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专业课程简介(2)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8667766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0.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学专业课程简介(2)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建筑学专业课程简介(2)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建筑学专业课程简介(2)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建筑学专业课程简介(2)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建筑学专业课程简介(2)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学专业课程简介(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学专业课程简介(2)(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学专业课程简介发布时间:2012-03-27浏览次数:1灯冥美术I:学分:4学分总学时:64学时内容简介:素描是建筑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必修课程。是建筑造型艺术的 基础。其目的紧紧围绕着对自然物象的研究与表现,并以此培养 学生建筑造型的基本技能。素描训练注重于对事物构造原理的把 握,是学习其它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是培养学生建筑设计和创 新的基本素质。其任务主要研究静物和石膏头像、胸像的基本构造,包含于物 象外在形态之中的内部构造,物体素描注重于对事特构造原理的 把握,是建筑学专业造型训练的基本表现方法。研究静物和石高头像,胸像的基本允造,包含于物象外在形态 之中的内部构造,物体的造型特征和各

2、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素描在应用型本科建筑学专业中主要起到训练造型能力,培养 正确的观察方法,锻练对形体的分析理解能力,是提升学生的专 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水平。 教学或参考使用的教材:素描,湖北美术出版社美术II:学分:4学分总学时:64学时内容简介:色彩是建筑学专业方向的学科基础课的必修课程。色彩的运用 是有规律可循的,这在色彩学中已有定论,写生画就是在绘画实 践中,不断探索、研究色彩与造型的关系,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观 察、分析自然界中光线与色彩之间的关系以及变化规律。在整个色彩教学过程中,其目的是通过色相环的学习,充分了 解光谱的组成及色相环的配置规律,以及在

3、色彩写生中各种材料 的应用。(色彩它涵盖的表现材料种类较多,通常最基本的有水粉、 水彩、油画)。它是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基础,对其它专业课程学习 具有决定性意义。是培养学生设计创新的基本素质。建筑学专业色彩课,通过学习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 度)及色彩的对比(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冷暖对比), 从而达到学生运用与表现能力的培养。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观察色彩、表现色彩的能力,实现学 生对色彩的初步掌握,为专业设计培养较高的审美、表现能力。 教学或参考使用的教材:色彩、写生、艺术色彩技法与创作,中国纺织出版社水粉画技法,吴昊,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建筑学专业导论:学 分:1学分总学时:16

4、学时内容简介:本课程是一门技术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对建筑学专业的认 识、对建筑有基本的了解,初步了解对本专业的专业性质和发展 现状。为后续课的继续学习和深造打下基础。它的目的是让学生 建立建筑的基本概念,了解建筑的意义和基本属性;了解建筑的 发展沿革;明确专业学习的目标和方法。本课程的主要任务:1、理解建筑及其相关概念,建筑的物质技术属性,建筑的社 会文化属性等基本属性;2、培养对建筑学专业的基本认识;3、了解建筑学专业的发展沿革和现状。教学或参考使用的教材:建筑概论沈福煦编著,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 版。建筑的基本知识,孙礼军等,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1 月第1版房屋建筑学(

5、第三版),同济大学等四校编,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1997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学分:4学分总学时:64学时内容简介:本课程是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研究用正投影、斜投影和 中心投影的方法,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绘制建筑阴影和透视图,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并掌握其作图方法,为后续专业课和设计 打下必不可少的基础。本课程的主要任务:1、学习正投影,中心投影和斜投影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2、培养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能力。3、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4、培养绘制建筑阴影和透视图的基本能力。5、了解建筑图的画法。教学或参考使用的教材: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谢培青、许松照编,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年7月版

6、。朱育万主编,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2。建筑力学:学 分:4学分 总学时:64学时 内容简介:建筑力学课程是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的一门 重要专业基础课,它是将传统的三大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 结构力学)内容有系统地结合在一起的课程。通过建筑力学 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研究力系简化和平衡问题的能力、具有 研究单个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问题的能力、 具有计算静定结构在外载作用下的内力和绘制内力图的能力、具 有研究结构的组成规律、合理形式和结构计算简图合理选择的能 力、了解各类静定结构的受力性能。教学或参考使用的教材:周国瑾 施美丽 张景良

7、建筑力学同济大学出版社1 钟光珞,张为民崔艳秋建筑力学中国建材工业出版 社;2 马棣勋理论力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3 刘鸿文.材料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建筑结构:学 分:3学分 总学时:48学时 内容简介:建筑结构课程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和钢结构三 部分。其中,混凝土结构包括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各类构件的 受力性能、计算和配筋构造;以及单层厂房、多层框架的内力分 析、建筑结构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构造要求及施工图绘制, 砌体结构和钢结构部分分别包括各自的特点,设计计算方法、构 造要求。属于专业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和钢结构的 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构造要求,从而初

8、步具有:1. 掌握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正确 识读结构施工图的能力。2具有一般结构构件分析和验算的能力。能分析和处理施工及使用 中出现的一般性结构问题。3 具有为今后继续学习、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教学或参考使用的教材:建筑结构原理与设计林宗凡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建筑结构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 37-87;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 1-86;建筑构配件标准图集;建筑设计初步I:学分:4学分总学时:64学时内容简介:建筑设计初步是建筑学专业主干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它必 须为学生的后续专业

9、课的课程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该课 程应重在设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表现方法和基础造型 手段的训练。作为专业启蒙课和专业基础课,建筑设计初步课必须作到以下 几方面基本要求:(1) 基本绘图语言和手段的介绍与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建 筑语言的应用(2) 建筑基础表现训练,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建筑表现方法(3) 空间造型训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4) 建筑设计的初步训练,为真正进入建筑设计做准备 教学或参考使用的教材:建筑设计初步田学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造型与装饰艺术史春珊、孙清军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现代建筑表现图集锦邢其敏天津大学出版社建筑画环境表现与技法钟训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渲

10、染理论技法作品 童鹤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造型基础中国建中村吉郎筑工业出版社视觉形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形态设计基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设计初步II: 学 分:4学分 总学时:64学时 内容简介:建筑设计初步是建筑学专业主干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它必 须为学生的后续专业课的课程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该课 程应重在设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表现方法和基础造型 手段的训练。作为专业启蒙课和专业基础课,建筑设计初步课必须作到以下 几方面基本要求:(1) 基本绘图语言和手段的介绍与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建 筑语言的应用(2) 建筑基础表现训练,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建筑表现方法(3) 空间造型

11、训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4) 建筑设计的初步训练,为真正进入建筑设计做准备 教学或参考使用的教材:建筑设计初步田学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造型与装饰艺术史春珊、孙清军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现代建筑表现图集锦邢其敏天津大学出版社建筑画环境表现与技法钟训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渲染理论技法作品 童鹤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造型基础中国建中村吉郎筑工业出版社视觉形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形态设计基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建筑史:学 分:3学分 总学时:48学时 内容简介:中国建筑史是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专业基础必修课。 本课程主要讲述中国建筑从原始社会到近代的发展历史,目的在 于提高本科学生在建

12、筑历史与理论方面的修养,深刻理解中国古 代建筑的传统和发展脉搏,掌握中国古建筑在园林、宫殿、城市 建筑住宅等方面的重要成就,力图全面而较系统地把握中国古建 筑,为提高学生设计和分析研究的能力打下基础。本课程结合实 习、参观等,加强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增加对中国古代建筑的了解,对古建筑构造的掌握,对现代 建筑设计结合中国建筑传统的能力进行培养。教学或参考使用的教材:同济、清华、南工、天大四院合编,中国建筑史,中国建工 出版社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刘敦桢,中国建筑类型与结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古代建筑史:学 分:3学分 总学时:48学时 内容简介:本课程为

13、建筑学专业基础平台课,在教学中,应坚持辨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以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分析外国 古代建筑发展史。通过各教学环节,使学生能从历史与现实的角 度认识各时代的建筑的特点与意义,加深对建筑学学科特征的认 识,为树立正确的建筑观打下基础。教学或参考使用的教材:1. 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以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 罗小未、蔡琬英著外国建筑历史图说上海:同济大学出版 社,19814吴焕加著.20世纪西方建筑史.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5. (意)L 本奈沃洛著.邹德农、巴竹师译.西方现代建筑史.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6. 陈

14、志华著.外国古建筑二十讲.北京:三联书店,20027. (英)大卫沃特金著傅景川等译西方建筑史长春:吉林 人民出版社,2004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学 分:3学分总学时:48学时内容简介: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是建筑学专业基础平台课,通过分析外国近 现代建筑发展史,使学生能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认识各时代的建 筑的特点与意义,加深对现代建筑学学科特征的认识,为树立正 确的建筑观打下基础。教学或参考使用的教材:1.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罗小未、蔡琬英著外国建筑历史图说上海:同济大学出版 社,19813 吴焕加著.20世纪西方建筑史.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意)L 本奈沃洛著.邹德农、巴竹师译.西方现代建筑史.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5. 陈志华著.外国古建筑二十讲.北京:三联书店,2002建筑构造(1):学 分:2学分 总学时:32学时 内容简介:本课程是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课。本课 程是以学习民用建筑构建原理,构造做法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基础 课。通过课程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大量性民用建筑的基本构造组成、 构造特点以及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 学知识进行建筑构造设计和掌握绘制建筑施工图的基本方法,能 根据建筑方案设计图运用构造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