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考前提醒.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8687028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考前提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理考前提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理考前提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地理考前提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考前提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考前提醒.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江安高级中学高三考前提醒地理学科单项选择题解法指导要想确保基本分,获得高分,必须在选择题下功夫。一选择题的置疑特点 命题者为了减少考试得分的偶然性,提高考试的区分度,命题时一定会考虑并提高选择题的迷惑性。要提高解答的正确率与速度,就必须熟知选择题常见的置疑方法,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1混淆概念:通过混淆相关概念,或利用考生对某些概念的模糊和片面认识来置惑诱错。2以偏概全:某些选项表述的知识点在特定的时间或地区内是正确的,但并不一定具有普遍性。3表述绝对化:选项中绝对化的表述大多是错误的,但有些绝对化的表述是正确的。4定势诱惑:任何人都具有一定的思维定势。受习惯性思维的影响,很多考生很容

2、易误入圈套,掉入陷阱。5误联因果:选择题中的因果关系有两种:一种是题干与选项之间的因果关系,另一种是选项本身具有的因果关系。解答这类试题时,一定要搞清楚其因果关系是否正确。6变式迷惑:变换试题的表现形式,如图文转换、形式变换或通过新情境的干扰来增加试题的迷惑度。7隐含信息:这类试题的关键信息往往隐含在题干或地理图表中,如果没有把握住题干或图表中的关键信息,必定导致答案错误。9前后矛盾(正误同项):有些选项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其中部分分句是正确的。10支不符干:这类试题的迷惑度更大,因为其选项本身往往是正确的,只是因为不符合题干的要求而不能成为正确答案。二解答选择题的一般方法:仔细审题

3、“仔细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 要根据选择题的特点,采用立体式的审题方法,明确题意和要求。具体要求可概括为:1明确题目结构。选择题包括题干和题肢两部分,“仔细审题”是指对题干与题肢要认真地加以审读,搞清题干中的答题项、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答题项是指答案包括的内容和项目,主干语是选项表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定语是对回答内容的各方面限定。特别要关注题干的“设问”,也就是“题眼”,它决定了选择的方向。2搞清基本信息。 明确试题要求和提示信息。题干是选择题的主体部分,由提供条件的疑问句或陈述句构成,长短不一,图文并茂。理解题干的关键指导语言,如“最多(少)的是”、“最合适的是”、“最主要的是”、“正确

4、的是”、“错误的是”等等。 明确试题意图和提取对解题有用的信息。全面分析题干内容和充分挖掘题目提供的条件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明示条件:题干中附有明确的解题条件;暗示条件:多潜隐在题干提供的材料中;限制性(或特定)条件:在题干中出现的数量词、方位词或特定名词等;借用条件:用同一事实的不同说法给出解题条件。分析选项本身叙述的正确性。选项叙述错误常有以下几种情况:误为因果,如“在副高控制下,长江中下游多雨”;表述绝对化,如“迎风坡的降水一定多于背风坡”;前后矛盾,如“卫星在大气层中高速运转能较好地散热”;概念混淆,如“海岭、海沟等构造带将地壳分为六大板块”;表述错误或不完整,如“赤道地区盛行下沉气流”

5、、“太阳系是由行星、小行星、流星体、彗星、星际物质组成的天体系统”;以偏概全,以点代面,举例不当,如“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出现在夏秋季节”。 明确选项与题干之间的关系。有的选项本身的叙述是正确的,但与题干无关,所以也是错误答案。3认真筛选 “认真筛选”是指依据题干的要求,从题肢与题干的关系上对备选项进行认真推敲。可以通过对现象特征的对比分析来掌握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明确选项与题干的关系。根据限定语,得出题干中的引申义,对地理特征、现象进行纵横对比,正反区分,明确现象发生的区域与时限。一般来说,可以有这样三次筛选:第一次筛选,即“排错项”。在审清题肢的基础上,排除有知识性错误、观点错误的

6、题肢。第二次筛选,即“排异项”。常针对有多项条件限制的题型,虽然题肢观点或内容本身正确,但与题干的规定性无关,这种试题选项的干扰性比较大,是否排除的唯一标准是“是否符合题意”。做好“第二次筛选”的关键是要仔细分析每个选项和题干的联系,以题干给定的条件为“筛子”,对选项逐一进行筛选,检查验证,弃误留正,得出正确答案。第三次筛选,即“选最符合题意项”。在单项选择题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时,要坚持“以干求肢”的解题原则,以题干的规定性为准绳,逐一分析题肢,选出最能与之“挂钩”的选项,即“最符合题意”的题肢,排除其余相关但不相符的题肢。4果断确定 相信直觉。在仔细审题的前提下,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做

7、出选择后不要轻易改动,如果经过一番考虑后,仍然不能确定正确选项,就先选上一个最有可能的选项,然后打上问号,等做完全部试题后,再对有疑问的地方作重点检查。假如在检查的时候还不能有把握地确定正确选项时,就选一开始选的那个!”如果过分推敲,受心理暗示的影响,反而会怀疑正确的选项。 不要空题。当你实在确定不了正确选项的时候,单选题就要选择其中的一项作为正确答案,双选题选择其中的两项作为正确答案(选择一项是不可能得分的)。双项选择题解法指导 从阅卷情况看,双选题错误率较高。从答案组合情况看,双项选择题有六种组合,而单项选择题只有四种,因此双项选择题的难度相对较大。要顺利解答双选题,解题技巧非常重要。 1

8、运用排除法。在双选题中运用排除法比在单选题中更直接有效,排除选项中两个明显错误的答案,正确的选项就“水落石出”。 2对选项进行分类组合。将四个选项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分别分成两组,再对照题意确定一组最佳的选项。 3对于难以取舍的选项,适当运用“量化法”、“提高标准法”和“降低标准法”来确定最终的答案。“量化法”就是对选项的准确率作综合的评估,“提高标准法”和“降低标准法”需要考生根据对题意的符合程度设立一个较高或较低的指标,最终筛选出所需要的答案。综合题解法指导解题的关键:审题 “审”就是阅读、琢磨、推敲。 审题的目的是理解题意、明确问题。实质就是领会或揣摸命题人的意图。其能力要求是获取有效信息

9、。审题要领:圈点关键词语、重视隐性信息、确定问题指向(规定动作要到位)1审题型 审清题目是叙述性问答题,还是分析性问答题;是简答题,还是论述题。注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之间的区别,避免出现错答。简述简单扼要叙述,须把握要点。简析简单分析,提出论点即可。写出对图像或事实的主要内容予以呈现。概括对文字材料或图像内容予以概括要点等。描述对事物的外部特征予以描述。综述对事物的总体特征予以概括叙述。说明对原理、成因、规律进行说明。分析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分解,分析原因、分析局部事物在全局中的地位或作用,分析事物间的联系等。对比(比较)列表比较相同、相异、相反、相似,可先后对比或并列对

10、比;分析相同事物间的差别、不同事物间的联系。评价对地理环境、措施、对策、布局进行实施可行性评价或优势与不足评价。2审关键词 开放性试题中的关键词通常有三处:一是条件词,二是中心词,三是某些关键的修饰词3审时间 审题时应注意正确理解材料的时代背景。4审空间 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区域性。历年高考试题中,有关区域定位的内容所占的比例都比较大。只有准确确定其空间位置才能有效地回答有关问题。确定区域位置的方法有:根据经纬网(0经线伦敦、90E经线乌鲁木齐120E经线北京东侧、75W经线纽约、120W经线旧金山,赤道、南北回归线、极圈等纬线);根据地理事物的轮廓,如海陆轮廓,包括半岛、岛屿、海湾、内海

11、、海峡等;国家轮廓;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如山脉、河流、交通线的走向和分布状况;点状事物,如城市、山峰、矿产资源的分布等。此外,湖泊的轮廓、地形区的分布、地表的高低起伏、等高线的分布等都可以作为确定区域位置的重要依据。5审图名、图例 现在的高考试题基本上形成了“无图不成题”的命题模式。读图时应注意:先读图名。读图分析时,首先要读图名,图名常常概要地表明地图所示的区域和主要内容。这样有利于我们把握考题的知识范围,在有限的范围内思考问题,能够提高答题的准确性。6审坐标数值 解读坐标图不能忽视图上的定量信息。如对比两幅降水柱状图降水量的多少,不能只看降水量柱的高度,还要看清纵坐标的单位数值。 7审

12、图中隐含条件8审题目内容与复习内容联系 试题中的求答内容无论以何种面目和形式出现,都必然是考试大纲的显性反映或隐性折射。即使材料新颖而隐晦,甚至游离于考纲显性知识点之外,但在考试说明中仍可以找到它相应的位置。所以,联系复习内容,可以诱发联想,启发思维,找到学科知识的对应点,有利于提取相关知识点,以便破题和答题。 9审分值大小 综合题均有相应的赋分规定,每一设问注明分值,实际上就是为考生确定了答题的重点和详略程度。一般分值高的设问详答,分值低的则相反,开放性的适当多答。 少失分的关键与技巧1明确设问的指向与要求,避免答非所问明确设问的指向性词语,把握好答题的角度和层次。常见 “ 词语 ” 的答题

13、要求如下表所示: 描述详细描写;先总体大概描述,后具体细化描述;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简述概要描写,从各个具体要素大概描述,不必细化描述,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说出相当于“罗列”要素,各要点之间是并列关系,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阐述分析 + 叙述;既要有原因,又要有结果和观点;语言格式:因为所以(导致)例析实例 + 分析;一定要结合具体实例,从这个例子分析其具体做法评价有利 + 不利分析有利及其原因 + 不利及其原因比较两个地理事物都要回答,语言格式:因为 A ,所以 A 比 B 意义正面意义 + 负面意义,本地区(事物)意义 + 其他地区(事物)意义影响正面影响 + 负面影响,本地区(事物)影响 + 其

14、他地区(事物)影响,现在的影响 + 将来的可能影响,自然环境影响 + 社会经济影响 + 生态环境影响措施工程措施(技术措施) + 生物措施 + 管理措施,当地措施 + 合作措施判断理由 + 结论;语言格式:正确(合理)或错误(不合理)。因为所以变化提高、上升、增加、下降、先降后升、先升后降等关系。体现“因果关系、前后关系、时间关系、主次关系”等结构所占比例,主要组成,适当评价其合理性2采点得分高考阅卷采取的是流水作业,老师们要在短时间内阅完数量庞大的试卷,“采点”便成了给分的依据。因此,对于考生来说,要想提高非选择题的得分率,“采点答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 1 )判断得分点,确定答题基本思

15、路 每个非选择题往往包含着若干个得分点,要“采点答题”先要明确试题的得分点有几个,是关于哪些方面的,然后就可以掌握答题的基本思路。 根据分值判断有几个得分点:很多考生之所以没有得到高分,常常是因为答题漏点。明智的做法是,先看分值,根据分值基本可以确定得分点应该有几个。如果分值是 3 分,大多是 3 个得分点,所以答题时,为了尽可能得满分,作答点不能少于得分点。 根据问题判断得分点的基本方向:对要作答的问题,一定要仔细分析,明确问的是什么,以免错答或答非所问。解题时要根据关键词确定得分点的基本方向。如分析区位因素时,应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进行;评价影响时,则既要考虑有利影响,也要考虑不利影响;要求分析自然区位因素,则不能回答社会经济因素等。 调用知识储备判断可能的得分点:明确要作答的基本方向之后,记忆库中储备的知识就派上用场了。检索记忆库,根据知识网络确定具体有哪些得分点。如影响农业的自然区位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那么这四个方面就是具体的得分点。 科学、逻辑、全面地表述答案“简明扼要、条理分明、切中要点”是非选择题规范答题的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