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说课稿.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8681248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腰三角形》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等腰三角形》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等腰三角形》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等腰三角形》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等腰三角形》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等腰三角形》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腰三角形》说课稿.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等腰三角形(第一课时)太和八中 李慧2013-10-21等腰三角形(第1课时)说 课 稿太和八中 李慧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上午好!我是来自太和第八中学的李慧很高兴有机会参加这次比赛并可以得到你们的指导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轴对称第三节等腰三角形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就从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手段及方法、教学程序设计以及教学评价设计这五个方面说说我对这节课的理解一、教学背景分析:(一)关于教学内容和要求的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它比一般三角形的应用更广泛.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索既是轴对称图形性质的一个应用,也是为以后学

2、习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等图形打下了基础,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为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究.(二)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有较好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在小学阶段对等腰三角形已经有初步的印象 ,然而对其本身具有的特性并不明确,尤其对命题的证明、辅助线的添加、符号语言的书写更为陌生,因此,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是本节课的难点.二、教学目标设计:我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1、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够运用等腰三角形性质进行证明和计算;2、通过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究发展学生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3、通过对等腰三角形性

3、质探索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三、教学手段及方法: 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而不是老师把所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因此我在本节课改变以往讲授式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探究性学习. 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发现规律并证明自己的猜想. 肯定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创新,实现知识的正确运用和迁移.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在方法上应该是“行”为先,“知”为后.四、教学程序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分为七个阶段:第一阶段:创设情境 此环节我设计一个学生动手操作的小活动: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对折,并剪下阴影部分,再把它展开得到一个什么图形?学生通过动手操

4、作,感知等腰三角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折痕所在的直线,为下一步的猜想和添加辅助线埋下伏笔.然后再让学生观察等腰三角形的特殊之处,在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明确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概念,并在此时引出课题.第二阶段:观察猜想这个阶段我设计了两个问题:(1) 猜猜看等腰三角形中还有哪些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角?(2) 讨论并总结你的猜想很显然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的铺垫,不仅明确猜想的方向,同时把学生折纸的体验和发现用数学语言描述,并根据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进行合情推理.师生共同总结等腰三角形的两个性质.性质1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性质2 等腰三角形顶角平

5、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第三阶段:证明、总结 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然而学生对命题的证明和符号语言的使用仍不熟练,所以我设计三个问题来分散这一难点(1) 性质1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2) 用数学符号如何表达命题的条件和结论?(3) 如何证明性质1?在学生充分思考、交流、发言后,教师进行纠正和补充,引导学生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根据对称性寻找辅助线的添加方法,而且有了前两个阶段的铺垫,如何添加辅助线就水到渠成了.同时也为性质2的证明明确了思路.性质2的证明实际上是要证明三个命题,此时学生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会模仿性质1的方法来证明.第四阶段:新知应用问题:(

6、1)如果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36o 那么它的底角度数是 . (2)在ABC中,AB=AC, BAC=90o , AD是BC边上的高,则BAD= , BD= .(3)如图,在ABC中,AB=AC, 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 三个小问题既检测了学生本节知识掌握情况又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第五阶段:提高升华在此环节我设置了两个问题1、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吗?2、你还可以得到等腰三角形中哪些线段相等?这两个问题是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考验,在这一环节主要关注学生能否通过“观察、实践、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解决问题.也可把证明环节拓展到课外,让学生第六阶段:课堂小

7、结通过对本节课知识和方法的总结,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认识也让学生感到学有所获,并能更好的在以后的学习中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运用第七阶段:课后作业 根据新课标要求:“人人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从不同层次布置了3项作业:1看书:P4951(目的:让学生养成复习的好习惯)2做书上习题12.3 1、4、6题(目的:进一步巩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3选做:如图,AOB是一建筑钢梁,AOB=10,为使钢架更加稳固,需在内部添加一些钢管EF、FG、GH、HJ、IJ,添加钢管的长度都与OE相等,则最多能添加这样的钢管多少根?(目的:留给学有余力的同学更大的空间)60 板书设计:12.3.1等腰三角形定义:性质一:性质二:性质一证明:已知:求证:证明:性质2证明:小结作业五、教学评价设计 本节课对学生的评价是多角度的,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学习积极性、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数学素养、克服困难的钻研精神等多方面对其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课后通过作业练习将这种评价延续.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也是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有效手段.同伴间的互动可以使学生虚心求学、互相促进.以上是我对等腰三角形这节课的一些设想,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