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下第八单元教案设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8645977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下第八单元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下第八单元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下第八单元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下第八单元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下第八单元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下第八单元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四下第八单元教案设计(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9寓言两则教学设计纪昌学射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理解“注视、聚精会神”等词语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复述故事。3、通过比较异同,品味有关词句,体会纪昌专心刻苦、有毅力等品质。4、了解寓意,明白练好基本功的重要性,并能联系情景发表意见。学习重难点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2、结合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品质。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老师带来了一份见面礼,大家请看这几幅图片,猜猜图片的内容。这几个故事是我们学过的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短小的甚至可笑的故事里蕴含着一个大道理。能从小故事

2、中读出大道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今天,我们就来读一则故事纪昌学射。2、板书课题。3、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听课文朗读: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3、检查汇报:学习生字词及概括主要内容 课文写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让他下功夫练眼力:先练眼睛盯住目标不能眨一眨,后练把极小的东西看成很大的东西,纪昌一一照做之后,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三、细读课文,朗读感悟1、自由快速朗读课文,找一找:飞卫是怎样教纪昌的?用“”划出有关句子。纪昌又是怎样练习的?用“”划出有关句子。 出示飞卫的话(1)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

3、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师):你知道飞卫师傅要纪昌干些什么吗?谁来给我们说一说?飞卫都把话说得那么清楚明白,一点儿也不含糊。我们就来当当飞卫吧,把他的话读得清楚明白,可以吗?谁来试试?(师对个别朗读的学生进行评价) 飞卫师傅的要求都那么清楚明白了,纪昌是怎样练习的呢? 出示纪昌练习句子:(1)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A、用“”划出表示动作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品词:注视) B、个别读。师:同学们体会得多好啊。为了把纪昌的这一种刻苦好学,不怕辛苦的精神读出来,我们该怎样去读这一句呢?(动词读重音) (时间允许的话,

4、个别读一读,师生评价) C、引读。是呀,纪昌是多么刻苦好学。你看:听了师傅的话,纪昌回到家之后,就练习了起来。 第一天读(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师:他感到眼睛累极了,酸极了。但是他揉了揉酸痛的眼睛,又练习起来。读(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师:就这样,一个月过去了,他还是在练习读(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师:一年过去了,他仍然在练习读(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师:两年过去了,他依然坚持练习读(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

5、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D、理解“相当到家” 师:纪昌经过两年辛苦的练习,结果怎么样呢? 出示句子: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哪个词语最能说明他的练习结果?“相当到家”是什么意思?到家到那个程度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纪昌练到这样到家的程度,你为他高兴吗?可是飞卫却提出更高更难的要求了。谁来当当飞卫把要求清楚明白地告诉纪昌? 出示飞卫的话:(2)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等 到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的时候,你再来见我吧!原来把眼力练到盯着目标不眨眼这还是不够

6、的,还要练得(让学生补充:极小的东西看成极大的东西)纪昌有没有令飞卫师傅失望呢?他又是怎样的呢? 出示纪昌练习句子:(2)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 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A、品词:“每天”从这个词中你了解到什么?(有资料记载这项要求他又练了三年。)什么是“聚精会神”? B、引读: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柳绿花红,正是踏青的好时节,但纪昌却-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夏天来临,烈日炎炎,人们都射到阴凉的地方,但纪昌还是-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7、秋姑娘带着一身金黄迈着轻盈地步子来到人间,可是纪昌却顾不上欣赏美景,-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冬天,北风呼呼大雪纷纷扬扬,冻得人们只想缩进被窝,可纪昌依然-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所以纪昌看虱子的本领也练得(相当到家)了,那只小小的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2、小结: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五年的认真刻苦、坚持不懈的练习之后,纪昌的眼力练得相当相当到家了,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最后,纪昌也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四、揭示寓意,拓展延伸。

8、1、老师心中有个谜:飞卫为什么让纪昌先练眼力呢? 追问:仅仅学习射箭需要练基本功吗?2、纪昌学射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了?(指名学生说) 揭示寓意:无论学习什么本领,都要从学习这项本领的基本功入手,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决心、恒心和不怕困难。 3、拓展:要想掌握射箭本领,就要先练眼力,由这件事我们想到了其他的学习:要想写得一手漂亮的好字,就要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1、 学会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2、了解扁鹊给蔡桓公治病的经过,理解“讳疾忌医是十分有害的”的道理。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

9、理。教学难点: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前准备:查阅有关扁鹊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故事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词语:救死扶伤、药到病除、妙手回春、起死回生、同学们,请看屏幕,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些词语,想想它通常用来形容什么人?(其实词语也可以读出节奏和感情的,听老师读读。你能像老师一样再读读吗?发现了吗,这些词语都是说谁的?今天就来认识一位神医,他的名字叫扁鹊板书:扁鹊(大家跟我一起书空,扁是户字头,下面注意是一横两竖)2、交流扁鹊资料:出示扁鹊图片,这就是扁鹊,你了解他吗?扁鹊,原名叫秦越人,春秋战国时期医学家,医术高明,名扬天下。据史记扁鹊传记载,有一天,扁鹊

10、行医路过虢(lu)国,虢国举国上下一片哀痛!原来他们的太子病得很厉害,人们都以为他死了!扁鹊知道后去为虢太子医治,没想到,经过他的治疗,太子竟然活了!从此,神医扁鹊的美名家喻户晓!天下人都知道扁鹊有“起死回生”之术。还想了解扁鹊的其他故事吗?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关于扁鹊的寓言故事,题目叫扁鹊治病(板书:治病)二、通读课文,总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确,读通顺。2、指名轮读,听的同学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指名概括主要内容:谁能用简单的几句话概括主要内容呢?(随机指导:像这类型的文章要根据题目抓住主要内容简单概括;你学会了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三、品读句子,感悟人物(一)认

11、识扁鹊1、扁鹊是怎样为蔡桓公治病的?默读课文,把相关的句子划出来。(板书:扁鹊)2、指名说,课件出示治病过程。3、出示四诊法看来同学们都把治病的过程找出来了,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扁鹊那时侯的人看病用的都是中医的手法,也就是望、闻、问、切。(课件出示四诊法)它是扁鹊创造出来的。望就是看气色,闻就是听声音,问就是问病情,切就是按脉搏。4、(出示扁鹊治病的四个句子)我们来看一下(指着投影)扁鹊为蔡桓公治病用的是哪种方法呢?自己读读这些句子。5、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点红:站了一会儿、老远望见、只看了几眼)你的观察很仔细。是啊,望这种方法是最难的,扁鹊一望就知道蔡桓公的病情,他的本领可真是( )(板书:医

12、术高明)6、我们再来看看扁鹊劝说蔡桓公的这几句话,你还发现什么?自由读读。7、指名说(着急、担忧)8、你能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吗?指导朗读(分三次逐次指导朗读,一个读好才到下一个读,最后齐读)9、扁鹊为什么这么担心啊?指名说10、小结:医者父母心,可见他不仅医术高明,而且()。(板书:医德高尚)难怪书中说他是一位(名医)(二)了解蔡桓公1、可是这位名医最后有没有治好蔡桓公的病呢?那是怎么回事呢?2、(不相信、)指名几个3、让我们看看扁鹊几次为蔡桓公治病时,蔡桓公有什么表现?找出相关语句,划一划。(板书:蔡桓公)4、学习三次表现指名读第一次。(课件出示第一句)想像一下,蔡桓公说这句话时表情是怎样的?

13、(引导:所以你不以为然地说、毫不在意地说) 是啊,第一次蔡桓公根本就不相信他。第二次呢?指名读(出示第二句)看都不看他一眼,也不跟他说话,课文是怎样表达的?(没有理睬)嘴巴不说,可心里怎么想呢?你能把这种语气读出来吗?指名说一个,读一次。 (引导:他很不高兴地说) 这一次(指着课件扁鹊说的第三句话)蔡桓公又有什么表现呢?指名读(出示第三句)(作为一国之君,扁鹊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三翻四次说自己有病,这回蔡桓公可真生气了,他会对扁鹊说什么呢?)(评价:大王龙颜大怒了,大发雷霆了)难怪吓得扁鹊连忙退了出来。是啊,大王是不好惹的。5、同学们,让我们再来回顾整个治病的过程。我们分角色朗读,女生做扁鹊,男

14、生做蔡桓公,读蔡桓公表现的句子,老师读旁白。(课件出示四次看病过程的对话)三、桓公之死,追溯原因1、这就是整个治病的过程,我们结合课文,帮扁鹊为蔡桓公建个病历。快速浏览课文,补充完整。(出示病历)2、指名补充病历。相机指导书写。(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字)烫:汤水用火一烧就烫了;上面一个汤,下面一个火就是(烫)肠:肠是身体的一部分,所以它是月字旁。扁鹊看出来蔡桓公的病已深入体内了;汤:不过没关系,用中药加水熬成汁,服用这剂汤药依然可以治好。但是一旦深入骨髓,就(无能为力)了。3、仔细观察病历,从这个病历中你发现了什么?(时间短、)4、明明是有药可治,最后连名医也无能为力,究竟是要了蔡桓公的命?(课件

15、出示:是要了蔡桓公的命。)5、小组讨论,指名说6、小结:我们发现了原来是蔡桓公的不听劝告和固执己见要了他的命。(板书:不听劝告、固执己见)四、穿越时空,体会寓意1、面对这样一个蔡桓公,此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请写在书本142页下面。2、指名说,(学生说到小病不治成大病时)相机总结防微杜渐。是呀,蔡桓公一开始的皮肤病是微不足道的(板书:微),由于他不听劝告导致病情渐渐加深而死的。(板书:渐)假如对细微的小病能积极防治的话(板书:防),就能杜绝它渐渐发展(板书:杜),以致酿成大错,这就是(防微杜渐) 也就是扁鹊治病这则所蕴涵的道理。(指着防微杜渐)五、结合生活,迁移运用1、聪明的人会把学到的道理放到生活中去,同学们,联系我们的学习、生活,能说说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吗?2、指名说例如如果不注意写字的正确姿势,久而久之导致了近视眼。如果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话,就会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