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教案.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8642601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十则》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语十则》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语十则》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语十则》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语十则》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语十则》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十则》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语十则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2)能读会写“愠、殆、矣、诲、弘、凋、恕”等字词; (3)理解、运用论语中名言警句,能朗读背诵、默写全文。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汲取课文的语言精华和思想精髓,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提高为人处世的思想修养; (2)体会课文丰富的内涵,能对照成语、格言、警句,反省自己,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教学重点: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课时:两课时课前准备: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 第一课时一、引入课文1、导入:同学们,我们国家古代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2、教育家,他的思想不仅对我国,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天联合国还有他的塑像,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对,他就是孔子。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他关于学习和做人一些论述,看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2、介绍孔子及其论语: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

3、、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二、诵读感知1、范读: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2、自读:学生自读课文, 3、感知: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学生交流后概述:本文主要包括学习和个人修养两方面的内容,前五则着重谈学习,后五则着重谈修养做人。三、合作探究学习课文前五则1、学生放声自由朗读前五则。2、齐读。小结朗读文言文要注意的问题。3、小组合作解决语句并翻译。4、质疑交流:就课文字词的理解,学习小组间互相质疑,对个别词句的理解,加以点拨,并加以提

4、炼、补充。5、精读课文,探究课文思想内涵。(学生自主阅读)四、自由讨论1、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2、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3、从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成语、格言和警句,并说出理由。第二课时一、复习内容二、合作探究学习后五则 1、诵读:全班朗读课文,教师正音。 2、感知:自主研读,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内容。 3、合作探究(1)探究第一句请同学们讲这句话的字面意思。交流写松柏的诗句,学生小组内交流。 学生讨论交流:松柏有什么样的品性?这句话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2)探究第二、三句 请同学翻译这两句话,其他同学评价、修正、补充。对重点词句教

5、师要讲解。 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由学习小组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观点摘要: a这样的处世之道可取,因为人本来就不应该把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强加于人; b这样的处世之道不可取,社会这个大家庭是由若干成员组成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些东西也许我们都不喜欢,但又不得不要,比如监狱、死刑等。如果什么东西都要去考虑个人的喜好,这个社会的秩序就没法维持。 c这样的处世之道既有可取之处,又有不可取之处,看你用这种处世态度来对待什么人、什么事。4、归纳成语、格言 三、自由讨论1、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些内容使你收获最大?谈谈感想。 2、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 四、深化拓展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