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列车车载蓄电池组实时检测系统-科研项目小结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8672615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动列车车载蓄电池组实时检测系统-科研项目小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电动列车车载蓄电池组实时检测系统-科研项目小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电动列车车载蓄电池组实时检测系统-科研项目小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电动列车车载蓄电池组实时检测系统-科研项目小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电动列车车载蓄电池组实时检测系统-科研项目小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动列车车载蓄电池组实时检测系统-科研项目小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列车车载蓄电池组实时检测系统-科研项目小结(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动列车车载蓄电池组实时检测系统 主要完成单位:上海轨道交通维护保障中心上海安途地铁设备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员:金 浩、沈 涛、毛志戎、平建祥、周 波、冯佳继一、 项目背景 1、研究背景 列车运营中,当辅助逆变系统发生故障无法供110V电源时,蓄电池系统将为地铁列车提供可靠的后备电源以支持紧急照明,空调应急通风,列车控制和通讯系统工作,因此蓄电池的可靠工作已成为车辆安全运营的基本保障。故我司对蓄电池的性能检测和有效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蓄电池组实时检测成为了我们现阶段的研究课题。 2、立项依据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主蓄电池的可靠工作是地铁列车正常运营的基本保障,而蓄电池的容量是衡量蓄电池性能优

2、良的主要标准。目前,核对放电法即100%C的深度放电,是检测蓄电池性能,即蓄电池容量的最可靠方法,同时也是蓄电池日常维护保养普遍采用的方法。根据国家关于镍镉蓄电池维护保养的技术规范:镍镉蓄电池组在长期浮充电运行中,每二年必须进行一次全核对性的容量试验;通过反复深度充放电来恢复蓄电池的额定容量,若充放三次均达不到蓄电池额定容量的80%以上,可认为此组蓄电池使用年限已到,并安排更换。现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车辆的主蓄电池性检测能是根据产品技术要求,每年进行一次全核对性放电维护和容量测试,对测试不合格的蓄电池进行更换。目前,在核对放电时,上海地铁普遍采用万用表定时测量充放电过程中电池电压、通过点温枪测

3、量电池温度,并根据测量蓄电池电压高低来简单判断电池性能的好坏。由于蓄电池的容量体现在蓄电池充放电电流和时间两个要素上,恒流直流充放电时,到达截止电压的时间越长,性能越好。而简单的手工测量无法准确的计算电池容量,判断其性能。另外,蓄电池的日常维护耗时较长,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以下几种情况:1、当蓄电池存在过充过放电时,很难即时发现,降低了蓄电池组的使用寿命。2、工人长时间使用电压表测量蓄电池电压易造成操作误差、视觉误差、疲劳误差。3、充电过程的电解作用造成电解液沸腾,产生的气体使部分液体通过排气口挥发,易对人体造成伤害。为了及时了解、掌握蓄电池的性能,延长蓄电池组的使用寿命,提高蓄电池组工作的可靠

4、性;降低有害气体对人体的损伤。车辆分公司结合十余年来的维修经验,提出研制开发 “电动列车车载蓄电池组实时检测系统”。蓄电池实时检测系统将根据统计数学原理对蓄电池组的充放电状态进行计算机实时动态监测,通过对各节蓄电池电压数据的采集准确的计算出电池容量,判断蓄电池性能。此外,该系统还有如下具体功能:1、通过曲线变化即时发现异常电池,以防止过充过放进一步损坏蓄电池,提高蓄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增强工作的可靠性;2、通过对采集数据的自动存储和历史查询,方便追踪各节蓄电池的使用状况,进行性能比对分析,从而准确掌握蓄电池组的性能变化;3、具有电池电压超限等异常情况下的报警信号等功能。为此,上海地铁申通地铁集团

5、维护保障中心与上海安途地铁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担了研发制作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主蓄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蓄电池组实时检测系统的课题。二、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1、研究内容 由上海地铁申通地铁集团维护保障中心与上海安途地铁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同组成项目组,进行电动列车车载蓄电池组实时检测系统项目的方案设计和功能设计。 上海地铁申通地铁集团维护保障中心结合以住的运营、维修经验,负责提供AC01型电动列车蓄电池恒流充放电机和车载蓄电池组所有设备及产品的电气参数及详细资料信息,并提出合理的监测功能要求。 上海安途地铁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配套检测设备,并根据列车蓄电池的具体监测要求,开发相应的监测软件。软件功能包

6、括:1、监测单节电池的电流、电压、电容量,监测整组电池的总电流、总电压;2、对监测到数据异常的电池具有报警功能;3、具有监测数据的信息存储功能等。2、关键技术 1电动列车车载蓄电池组实时检测系统采用VI的LABVIEW虚拟技术进行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分析。LabVIEW(Laboratory Virtual instrument Engineering)是一种用图标代替文本行创建应用程序的图形化编程语言, 称为VI(Virtual Instrument),即虚拟仪器。它可模拟了现实世界中的仪器,例如示波器与万用表等,并提供了大量的工具与函数用于数据采集、分析、显示和存储,同时具备自动化测试测量领域

7、的图形控件。使得用户可以在数分钟内完成一套完整的从仪器连接、数据采集到分析、显示和存储的自动化测试测量系统。LabVIEW可以被用来开发大型的分布式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其内置信号采集、测量分析与数据显示功能,将广泛的数据采集、分析与显示功能集中在了同一个环境中。专门用于从采集到的数据中挖掘有用的信息,用于分析测量数据及处理信号,可提供一系列工具用于数据显示、用户界面设计、Web信息发布、报告生成、数据管理及软件连接。具有监测数据精确度高,监测数据多样,信息数据存储量大,系统维护简便的特点。2电动列车车载蓄电池组实时检测系统具有完善的数据库管理功能,数据系统可维护性较高。可根据蓄电池实际工作中得

8、到的经验数据,修订系统超限标准,做到在放电初期就确认故障电池,提高蓄电池维护工作效率。 3、技术难点电动列车车载蓄电池组实时检测系统在研发过程中,须克服、解决以下三项技术难点: 提高检测系统抗干扰性能,确保工作稳定可靠。 系统检测模块内部应设计输入过流保护,即使模块内部电压短路也不会损坏被测蓄电池组。 在放电过程中使用采用微积分方式计算电池容量发现性能不符合要求的单节蓄电池。目前,电动列车车载蓄电池组实时检测系统项目在解决各项技术难点的情况下,采用NI的LABVIEW虚拟技术进行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分析,已实现对城市轨道交通蓄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压、电流的实时监测和管理;测算各节电池的充放电容量;实

9、现在蓄电池异常情况下以多种形式的报警通知相应管理人员;实现对记录数据以电子文件形式长期保存或以打印文档形式输出。三、 项目研究成果电动列车车载蓄电池组实时检测系统对电动列车蓄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电压、电流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通过监测到的相关数据,计算各节电池的放电容量。同时,检测系统可通过数据列表和图形曲线形式表现监测到的数据信息,以判断异常电池,实现电池异常情况下的故障报警。图1检测系统实时监测和管理界面目前系统经试用,具有如下功能优势:1、检测系统可通过监测数据的曲线变化即时发现异常电池,防止了蓄电池过充过放导致进一步损坏蓄电池情况的发生,提高了蓄电池组的使用寿命;2、通过对采集数据的自动

10、存储和历史查询,现场检修人员能随时追踪掌握各节蓄电池的使用状况,并能对监测电池进行性能比对分析,从而准确掌握蓄电池组的性能变化状况;3、实现了电池电压超限等异常情况下向检修人员发出声光报警等功能,增强了蓄电池维护工作的可靠性;4、该实时检测系统具有监测数据存储功能,能够完成信息列表及图表打印功能。实现了信息数据无纸化的科学管理,为日后数据分析及汇总提供了便捷。5、检测系统实时监测充放电过程中的各蓄电池的电压数据,降低了操作人员人工手动检测各个电池电压数据的工作强度,同时避免了充放电过程中有害气体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项目达到的技术指标及功能: 电池组电压检测误差: 125V系统:0.5%(801

11、60V) 电池组充放电电流检测误差:2%(检测范围1.01.9V) 单体电压检测误差: 1.49V单体电池:10mV(1.02.0V) 单套系统可同时监测多达92只单体电池的电压及电流 总线驱动能力不小于100米,更远距离可加中继驱动 每只单体电池检测模块内部均设计了输入过流保护,即使模块内部电压短路也不会损坏被测蓄电池组。 采用远程报警系统,可以随时将故障信息发送给指定人员。四、应用前景与效益预测1、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电动列车车载蓄电池组实时检测系统可全程监控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主蓄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性能指标,能降低蓄电池维护维修操作人员的定时手工检测蓄电池性能的工作强度,有效提高了蓄电池的性能检测的工作效率。同时,监测过程中超限报警功能,可使操作人员及时发现故障电池,减小了蓄电池故障可能引发的列车故障,提升了地铁列车的安全运营系数。2、成果应用趋向:该项目的研制成果和经验可以推广应用在上海轨道交通各条线路列车蓄电池的维修保养领域。同时,通过不断完善系统的性能,加强数据库整合管理,该系统可在国内相关地铁城市推广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