力。各乡镇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千方百计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步伐,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类资金向镇域集中,兴办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的企业,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广开税源,增加乡镇财政可用财力;二是建议县政府出台办法对乡镇化解债务进行奖励,调动乡镇化解债务的积极性;三是建议政府以文件的形式规定:乡镇政府必须在年度预算中按照当年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偿债准备金,专项用于还债;四是要让乡镇领导干部树立“坚持发展是政绩,节支还债也是政绩”的观念,逐步化解旧债,尽量不举或少举新债。建立健

11、全乡镇财务管理制度,制定重大借贷和财务支出集体决策制度,压缩办公经费和日常支出,建立节约型机关.4、加强监督,健全支出监控新机制。一是加强乡镇人大对乡镇财政预算及执行情况的监督。对本级人代会通过的预算,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变更。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减少收入或调整支出项目的应编制预算调整方案,按法定程序提请乡镇人大主席团批准;二是健全乡镇财政审计制度,主要是健全乡镇财政收支情况年度审计和乡镇主要领导离任审计制度.县级审计部门要通过对乡镇财政年度收支情况的审计检查,规范乡镇财政的收支行为,督促其按预算法和有关财经政策法规办事。5、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一是加强与信用社的业务联系和配合,确保财政资金上下畅通、快捷方便;二是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夯实财政改革基础。除现有的会计法规外,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会计岗位责任制、会计业务操作规程、资产管理、会计档案及会计软件的保管等;三是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业务的培训.特别是对乡财县管实施一年来,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并落实解决,以适应财政建设和管理的需要;四是加强与相关业务部门协调联系,促进各项资金使用的安全、及时和方便;五是适时调整县乡财政体制,加大资金调度力度。将乡镇体制算账资金适当纳入均衡调度范围,并向上半年倾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