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说唱音乐艺术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8678669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说唱音乐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三章说唱音乐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三章说唱音乐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三章说唱音乐艺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三章说唱音乐艺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说唱音乐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说唱音乐艺术(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说唱音乐艺术第三章说唱音乐艺术 说唱也叫曲艺,是一种糅合文学、音乐、表演于一体,用以讲唱 历史、传说、故事的艺术形式。我国有说唱曲种341 个。 说唱的故事脚本(民间称为“话本”)是我国民间的口头文学长 期发展的产物。一、说唱的历史 说唱的别称“曲艺“一词最早见于西汉编订的礼记“文王世 子”篇。(一)萌芽与孕育 我国说唱的远祖一般被认为是战国时期荀子的成相篇,“成 相”乃先秦的民间说唱歌谣形式,“相”是一种击节的乐器。荀子- 成相篇是我国说唱艺术的鼻祖。汉代可能是说唱技艺开始萌发的阶段。宫廷的优人有“小 说”“杂说”的表演形式,对后世曲艺产生了深远影响。南北朝时期出现的长篇叙事歌(木兰词

2、、孔雀东南飞) 进一步延续了汉代的说唱艺术形式。至唐代,“说话”“变文”等说唱形式的出现预示着成熟的说唱 技艺即将登场。唐代的说唱艺术日趋完善独立,且具有了职业化的表 演特点,这为成熟的说唱艺术的最终出现奠定了基础。(二)宋代的市民文化与说唱的正式形成 我国的成熟说唱形式是在宋代大量涌现的。这与宋代商品经济的 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宋代许多大城市都出现了专门供市民娱乐的艺术表演场所瓦 舍、勾栏。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曾在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市民在街边观 赏说唱的图景。宋代的说唱品种多样,有:“陶真”“涯词”“鼓子词”“小唱”“货郎儿”“诸宫调”。 影响较大的是“鼓子词”“陶真”“诸宫调”。“鼓子词”形

3、成于北宋,赵令畤的元微之崔莺莺商调蝶恋花词 是目前唯一能确定的宋代鼓子词作品。“陶真”形成于南宋,最初用鼓伴奏,明代以后改用琵琶伴奏, 可能是后世南方弹词类说唱曲种的鼻祖。“诸宫调”形成于北宋,是宋代说唱中音乐结构最为复杂的品种, 由勾栏艺人孔三传首创。目前保留的一套金章宗时期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的全部唱词,共用了14个宫调,444 个曲牌。从诸宫 调来看,北宋的说唱音乐已经发展得比较复杂了(三)流变和发展 明、清两朝是说唱音乐中的一个大发展时期,宋、金时代的一些 说唱技艺不断流变发展,衍生出风格各异的曲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弹词、鼓词和牌子曲。二、说唱的艺术形式(一)汉族说唱音乐曲种及其分类

4、 按艺术风格的不同,把说唱曲种分为: 评话、快板、相声、鼓曲。1. 评话、快板、相声只说不唱。2. 鼓曲说唱相间,或只唱不说, 鼓曲类所包含的曲种数量是汉族说唱中所占比重最多的。按主奏乐器、历史渊源、音乐风格的不同,把说唱音乐部分分为: 弹词类、鼓词类、牌子曲类、琴书类、渔鼓道情类、走唱类。 弹词类:1. 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的江浙一带,弹词为“弹唱词话”的简称。2. 弹词大多用三弦、琵琶、月琴等弹拨乐器作为伴奏3. 代表曲种:苏州弹词、扬州弹词、长沙弹词、四明南词、绍兴 平湖调4. 演出形式以一人至数人不等5. 体裁有长篇、中篇、短篇和开篇6. 文词大多为七字的齐言句式7. 唱腔吸收了南方各地

5、的民歌小曲,音乐风格细腻、抒情。鼓词类:1. 包含了流行在我国北方各地的大鼓书曲种2. 以大鼓为重要伴奏乐器,用犁铧片或拍板控制节奏,伴奏乐器 还有四胡、三弦。3. 代表曲种:京韵大鼓、梅花大鼓、唐山大鼓、乐亭大鼓、东北 大鼓、西河大鼓。4. 文词多用七字或十字的齐言句式5. 体裁:早期为长篇,说唱相间,近代改为短篇,只唱不说,或 以唱为主,说白为辅。1. 由于使用曲牌连缀的音乐结构形式来讲唱故事得名(也可单支 曲牌反复演唱)2. 代表曲种:单弦牌子曲、四川清音、天津时调、福建南音、河 南大调3. 音乐性强,风格抒情、细腻琴书类:1. 因伴奏乐器使用扬琴而得名,起源可以追溯到金元清曲2. 代表

6、曲种:山东琴书、北京琴书、四川扬琴、常德丝弦。3. 琴书类有共同历史渊源,曲牌比较接近,有【杨调】、【梳妆 台】、【凤阳歌】、【四平调】4. 音乐结构多朝板腔体发展渔鼓道情类:1. 可简称“渔鼓”或“道情”,是汉族说唱中历史最悠久的类别, 起源于唐代的九真、承天等道曲,最早是道士用于宣讲 教义的艺术形式,后来逐渐演变成讲唱世俗故事的说唱类型。2. 宋代以来,用渔鼓或简板作为伴奏乐器。“渔鼓道情”就是根 据其历史渊源和伴奏乐器定名。3. 近代,流行于各地的渔鼓道情以地名命名。代表曲种:山东渔鼓、湖北渔鼓、江西道情、河南坠子。4. 唱腔为曲牌连缀的形式,文词为长短句,句尾有人声帮腔1. 因载歌载舞

7、、边走边唱边说的特点得名。2. 代表曲种:二人转、宁波走书、凤阳花鼓、粤讴、三棒鼓、河 北莲花落3. 这类曲种在表演上介于说唱和歌舞之间,有的介于说唱和戏曲 之间4. 演出所用曲调来路广泛,既有各地的民歌小曲,也有传统曲牌, 也被称为“杂曲类”。5. 在表演上有较高技艺性,如东北二人转的甩手绢、扇子,湖北 三棒鼓的丢鼓击棒。(二)一人一台戏、综合技艺的展示说唱的表演特点1. 说唱大多采用一人多角的表演模式,戏曲界常有“一人一台戏” 的说法,它是指说唱演员在台上一人扮演多个角色。相比于戏曲演员 一人一角并配合以各种道具、服装的表演,说唱艺人的表演更加要求 神似、精练。2. 一人多角的表演方式使说

8、唱讲究声音的造型性,演员通过不同 的声音来塑造人物、模拟自然界的声响。在表现不同人物情绪时,发 生要作不同处理:表达兴奋愉快时的“欢声”,表达气愤激昂时的 “恨声”,表达悲伤时的“悲声”。3. 一人多角的表演方式也使它的演出简便易行,一两个演员,几 个伴奏乐手的可以开演了,田间、酒楼茶馆、劳动工地都可以成为表 演场所,所以说唱演员被称为“轻骑兵”。4. 说唱的表演讲究技艺性。说唱较之戏曲要求演员掌握更加全面 的技艺,演员不仅要会说、会唱、会一定的身段动作表演,还要掌握 乐器的演奏。说唱演员要自兼乐器,如单弦演员自兼三弦,鼓词演员自兼大鼓、拍板, 弹词演员自兼三弦、琵琶等。说唱的伴奏乐队也有专门

9、的技艺性表演, 如大鼓中的五手联弹、七手联弹。5. 为了更好地叙述故事,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说唱艺人还需要 通过口技或器乐的效果来模拟自然界的鸡鸣狗叫、风声雨声等。说唱和戏曲共同点:说唱和戏曲都是通过舞台表演来讲述故事、塑造人物的。 说唱和戏曲不同点:1. 说唱大多采用一人多角的表演模式,即“一人一台戏”,一个 人扮演多个角色。相比于戏曲演员一人一角并配合以各种道具、服装 的表演模式,说唱艺人的表演更加要求神似、精炼。2. 说唱的表演讲究技艺性。说唱较之戏曲要求演员掌握更加全面 的技艺,演员不仅要会说、会唱、会一定的身段动作表演,还要掌握 乐器的演奏。说唱演员要自兼乐器,如单弦演员自兼三弦,鼓

10、词演员 自兼大鼓、拍板,弹词演员自兼三弦、琵琶等。说唱的伴奏乐队也有 专门的技艺性表演,如大鼓中的五手联弹、七手联弹。(三)讲故事的音乐、语言的音乐说唱的音乐特点 说唱是讲故事的艺术,也是语言的艺术,使说唱有两个音乐特点。1. 叙事性的音乐特点。带有大量半说半唱、似说似唱、唱中有说、说中有唱的曲调。2. 音乐与语言的密切结合 音乐与语言声调的密切结合。反映在“旋律线”上,要求“字正腔圆”、“依字行腔”,避免 “倒字”。遇到腔词不协调,就有“换腔就字”、“换字就腔”。 音乐与语言节奏的结合体现在音乐结构和唱词结构的配合上,唱词的句式类型、词组的 组合和段落的划分影响着音乐的乐句、乐汇、乐段的节奏

11、处理。 音乐与语言音色的结合。体现在唱词的韵脚上,即相同音色的周期轮回和再现。松月绕用了“中东韵”风雨归舟用了“由求韵”我国北方说唱,戏曲多半按“十三辙”押韵,“辙”是说唱、戏 曲唱词的韵脚,是“韵”的俗称。“十三辙”即13 个韵部,它将汉语 中韵母主要成分相同或相近的字并在“辙”中,供词作者、表演者撰 词选字、审音辨韵之用。(四)说唱的音乐结构 我国的说唱音乐结构中常见的有曲牌体和板腔体两种。曲牌体:曲牌体也叫联曲体,即音乐由多种不同的唱段组成,根据作品情 节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曲牌演唱。各曲种的文词多半为长短句式,讲究 押韵和平仄,音乐擅长抒情。1. 单曲体,即一个曲调反复叙述故事,类似于民歌

12、中的分节歌, 是一种简单的机构形式,如:陕西的榆林小曲、四川清音中的小调长 短。2. 不完备的联曲体,以某一个曲牌为主,再加一个【数板】来构 成长短,较之单曲体有更戏剧性对比,如:山东琴书的唱段多用【凤 阳花鼓】加【垛子板】组成,单弦中的大岔曲音乐把数板段落插入 【岔曲】中构成。3. 多曲连缀体,是曲牌体里结构最复杂的,即把若干曲牌相互连 缀成套来构成大段的唱腔。最早在宋代的说唱曲种诸宫调中就已出现。板腔体:1. 也叫板式变化体,唱词为齐言句,讲究押韵和平仄。2. 唱腔以上下句为基础,用节拍变化的手法来发展出大段的唱腔, 同时在曲调上也有变化。3. 由于转换板式方便,板腔体较之曲牌体更具戏剧性

13、的张力。 曲牌体和板腔体混合结构:四川清音,既有单曲牌的反复演唱,也有多曲牌的连缀,还吸收 了川剧中的板式变化的手法,增强戏剧性效果。三、代表说唱曲种介绍(一)单弦 单弦产生于北京,又称单弦牌子曲。历史概述:1. 单弦大约形成于清乾隆、嘉庆年间,起源于在北京的满族八旗 子弟中流行的“八角鼓”艺术,并发展出多种演唱方式。一人独唱数段的“岔曲” 多人独唱的“群曲” 一人自弹三弦自唱的“单弦” 一人持八角鼓击节自唱,另一人操三弦伴奏的“双人头”2. 1880 年前后,旗籍子弟司瑞轩(艺名随缘乐)根据水浒 聊斋等书编创曲词,自弹自唱于茶馆,自此单弦作为一个独立曲 种在民间广泛流传开来,并基本确定了单弦

14、曲牌联套的音乐格局。3. 清末民初,单弦进入艺术发展的全盛时期,代表演唱家有: 荣剑尘(荣派):单弦大王常澍田(常派)谢芮芝(谢派)4. 继此三人之后,马慧儒:单弦女王。艺术形式:1. 是岔曲,分为小岔曲和大岔曲。小岔曲: 是一种简单的单曲体结构,一一般以六个乐句组成,以三句为 单位,分为前后两段,中间用大过门隔开。 旋律风格优美,内容为抒情写景的诗篇。 有八首著名的小岔曲作品,俗称“八大曲”,即春夏秋冬 (景),风花雪月(赞)。 代表作:小岔曲春景 大岔曲: 是在小岔曲的基础上形成的,即在小岔曲的第四句后插入语言 性强的数唱段落,由此音乐结构被扩充,形成大岔曲。 大岔曲可以戏剧性对比更强的故

15、事。2. 枣核 在小岔曲的第三和第四局之间插入一个曲牌,被前后拆开的岔 曲,前半段叫【岔曲头】,后半段叫【岔曲尾】 “枣核”是套曲结构中最为小型的。3. 腰截 在【岔曲头】和【岔曲尾】中插入几个曲牌,就成了腰截。 早期形态固定,一般中间插入5个曲牌。4. 牌子曲结构 在【岔曲头】和【岔曲尾】之间连缀多种不同风格的曲牌,以讲 大型结构、情节曲折的故事。曲牌单弦的曲牌名有100 多个。1. 来自戏曲、其他曲艺:【南城调】【哭皇天】【山坡羊】【莲 花落】【什不闲】2. 来自明清俗曲:【湖光调】【叠断桥】【纱窗外】【推倒船】3. 来自民歌和佛曲:【和尚叹】【放焰口】代表作 小岔曲春景:八大岔曲中的一首,用了“卧牛“的句式类型 大岔曲松月绕 单弦牌子曲杜十娘:用了曲牌联套的结构1. 反映清代北京社会生活面貌: 穷大奶奶逛万寿寺青草茶馆2. 由戏曲改编的: 罗锅儿抢亲合钵3. 由水浒聊斋小说改编的: 杜十娘胭脂翠屏山续黄粱(二)四川清音 四川清音是四川省的地方说唱曲种。早期称“唱小曲”“唱小 调”,20 世纪 30 年代,成都成立了“清音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