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信息技术整合.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8653798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信息技术整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信息技术整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信息技术整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信息技术整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信息技术整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信息技术整合【摘要】当前社会,以多媒体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同样,也给学校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服务功能,提高教育的智能水平,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本文就新教材的使用,阐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一些具体举措。【关键词】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 运用当前社会,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传播的速度和容量都在以几何级数不断递增。人类对知识信息的获取不再以单一的文本形式来传递,而是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知识内容的丰富与传递形式的多样不仅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

2、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同样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引发了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对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作用的正确认识,将有助于推进物理课堂教学的改革。一、信息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时代性 新世纪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向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学生在学校期间不可能学会所有的知识,教师也不可能预见学生今后可能遇到的一切问题。单纯的知识学习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人的终身发展的需要,学生必须学会学习,以便能在不熟悉的环境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因此,过去的那种以传授自然科学知识为主,即向学生讲授自然科学的一般规律,把大量知识灌输给学生的“双基”教育模式,已经

3、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要求。如何在信息社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从而为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并获得发展奠定基础成为各国课程改革的重心。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我国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育目的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信息素养。强调的是学生的全面而科学的教育,使学生在科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统一之下的全面的教育。随着我校信息技术投入力度的加大,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已经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为新的课改创设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创新、实现教育现代化所必须的,是教育改革的基本前提。教育信息化有助于加快知识的更新速度;教育信息化有助

4、于培养学生的高层思维能力;教育信息化能够突破教育环境的时空限制,有助于加强课堂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教育的信息化将使我们对教学的功能有了重新的认识,教学既是传授科学知识,又是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可见,在现代的课堂教学中适时渗透信息技术将会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样一来,学生既掌握了科学知识又获得了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创造的能力。二、信息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灵活性 信息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不是单纯用用实物展台或课件的简单的“叠加”、“掺合”,而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和学。强调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服务功能,吃透教材、

5、把握大纲、抓住重难点,找出信息技术的切入点,即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增强教与学的效果。下面笔者就课堂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运用信息技术的认识: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课堂引入至关重要。俗话说:一个好的开头,是事情成功的一半。在新编初中物理教材中,大多数开头是以彩色图片的形式展开,较以往教材相比注重感官的刺激,有一定的新颖性。然而,在教育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类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表现为以幻灯片、音像制品、计算机教学软件、多媒体电子出版物、仿真实验室以及虚拟现实教学材料、网络资源等多种形式的立体化状态,呈现文、图、声并举多感官刺激,直观明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2、

6、体验情景,感悟抽象物理概念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物理概念的教学既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而其中的一些概念较为抽象,教学中如果采用传统的说教,其结果,教师讲起来困难,学生听起来糊涂。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采取形式不一的信息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形象、直观,便于研究、易于理解。 3、回归自然,感受生活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它是人类对自然界最基本、最普遍规律的认识和概括。义务教育阶段的新的课程理念,强调物理课程的自然功能回归,强调物理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通过从自然、生活走向物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社会生活中的自然和谐。现行教材中涉

7、及了大量的自然现象,现象虽然直观,然而却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难以再现。鉴于这样的情形,光靠老师的说教和学生的想象,是很难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却能够突破教育环境的时空限制,真实再现实际场景,有助于学生对自然界的认识。 4、明确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辅助功能。物理学科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切不可用课件取代实验,那样将会给学生造成一种不可信感,总认为课件是你老师人为制作出来的,事实并非如此。同样,也会错过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最好的机会。因为实验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协调手、眼、脑并用的过程,一个综合能力培养的过程,也是一个培养科学探究素养的过程。只有摆正信息技术与实验之间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效用。为此,我在课堂实验教学中常常是利用信息技术来放大微小实验和借助课件来进一步分析和演示实验过程。能起到反复强化的效能,且现象的再现比起反复实验简单、灵活、方便。总之,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应突出其服务功能,切不可简单拼凑,更不能包办替代,应注意灵活多变、因材施教。我想,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步伐的加快,我们的课堂教学将越发充满活力和生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