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8623718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4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4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4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4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匈奴的兴起和对我国古代历史所作的贡献,并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观察和分析民族问题的能力。2了解匈奴与两汉的关系,包括卫青、霍去病打破匈奴,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等史实,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3通过分析汉朝不同时期对匈奴的不同政策以及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4、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昭君出塞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受到后人的称赞。学习重点: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昭君出塞学

2、习难点:如何理解汉武帝军事上的大一统对民族关系产生的深远影响。学法指导:1 本课引用的图片、诗句、史书记载、文物等获取信息,了解历史和认识历史,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2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通过对汉武帝、卫青、霍去病、昭君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初步掌握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要求依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简略的表述。 3 过讲述两汉与匈奴的“和”“战”,学会学生用对比、归纳的方法掌握历史知识。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5分钟)仔细阅读课本并看插图,能在课本上标注并掌握下列知识要点,思考完成下列问题并记下发现的问题:一、匈奴1、匈奴的首领称为 。2、秦末汉初,匈奴首领 统一蒙古草。二、卫青、

3、霍去病大破匈奴: 年,汉武帝派 、 进攻匈奴,取得胜利。三、昭君出塞:公元前1世纪匈奴分裂,其中一部的首领 于归附汉朝,汉元帝把 嫁给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两族的 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四、东汉时,匈奴分为南北两部,东汉明帝派窦固、窦宪攻击匈奴,取得胜利。质疑反馈:各小组收集问题提交教师,教师选出代表性问题全班同学共同探讨。教师进行点拔讲评,归纳方法规律。(10分种)问题探究 1“匈奴族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今天56个民族中有匈奴族吗?” 2回顾前面两课,结合本课内容,想一想,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哪些方面? 3、你认为王昭君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巩固知识

4、:小组内自查学习情况(10分钟)课堂小结:形成知识网络,自列学习提纲准备展示。(5分钟)3、小结:列举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的事例1)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2)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胜利;3)公元前1世纪匈奴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4)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5)东汉明帝时,派窦固、窦宪攻击匈奴,取得胜利。当堂检测:(5分钟 独立完成)一、选择题1.冒顿单于最大的功绩是:A, 励精图治,严格治军B, 建立了一支三十万人,纪律严明的骑兵C, 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D, 继承了单于位置,成为匈奴最高

5、首领2.汉武帝从匈奴手中夺取了A.河套地区 B.河西走廊地区C.漠北地区 D.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3. 对卫、霍的评价你认为正确的是:收复了河套地区有助开通丝绸之路保卫了北方边郡的安宁保护了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A B C D 一、材料题1.昭君和亲后,“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边关的城门很晚才关闭,牛马布满原野,好几代人听不见报警的狗叫声,百姓没有拿武器打仗的任务)。2.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词客各摅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董必武)3.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翦伯赞)请同学们结合上面三则材料,说出昭君和亲的历史作用。(教师解释:烽烟:指战争。鸣镝:响箭,鸣镝无声,指匈奴没有入侵)学生回答王昭君出塞后,极力维护汉朝与匈奴的友好关系。匈奴与汉和睦相处,很长时间没有发生过战争。教师补充昭君出塞还密切了汉朝与匈奴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匈奴社会的进步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