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云》教案设计[4].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8659631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烧云》教案设计[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火烧云》教案设计[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火烧云》教案设计[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火烧云》教案设计[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火烧云》教案设计[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火烧云》教案设计[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烧云》教案设计[4].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火烧云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什么是火烧云以及火烧云颜色多、形态多且变化快的特点。2. 学习作者从不同方面,动静结合地观察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1. 边读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是怎样描绘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2.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教具准备:火烧云图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有很多的自然景观让人叹为观止。今天,我们就继续跟随作者萧红的脚步,一起去领略那奇特的火烧云景象。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小黑板出示学习目

2、标,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课文。 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什么是火烧云以及火烧云的特点。2学习作者从不同方面,动静结合地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小黑板出示自学小检测,检测学生自学情况。1自学小检测:(1)查阅资料介绍火烧云。(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述火烧云的?2指名反馈。3. 按照火烧云上来前上来时下去了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四学习课文第一段,掌握学习方法。1. 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按顺序找出作者在描写霞光照在大地上的景象时描写了哪些景物?用你喜欢的符号把它画出来。3. 交流、反馈:(小孩子的脸、大白狗、红公鸡、黑母鸡、老头儿、小

3、白猪)4. 这些景物在霞光的照耀下都发生了什么变化?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红红的、红的、金的、紫檀色的、金)5. 讨论:为什么在霞光的照射下,各种事物的颜色会发生变化呢?6. 指名反馈。7.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五小黑板出示合作学习提示,引导学生按学习第一段的方法自学26自然段。1. 自主合作学习提示:(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6自然段,思考: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具体描述火烧云的?(2)火烧云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用你喜欢的符号把它画出来。2. 生自由读课文,自主探究。3.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4. 反馈:(1)作者从颜色和形状两两方面描述了火烧云。(2)火

4、烧云颜色的特点是颜色多、变化快,从“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和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体会到火烧云颜色多。从“极多、一会儿”可以体会到火烧云颜色变化快。(3)模仿表示颜色的词说词语。ABB式;水果名称+水果颜色;半()半()。(4)用一个词概括火烧云的颜色特点。(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5)指名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进行说句子的练习。(6)指导朗读描述火烧云颜色的语句。(7)火烧云形态的特点是形态多、变化快。“马、狗、狮子”突出了火烧云形态变化之多,“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忽然、一转眼”等词语准确地说明了火烧云形状变化之快。(8

5、)读一读描述火烧云形态的语句,交流作者动静相结合描述火烧云形态的方法。(9)用一个词概括火烧云的形态特征。(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形态万千)(10)把自己觉得最有趣的情景有感情地读给同桌听听。(11)指导朗读。六学习课文最后一段。1. 自由读,思考:(1)这一自然段是围绕那一句话写的?(2)从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火烧云变化多而且快的特点的?2. 小组合作交流、反馈。3.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七总结全文。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特点为我们展示了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火烧云,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我们要学习作者这种抓住特点描述事物的方法,平时要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不断积累素材,老师相信,经过努力,你们也会写出优秀的文章。孩子们,要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八布置作业。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仿照课文,把你观察到的云用一段话写下来。板书设计: 火烧云 五 上来前 上来时 下去了 千 彩 霞光 颜色、形状 一会儿 姿 缤 (多、变化快) 百 纷 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