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基础知识.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8664447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3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离合器基础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离合器基础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离合器基础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离合器基础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离合器基础知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离合器基础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合器基础知识.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离合器的发展与变化第一代产品螺旋弹簧离合器最早的干式单片离合器中即采用螺旋弹簧作为压紧元件,1925年开始采用石棉基摩擦片,1930至今普遍使用。第二代产品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 193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雪佛兰汽车上开始采用,20世纪60年代末外国轿车,轻型,中型货车几乎全部采用,70年代后期开始拓展应用到重型货车。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的性能优于螺旋弹簧离合器 1、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 见图5 2、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与螺旋弹簧离合器相比具有下例优点:A、结构简单,结构紧凑(膜片弹簧兼起压紧弹簧和分离杠杆的作用)B、散热通风性好C、高速性能好D、使用寿命长(膜片弹簧大端面环形与压盘接触,压力分布均匀

2、,磨损均匀)E、扭矩容量稳定(膜片弹簧具有较理想的非线性特性)F、分离踏板操纵轻便G、平衡性好H、有利于大批量生产,降低制造成本第三代产品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20世纪60年代末在德国首先研制出,1980年以来国外大中小型车上都已开始采用。拉式离合器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离合器基本结构及零件名称:1.离合器盖总成。 2.从动盘总成膜片弹簧离合器主要分为:1.推式 2.拉式 3.单片 4.双片盖膜片弹簧支撑环压盘分离钩传动片从动盘摩擦片波形片盘毂阻尼环碟型垫圈减振弹簧止动销减振盘接合状态当离合器与发动机飞轮用螺栓紧固在一起时,膜片弹簧被预加压紧,离合器处于接合位置,此时,由于膜片弹簧力的作用,离合器压

3、盘和飞轮将离合器从动盘压紧于飞轮和压盘之间,当离合器盖总成随飞轮转动时,就通过摩擦片上的摩擦转矩带动从动盘总成和驱动轴一起转动以传递发动机动力。分离状态要分离离合器时,将离合器踏板踏下,通过操纵机构,使分离轴承前移推动分离指,膜片弹簧呈反锥形变形使其大端离开压盘,压盘在传动片的弹力作用下离开从动盘摩擦片,离合器处于分离位置,切断了发动机动力的传递。1、切断和实现对传动系的动力传递,以保证汽车起步时将发动机与传动系平顺的接合,确保汽车平稳起步:2、在换挡时将发动机与传动系分离,减少变速器中换挡齿轮中间的冲击;3、在工作中受到大的动载荷时,能限制传动系所承受的最大转扭,防止传动系各零件因过载而损坏

4、;4、有效地降低传动系中的振动和噪声,提高整车寿命。离合器盖总成主要性能参数A、工作压紧力B、分离行程C、分离力 D、压盘升程、压盘跳动E、总成的不平衡量F、分离指高度(装高)G、分离指端面跳动 从动盘总成主要性能参数A、自由旋转量B、轴向压缩量C、压紧厚度、平行度D、扭转减振器的滞后值 “一东”离合器 的型号和编号1、用户有特殊要求的,按用户要求编号 2、一汽图纸按汽研要求编号3、单片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产品由产品的结构形式、摩擦片外径首用车,产地三部分组成。4、拉式离合器的代号为DSP型。5、对膜片弹簧双片离合器的编号为:后加(双片)字样。6、对螺旋弹簧离合器编号为AS型。7、当从动盘总成摩

5、擦片装有石棉片和无石棉片,装无 石棉摩擦片的加字母A以示区别。8、零部件代号。 9、一汽编号及对照关系: 一汽编号:膜片弹簧离合器用“CD”表示,单片离合器 用“S”表示,双片离合器用“D”表示,螺旋弹簧离合 器用“CC”表示。这样一汽的CD330-S离合器对应我公 司DS330, 一汽的CD350-D双片离合器对应我公司DS350(双片)。 几种形式的离合器示意图DS型结构特点:膜簧与盖为有铆钉联接,有支承环、隔套、支撑圈如:DS330. DS350. DS380(K1.AIM.W3). DS395.DS400. DS430 DS400A3M(陶瓷)DKS型结构特点:盖与膜簧用支承铆钉联接,

6、有前后支承环,无隔套如:DKS180(L8. L9. C11)DKS215. DKS225. DKS275 .DKS260. DKS228DST型结构特点:膜簧与盖无铆钉联接,有支承环如:DST160 ,DST180(C5. H8)。DST215。DST235。DST240DSP型(拉式)结构特点:盖与膜簧无联接如:DSP210 DSP400 DSP430从动盘总成混合摩擦从动盘(DS430M5T5)离合器主要性能参数的测量1、负荷特性 见图9测量装置 见图14 2、分离特性 见图11测量装置 见图153、把负荷特性和分离特性曲线放在一起 见图103、面压缩特性 见图12 测量装置: 见图164、扭转特性 见图13 测量装置 见图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