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宣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8642170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5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宣城市宣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宣城市宣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宣城市宣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宣城市宣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宣城市宣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宣城市宣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宣城市宣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宣城市宣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二九年八月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土地利用形势与背景2第一节 宣州区概况2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3第三节 土地利用形势5第二章 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8第一节 规划指导思想9第二节 规划原则9第三章 土地利用规划目标10第一节 区域功能定位10第二节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11第三节 土地利用战略目标12第四节 土地利用调控目标13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16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16第二节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18第五章 土地利用分区与空间管制20第一节 土地利用分区20第二节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26第三节 乡(镇)土地利用调控27第六章 土地利

2、用重点项目与重大工程28第一节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8第二节 基本农田建设工程29第三节 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工程29第四节 土地生态建设工程30第七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31第一节 法律措施31第二节 行政措施31第三节 经济措施32第四节 技术措施33第五节 社会措施34附 表35附:宣城市关于宣城市宣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初审意见前 言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加强工贸强区、扩大招商引资、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民营经济”的指导方针,促使“东向发展、一主两翼”两大战略的实施,加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

3、移示范区建设,科学统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32号)、宣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送审稿)等相关规定,编制宣城市宣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以下简称大纲)。大纲根据宣州区自然、经济、社会条件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和形势,阐明规划期内土地利用目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方案、土地利用分区和空间管制措施、土地利用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及规划实施保障措施。规划范围为宣州区行政辖

4、区内全部土地,总面积262075.10公顷。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规划基期年为2005年,近期年为2010年,目标年为2020年。第一章 土地利用形势与背景第一节 宣州区概况宣州区地处皖东南,介于东经1182811904,北纬30343119之间,是宣城市政府所在地。宣州区毗邻苏浙沪,区位条件优越,是长三角经济由沿海向内地梯度转移的过渡带,皖赣、宣杭铁路交汇于此,318国道、合芜杭高速穿境而过,水路直通长江,是皖东南交通枢纽。全区地势南高北低,呈南山北水形态,形成“五山一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格局。宣州区属中亚热带气候,季风气候显著,光、热、水、气候条件优越;境内生态环境优越,生

5、物资源丰富,是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矿产资源储量大,自然人文景观众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全区辖7个街道办事处、14个镇、5个乡,2005年末总人口84.0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89万,农业人口68.12万人。近年来,宣州区农业经济结构不断改善、工业经济总量逐步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加快、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已被列为国家商品粮、优质棉生产基地和国家级生态示范试点区以及全国农产品标准化综合示范区域;全区现已形成以机械、轻纺、医药化工、建材为主的工业体系,以特种水产养殖、家禽繁育、林特产品开发为特色的块状农业经济,是华东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一。2005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78.47亿元,人均生产

6、总值9360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一、土地利用结构2005年,全区农用地218567.7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3.40%;建设用地19510.6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44%;未利用地23996.6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16%。农用地中,耕地96535.6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6.84%;园地7492.4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86%;林地87919.8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3.55%;其它农用地26619.7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16%。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15525.4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92%;交通水利用地3291.3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

7、的1.26%;其他建设用地693.9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26%。未利用地中,水域用地17895.7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83%;滩涂沼泽地1929.2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74%;自然保留地4171.7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59%。二、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均耕地逐年下降。1996-2005年,全区耕地面积净减少5284.18公顷,年均净减587.13公顷;同期人口净增加2.47万人,人均耕地从0.1249公顷下降到0.1149公顷。随着全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农建设用地不可避免地占用部分耕地,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日益尖锐。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加,

8、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有待提高。随着城镇化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加快,各项建设用地需求逐步加大,1996-2005年,全区建设用地净增1818.01公顷,年均净增202.00公顷,且有快速扩张趋势。2005年,全区地均GDP为2.99万元/公顷,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产值达到31.47万元/公顷,与1996年相比分别增长94.16%和86.65%,但与周边其他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升空间较大。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统筹发展亟待加强。区内农村居民点布局欠合理,房前屋后空闲地较多,工业用地尤其是乡镇企业用地容积率较低,2005年,全区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达226.97

9、平方米,远超规定标准(150平方米/人),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亟待优化。与此同时,1996-2005年,全区城镇用地增加683.42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仅减少16.83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减少的速度明显低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的速度,城乡建设用地未能有效实现增减挂钩。水土流失较严重,耕地质量有所下降。城镇建设、农业开发、矿山开采规模不断扩大,地表植被遭受一定程度破坏,致使局部地区水土流失情况较严重,尤其是华阳河、周寒河流域中上游地区,2005年,全区水土流失面积达900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34.34%;区内农业种植结构比较单一,用地和养地不协调现象时有发生,农药、化肥使用量加大,致使耕地质量下降

10、,中低产田比重较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开发潜力有限。2005年,全区未利用土地中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仅6100.9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33%,耕地后备资源十分有限。且分布不均衡,大多分布在生态脆弱区,开发利用难度大,易引发水土流失,耕地后备资源潜力已成为土地开发整理的主要限制因素。第三节 土地利用形势宣州区(原宣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自批准实施以来,对全区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实现了一定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规划实施期内,全区切实履行“占一补一”的法定义务,积极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有效保护了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

11、制度,按规划依法有序报批建设用地,为重点建设项目及全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用地保障;通过新闻和实地竖立标牌等形式加强了规划重要性的宣传,促使全社会依法依规用地意识逐步增强。未来十五年,是宣州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黄金发展时期”,也是资源、人口、生态环境约束加剧的矛盾凸显期。一方面,随着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加快、中部崛起战略深入实施及宣城市被国家纳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下简称“产业转移示范区”),宣州区的区位、资源、生态、劳动力等优势将会得到更为有效的发挥,全区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也愈显突出,土地资源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愈加

12、尖锐,土地利用和管理将面临新的严峻形势。一、土地利用面临的挑战耕地保护形势更加严峻,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难度加大。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宣州区作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和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既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对用地的需求,又要防止农地的过度非农化,落实国家关于耕地保护的严格要求,农用地的保护难度不断加大。且全区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分布零散,生态环境约束大,进一步制约了耕地补充能力,耕地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形势将更加严峻。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的难度加大。随着“东向发展”战略的实施、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设立,以及区域小城镇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工贸强区”主战略的推进,

13、全区城镇工矿用地需求量将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较高水平;“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用地需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将需要一定规模的新增建设用地作为支撑。但是,由于耕地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的加大,全区可用作新增建设用地的空间十分有限,各项建设用地的供给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必要用地需求的难度加大。统筹土地利用的任务更加艰巨,土地宏观调控的难度加大。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速度不断加快,亟待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优化各业土地利用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土地利用管理一体化,也对协调区域土地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由于自然位置、经济区位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

14、宣州区土地利用区域差异较明显,在用地需求全面持续增长和土地资源约束双重压力下,行业间、区域间的土地利用矛盾将日益突出,建立差别化的土地利用调控政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任重道远,实现土地利用目标多元化的调控难度加大。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矛盾突出,资源环境保护难度加大。随着宣州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各业发展争相用地的局面必然发生,资源环境保护任务也日益艰巨。科学发展要求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维持经济的发展,但宣州区部分地区土地已被污染,面临着治理已污染的土地和防止新污染发生的双重压力,环境保护任务艰巨,加强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刻不容缓。二、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区位优势和发展环境为实现经济

15、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良好平台。宣州区作为宣城市中心城区所在地,是全市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省政府全面推开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实施扩权强镇战略,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市区一体化,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此外,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措施以及向“三农”倾斜的政策,对农业重点区域发展农业及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将带来较好的机遇;“中部崛起”战略为全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区域政策支持;“东向发展”战略又为全区经济融入长三角提供了基本政策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为土地利用和管理提供了优良的社会环境。随着宣州区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能力将不断增强,有助于增加对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理复垦特别是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投入,有利于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管护相统一,促进城乡土地利用统筹协调,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同时,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等也将进一步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从而促进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和土地利用管理水平的提高,实现人地和谐发展。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为全区产业结构升级创造契机。在中央“调结构,保增长,扩内需”的重大战略部署下,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