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乳腺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标准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8675269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甲状腺乳腺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甲状腺乳腺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甲状腺乳腺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甲状腺乳腺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甲状腺乳腺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甲状腺乳腺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状腺乳腺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标准(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甲状腺与甲状旁腺疾病(1)第一节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术(1)第二节甲状腺叶部分切除术(甲状腺腺瘤切除术)(4)第三节甲状腺叶全切除术(5)第四节全甲状腺切除术(6)第五节近全甲状腺切除术(7)第六节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8)第七节改良式颈淋巴结清扫术(10)第八节颈部淋巴结切除活检术(10)第九节甲状腺舌管囊肿(瘘)切除术(12)第十节甲状旁腺探查(切除)术(14)第二章乳房疾病(17)第一节乳房脓肿切开引流术(17)第二节乳房良性肿块切除术(18)第三节乳房导管乳头状瘤切除术(19)第四节单纯乳房切除术(20)第五节乳腺癌改良根治性切除术(21)第六节乳癌根治性切除术(22)第七节乳

2、腺癌保留乳房手术(23)第一章 甲状腺与甲状旁腺疾病第一节 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术适应证(一)甲状腺一侧叶次全切除(1)甲状腺一侧叶腺瘤;(2)多发性甲状腺腺瘤局限于甲状腺一侧叶;(3)局限于甲状腺一侧叶的结节性甲状腺肿;(二)甲状腺双侧腺叶次全切除(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多发性甲状腺腺瘤;(3)单纯性甲状腺肿和多结节性甲状腺肿,肿块较大,有压迫症状者;(4)巨大甲状腺肿影响病人日常工作和生活;(5)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禁忌证1、年龄小、病情轻、甲状腺肿大不明显者;2、年龄大,合并心、肺、肾等器官严重疾患难以耐受手术者;3、妊娠后期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者。操作方法与程序1、体位仰

3、卧位,垫高肩部,使头后仰,以充分显露颈部;头部两侧用小沙袋固定,以防术中头部左右移动污染切口和影响手术。2、切口于颈静脉切迹上方2cm处,沿皮纹做弧形切口,两端达胸锁乳突肌缘或外缘;如腺体较大,切口可相应弯向上延长,切口大小可根据术者经验与习惯而灵活掌握。3、游离皮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与颈阔肌,用组织钳或皮肤拉钩牵起颈阔肌切口边缘,于其深面交替用锐性和钝性分离皮瓣,上至甲状软骨下缘,下达胸骨柄切迹(下皮瓣也可不予分离)。用无菌巾保护好切口,可缝扎两侧颈前浅静脉。4、切断甲状腺前肌群,显露甲状腺 在两侧胸锁乳突肌侧缘剪开筋膜,将胸锁乳突肌与颈前肌群分开,然后在颈正中线处纵行切开深筋膜,再用血管钳

4、分开肌群,深达甲状腺包膜。并将肌肉顶起,在血管钳间横行切断病变腺叶侧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如行双侧腺叶次全切除,可将两侧颈前肌群均切断,以扩大甲状腺的显露。(如腺体或病变较小,此步骤可省略)5、处理甲状腺上极 于上极的侧分离、切断和结扎甲状腺悬韧带。充分显露腺叶上极,在离开上极约0.5cm处切断结扎甲状腺上动脉和静脉。结扎血管时应尽量靠近腺体,以防损伤喉上神经外侧支。继续钝性分离甲状腺上极的后面,遇有血管分支时,可予结扎、切断。将甲状腺轻轻牵向侧,在腺体外缘的中部可找到甲状腺中静脉(有部分人无甲状腺中静脉,此步骤可省去),分离后结扎、切断。6、处理甲状腺下极将甲状腺向上方牵引,沿甲状腺外缘向

5、下极分离,在下极,甲状腺下静脉位置较浅,一般每侧有34支,并较偏下方,予以结扎、切断。甲状腺下动脉通常不需显露或结扎,若需结扎,可不结扎主干,只结扎进入真包膜和腺体处的甲状腺下动脉分支。在切断其下极动脉分支时应注意喉返神经的保护,一般不需常规显露喉返神经。7、处理峡部完全游离甲状腺下极后,将腺体拉向外侧,显露甲状腺峡部,扩大峡部和气管间的间隙,引过两根粗丝线,分别在峡部左右结扎后在两结扎线之间将其切断。若峡部较宽厚,可用两排血管钳依次将其夹住,切断、结扎或缝扎,并将切断的峡部继续向旁分离,至气管的前外侧面为止。至此,将甲状腺一侧叶基本大部分离。8、楔状切除甲状腺从腺体外缘将甲状腺体向前侧翻开,

6、显露其后面,并确定切除腺体的边界,切线下方必须保留侧后包膜和甲状腺真包膜,以保护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免受损伤。沿外侧预定的切除线上,用一排或两排血管钳夹住少许腺体组织。然后在血管钳上方楔形切除甲状腺。切除腺体的多少,按腺叶病变程度而定。一般应切除腺体的90%左右。在腺体残面上的出血点均应结扎或缝扎,然后再对缘缝合。9、甲状腺双腺叶次全切除如需行甲状腺双腺叶次全切除术,一般先进行右侧手术,左侧腺叶次全切除术,操作规同右侧。10、引流、缝合切口将甲状腺残面彻底缝合止血后,抽出病人肩下垫物,以利病人颈部放松,再查有无出血点。见整个创面无出血后,腺体床处置管形胶皮片或直径在35mm的细引流管,自胸锁乳突

7、肌缘和切口两角引出并固定。也可在切口下方皮肤另做小切口引出。切口应按肌群、颈阔肌和皮肤逐层缝合。注意不要将肌群缝合至颈阔肌和皮下。须知1、对精神紧且腺体较大或气管受压严重的病人,应采用气管插管麻醉,以保证术中病人呼吸道通畅和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2、切口要有足够的长度,必要时可以切断部分胸锁乳突肌,以保证充分显露腺体,安全地在直视下分别处理上、下极血管,防止损伤其他组织。3、较大血管常规应双重结扎,断端要留得长些,防止术中或术后线结滑脱、出血。甲状腺上动脉、上静脉的处理尤其要慎重。腺体切除后,应细心检查,彻底止血,待整个创面无出血后方可缝合,关闭切口。4、注意保护喉返神经与喉上神经的外

8、侧支。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接近,一般不必常规显露喉返神经。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术中,如需结扎甲状腺下动脉,应在甲状腺下动脉起点处结扎一道,然后再在甲状腺下动脉分叉后进入甲状腺腺体处分别结扎、切断。这种方法不会误扎,又不会损伤喉返神经。当楔状切除腺体时,要尽量多留一些腺体包膜,也可防止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外侧支常伴甲状腺上动、静脉走行,为了不损伤喉上神经的外侧支,结扎甲状腺上动、静脉时,一定要靠近甲状腺组织。5、注意保留甲状旁腺 切除甲状腺后,应仔细检查切除物中有无甲状旁腺,如发现误切,应立即将其埋藏于胸锁乳突肌或前臂肌肉。6、注意癌变可能 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病人,在行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术时,须注意

9、检查腺体和周围的淋巴结,如发现有可疑癌变的结节或淋巴结,特别是可疑微小癌结节,应即送冷冻切片组织检查,如证实为癌,应按甲状腺癌处理原则进行处理。7、加强术后观察和护理 密切注意病人呼吸、体温、脉搏、血压的变化,应与时处理术后各种并发症。8、术后暂禁饮食,应用静脉营养12d,适量使用抗生素药物。9、术后2-3天可拔除引流管或引流条。10、术后取头高30斜坡位23d,以利呼吸。11、病人床边应备气管切开包,以备发生窒息时抢救使用。第二节 甲状腺叶部分切除术(甲状腺腺瘤切除术)适应证1、孤立性甲状腺良性结节,包括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囊性变;2、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较大结节,特别是产生压迫症

10、状者。禁忌证1、除上述适应证外其他的甲状腺疾病均不应采用此术式;2、高龄,合并心、肺、肾、脑等器官严重功能衰竭不能耐受麻醉和手术者。操作方法与程序1、体位,切口同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术。2、游离皮瓣同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术。3、显露腺瘤或肿物皮瓣分离和甲状腺前肌群的切断、分离均同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术。显露甲状腺后进行全面仔细检查,明确病变的部位,数目与性质。如腺瘤较小,向左右两侧充分拉开甲状腺前肌群即可,不一定常规切断肌群。4、切除腺瘤如为囊肿多系良性,可先缝扎或钳夹腺瘤表面甲状腺组织的血管,然后切开表面的甲状腺组织,直达腺瘤表面,仔细探查清楚腺瘤的大小和位置,用弯血管钳或手指沿腺瘤周围做钝性分离直至蒂

11、部,将腺瘤从周围的甲状腺组织中剥出,将蒂部钳夹、切断后结扎,切除腺瘤。应注意肿物后方腺体组织中有无残余腺瘤组织或肿物囊壁,如有应切除干净,检查出血点一一结扎。最后,用细丝线间断缝合甲状腺组织和甲状腺包膜,以消灭腺瘤切除后所留下的残腔。如为实质性腺瘤或结节,在切除过程中应将肿瘤或结节与其周围1cm的正常腺体组织一并切除,即将连同腺瘤或结节在的部分甲状腺叶切除,间断缝合残余正常甲状腺组织和包膜,充分止血。5、引流、缝合于甲状腺窝置一胶皮片或细胶管引流,自切口侧角引出,然后逐层缝合切口。须知1、术中应仔细止血,如腺瘤或结节较大,较深,在缝扎时应注意勿损伤深部的喉返神经。2、如果腺瘤或结节包膜不完整,

12、质硬,周围明显粘连,应改行腺叶次全切除或全切除术,应将切除的标本即送冷冻切片病理检查,如证实为恶性,应改做根治手术,扩大切除围。3、术后注意呼吸道通畅,2-3天后可拔除引流。4、其余事项同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术。第三节 甲状腺叶全切除术适应证1、占据甲状腺一侧叶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2、甲状腺腺瘤;3、多结节性甲状腺肿占据甲状腺一侧叶全叶者。禁忌证合并心、肺、肾、脑等器官严重衰竭而不能耐受手术者。操作方法与程序1、体位、切口、显露与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术相同;2、显露甲状腺后,游离、切断锥状叶上端,分离切断甲状腺悬韧带,游离切断和结扎甲状腺上极的甲状腺上动脉和静脉,继而结扎切断甲状腺中、下静脉。处理甲

13、状腺下动脉,在靠近起点将其结扎、切断,或采用囊结扎法处理甲状腺下动脉;3、切断甲状腺峡部于气管前用弯止血钳钝性分离甲状腺峡部,并将其切断;4、切除甲状腺侧叶可由上极向下或由下极向上,也可由峡部切断处起始分离甲状腺背面。沿甲状腺真包膜侧钝性分离,注意结扎包膜上小血管,将全叶甲状腺从真包膜囊完整切除,术中应仔细辨认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注意保护,勿使损伤;5、止血、缝合彻底止血后,放置引流,逐层缝合,关闭切口。须知1、同“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术”。2、如发现误切的甲状旁腺,应即移植在胸锁乳突肌或前臂肌肉。3、分离下极甲状腺下动脉时应注意喉返神经走向,勿损伤喉返神经。4、腺体切除后不应再缝扎残余包膜,以免

14、压迫喉返神经引起损伤。第四节 全甲状腺切除术适应证1、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和乳头状滤泡状混合性癌);2、甲状腺双腺叶多灶性癌;3、髓样癌;4、滤泡状癌发生远处转移,全切除有利于术后应用131I放射治疗;5、早期可切除的、肿物较小的未分化癌;6、甲状腺恶性淋巴瘤,局限于腺体者。禁忌证1、晚期甲状腺癌侵犯全甲状腺并向外侵犯邻近气管、食管、血管、神经而无法切除者;2、全身情况极差或患有其他重要系统或器官严重疾患,难以承受较大手术者;3、中、晚期未分化癌,有淋巴结转移者。操作方法与程序1、体位、切口和暴露:与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术相同。2、显露和切除甲状腺侧叶方法同甲状腺叶全切除,同时行

15、双腺叶全切除,峡部与锥状叶应同时切除。3、甲状腺床彻底止血,如术中发现肿瘤与颈前肌群粘连或有侵犯,应同时切除颈前肌群。4、应常规探查双侧胸锁乳突肌外缘与后方有无肿大淋巴结。如有应切除送冷冻切片检查,发现阳性应同时行患侧颈淋巴结清扫术。5、放管引流,缝合颈阔肌,关闭切口:同“甲状腺叶全切除术”。须知1、同“甲状腺叶全切除术”。2、术后应终身服用甲状腺素,剂量可根据定期的甲状腺功能测定而调整。第五节 近全甲状腺切除术适应证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多发性甲状腺腺瘤;3、单纯性甲状腺肿和多结节性甲状腺肿,肿块较大,有压迫症状者;4、巨大甲状腺肿影响病人日常工作和生活;5、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禁忌证1、晚期甲状腺癌侵犯全甲状腺,并向外侵犯累与气管、食管、神经,病灶无法完整切除者;2、全身情况极差或患有其他系统和器官严重疾患,不能耐受手术者;3、未分化癌;4、滤泡状癌、髓样癌并远处转移者;5、甲状腺恶性淋巴瘤者。操作方法与程序1、体位、切口、暴露与全甲状腺切除术相同。2、显露和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