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妊娠期和泌乳期的营养和管理.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8683771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母猪妊娠期和泌乳期的营养和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母猪妊娠期和泌乳期的营养和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母猪妊娠期和泌乳期的营养和管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母猪妊娠期和泌乳期的营养和管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母猪妊娠期和泌乳期的营养和管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母猪妊娠期和泌乳期的营养和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母猪妊娠期和泌乳期的营养和管理.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母猪妊娠期和泌乳期的营养和管理10th June 2003.author: beisoya Sow Gestation and Lactation Nutrition And Management Bob Thaler 博士 (美国南达科达州立大学)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秦崇德译 SW1-00猪场经营的成败取决于繁殖猪群的效率。这个道理相当简单,如果母猪不繁殖,那么猪场就无猪可售。此外,如果母猪不能分泌足够的乳汁来喂养仔猪,上市猪的数量就会减少,母猪将来的生产率也就会降低。如果没有仔猪可供断奶或饲喂,那么同期断奶、阶段饲喂和分性别饲喂等等措施也就都没有意义了。因此,本文将集中讨论能提

2、高母猪妊娠期和泌乳期生产率的营养方案和管理方案。 妊娠期 妊娠期实际上并不只是一个单一的阶段,它是由分娩前5-6个不同的阶段组成的。这些阶段中每一个阶段的管理都会影响母猪的效率,养猪者必须能根据不同的阶段对管理作出调整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母猪的生产率。 妊娠期的管理并非始自配种之时,有时始自此前的小母猪发育时期。小母猪配种前良好的饲喂可相当大地延长其繁殖寿限并提高其繁殖效率。体重105千克到配种期间的后备母猪通常实施限饲(每天2.7千克)一种小母猪发育期日粮。 实行限饲是为了限制能量摄入量以防母猪长得过肥。然而,发育期日粮中应含有较高水平的赖氨酸、钙和磷。在这一阶段,骨中的钙、磷储备会增加以备将来

3、泌乳之需,会需要较高水平的赖氨酸和氨基酸以满足不断增加的生长和维持所需。在这一阶段,我们对赖氨酸、钙和有效磷的推荐摄入量分别为每天19.1克、20.4克和11.2克。 如果新母猪在第二发情期配种,并且在配种前二周对其进行催情补饲,则每窝产仔数可增加二头以上。所谓催情补饲只不过就是在配种前11-14 天的时间内使采食量增加40-50%(每天3.8-4.0千克)。催情补饲会导致排卵数增加, 从而会使窝产仔数增加。然而,在第二情期进行催情补饲和配种,只是对新母猪才会产生效益,对经产母猪并不推荐使用这种方法。 配种时间的确定,取决于对母猪进行发情鉴定的频度。如果发情鉴定只是每天进行一次,那么母猪应该在

4、刚见到表现站立反应时以及此后12小时进行配种。如果母猪发情鉴定每天进行二次,那么第一次配种应在观察到站立反应后12小时的时候进行,而第二次配种则应在此后12小时的时候。对每头母猪最好不要配种二次以上。当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站立反应期的后期进行配种,会因造成胚胎死亡增加而实际上导致窝产仔数减少。如果这二次配种的时间掌握得较好,那么增加配种次数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在妊娠期间保持母猪适当的能量摄入量,对于母猪的生产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体况、环境温度和妊娠所处的阶段等等因素都会影响母猪机体对能量的需要量。如果母猪在妊娠期间饲喂不足,就可观察到仔猪初生重减轻、母猪泌乳量下降、仔猪成活率降低以及母猪以后的

5、繁殖性能下降。如果母猪在妊娠期内饲喂过量,那么妊娠期的饲料成本就会增高,胚胎死亡率也会增高,母猪容易发生分娩障碍并且容易压死仔猪、泌乳期采食量降低、乳腺发育不良以及繁殖性能下降。因此,需要不断地调整母猪妊娠期间的采食水平以便优化母猪的性能。 以下的例子说明了因每天对母猪多喂0.45千克饲料而在经济上付出的代价。假定玉米的价格为每吨1050元人民币而豆粕价格为每吨2500元人民币,那么每天就会浪费人民币0.72元,整个妊娠期内每头母猪就会浪费人民币82.6元。假定每头母猪每年产仔2.1窝,那么每头母猪每年就会浪费价值人民币173元的饲料。浪费的饲料不但会直接影响经济收益,还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6、。所有多余的氮和磷都会排泄出体外,这就会增加臭气的产生量,还需要较多的土地用来施用猪粪。 妊娠期过量饲喂的另一个重大害处是会降低泌乳期的采食量。已经不断得到证实,妊娠期采食量和泌乳期采食量的关系是负相关。一头母猪在妊娠期内吃得越多,它在泌乳期内就吃得越少。这可从以下数字中得到说明:母猪在妊娠期内每天采食1.8千克饲料,它在泌乳期内的采食量就比妊娠期内采食2.7千克饲料的母猪吃得明显较多。 母猪泌乳期内采食量减少会导致泌乳量减少、仔猪窝重减轻以及母猪以后繁殖性能的下降。 那么,母猪妊娠期间的饲喂究竟应该如何进行呢?虽然养猪业内对此并无普遍一致的意见, 但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猪营养研究组提出的一个模

7、型(Goodband 2000个人通信)已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他们将配种后的时期分为四个阶段:0-37天、37-75天、75-100天以及100-112天。 他们提出的妊娠期采食量模式见下图所示: 图2 堪萨斯州立大学的母猪妊娠期采食量模式 0-37天 配种时减少采食量以减少胚胎死亡。虽然以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妊娠最初30天以内高采食量会导致胚胎成活率降低,但新近的研究则表明,为提高胚胎成活率而限制采食的关键时期只是配种后最初的48-72小时, 母猪的体况决定着饲喂水平对胚胎成活率的影响。虽然对体况良好的母猪给以高饲喂水平会提高胚胎死亡率,但对体况较差的消瘦母猪喂给较多的饲料实际上会提高胚胎的成

8、活率。因此,应该从配种时开始限饲7天,然后按照每头母猪的体况来调整7-37天期间的采食量。 37-75天 这一期间的采食量需要满足母猪的维持、生长和胚胎发育的需要,可按照母猪的体况对采食量进行调节。这一时期也是胚胎肌肉细胞进行分化的时期;有一个报告表明,这一时期的采食量加倍会增加仔猪次级肌纤维的数量、提高仔猪的生长率并改善其饲料效率。然而,这些结果的可重复率并不高,所以当前并不推荐采用这一方法。因此,推荐的做法是对母猪进行限饲以便在这一时期保持适当的体况。 75-100天 这一时期是实行限饲的重要时期,因为这一时期还是乳腺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过量摄入能量会增加脂肪沉积从而减少乳腺分泌细胞的

9、数量,并减少乳腺中DNA和RNA 的量,结果就会导致泌乳期内泌乳量的减少。有一项研究表明, 过肥和较瘦的新母猪,泌乳期内每天的泌乳量可相差1.91千克。这一时期内应避免采食过量。 100-112天 这一时期为妊娠期的后三分之一,每天的采食量应增加0.91.8千克, 因为这一时期内胎儿的生长率呈指数级地增长,采食量不足就会导致母猪分娩时处于分解代谢的状态之中,而这就会使母猪产后分解自身的组织,并且泌乳期采食量会下降。在妊娠期最后二周内增加采食,就可避免这一问题。 112天分娩 母猪在这一时期,每天至少应采食1.8千克饲料。过去, 有些养猪者将这一时期的采食量限制在每天0.9千克,以图增加分娩后的

10、采食量。然而, 这一限饲会导致母猪分解自身组织并且会在以后降低采食量,也会使母猪易患溃疡和便秘。 母猪在妊娠期内每天需要摄入赖氨酸10克、钙16.3克以及有效磷10.4克。不过,氨基酸必须由优质豆粕提供,不要采用合成氨基酸。研究表明,机体对合成氨基酸的吸收速度比对完整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吸收速度快得多。如果相当一部分赖氨酸由合成赖氨酸提供,那么赖氨酸就会先于豆粕中的其它氨基酸被机体吸收。即使日粮中看起来含有足量的赖氨酸,这一吸收速度上的差别就会使得动物处于缺乏赖氨酸的状态之中。因此,决不要在母猪的妊娠期日粮中采用合成氨基酸,而应该采用优质豆粕作为蛋白质源以最大限度地改善母猪的生产性能。 泌乳期 泌

11、乳期日粮的配合目标是向母猪提供足量的所有养分,以最大限度地增加母猪的泌乳量从而使仔猪表现最大的增重并改善母猪以后的繁殖性能。过去20年来,现代养猪生产体系中所用母猪的类型有了很大的改变,分娩强度(一生中产仔的窝数)和饲养环境也有很大改变。当今的母猪比过去瘦得多,其分娩强度也比过去大了很多。这就使得养猪者犯不起错误,并且对母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母猪在这一时期的营养需要量得不到满足,那么其性能就会受到危害。因此,养猪者需要改变当前的泌乳期饲喂方案以适应这些变化。 需要增大母猪泌乳期的采食量以满足高产母猪对营养的需要。这里,我们要求的是能量摄入量与赖氨酸氨基酸摄入量的配合而非能量和氨基酸本身。

12、 在能量和赖氨酸氨基酸这二个方面, 仅仅提高其中一方面的水平而不提高另一方面的水平,就不会提高母猪的性能。这是在热应激期间饲料采食量下降时常用的做法。养猪者为了补偿采食量的降低,常常提高日粮中赖氨酸的水平以保证母猪每天都能摄食到需要量的赖氨酸。然而,如果母猪未能同时摄入足量的能量,那么增加日粮中的赖氨酸含量就不会有任何好处。如下图所示,能量水平和赖氨酸水平之间有着强烈的相互作用,母猪只有在同时摄入较高水平的能量时才会对较高的赖氨酸水平发生反应。 赖氨酸摄入量(克/天) (图中曲线旁的数值为消化能摄入量,兆焦) 图3 能量水平和赖氨酸水平之的相互作用 如此图所示,在能量摄入量水平最低时,将赖氨酸

13、的每日摄食量从9 克提高到27克对泌乳量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当同时增高日粮能量水平时,增高日粮赖氨酸水平就大大提高了泌乳量。 提高日粮能量含量的一种方法就是向日粮中添加脂肪。向母猪日粮中添加脂肪可提高日粮的能量水平,同时还可提高猪奶中的脂肪含量以及体重较轻仔猪的成活力。然而,脂肪并不能取代淀粉。研究表明,母猪需要淀粉而非脂肪提供的能量来刺激繁殖激素的分泌。脂肪添加率大于5会降低母猪以后的繁殖性能,这样的饲料也很难在自动饲喂系统中混合和处理。所以,我们推荐在泌乳期间通过提高采食量来提高能量摄入量而不要在泌乳日粮中添加高水平的脂肪。 日粮赖氨酸水平必须参照母猪的性能水平来加以确定。窝产仔数较少的母

14、猪,对赖氨酸的需要量小于窝产仔数较多的母猪,因为母猪窝产仔数较少时其泌乳量也较小。养猪者必须根据母猪的生产性能水平和采食量水平来确定其日粮中应含多高水平的赖氨酸。大致的规律是,一头母猪为每千克窝仔增重需要26.2克赖氨酸。下表可帮助我们确定自己泌乳母猪日粮中应有的赖氨酸水平。 表1 根据窝仔重和母猪生产率来确定泌乳母猪日粮中的赖氨酸含量 窝重(千克) 泌乳期采食量(千克/天) 赖氨酸摄入量 21日龄 28日龄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克/天) 45 55 1.05 0.90 0.80 0.70 36 50 61 1.20 1.05 0.95 0.85

15、0.75 42 55 68 1.20 1.05 0.95 0.85 0.80 48 60 75 1.20 1.10 1.00 0.90 0.85 55 65 81 1.20 1.10 1.00 0.92 0.85 60 70 88 1.20 1.10 1.05 0.95 67 例如,一头母猪日采食4千克饲料,其28日龄窝仔重为55千克,其日粮赖氨酸含量应为0.90%。另一头母猪的采食量相同,但其28日龄窝仔重为61千克,则其日粮赖氨酸含水量量为1.05%。因此,需要根据生产率水平和采食量来调整日粮赖氨酸水平,这样才能保证母猪在泌乳期内既不过食也不饲喂不足。 同任何其它生产阶段一样,泌乳母猪不仅仅需要赖氨酸,它们还需要足量的所有各种必需氨基酸。最近的研究表明,必须仔细检查一些其它氨基酸的日粮水平,比如缬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可能还有苏氨酸和色氨酸。事实上,缬氨酸需要量很可能比以前认为的量高得多。最好使泌乳日粮中缬氨酸水平相对于赖氨酸的比率尽量高,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泌乳量。由于日粮中采用合成氨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