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传播教学反思等教案教科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8620912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传播教学反思等教案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传播教学反思等教案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传播教学反思等教案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传播教学反思等教案教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传播教学反思等教案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传播教学反思等教案教科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教案:光的传播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 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 能简单解释常见的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 初步掌握课题解决的思维程序步骤,即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检验论证,小组评价。(2)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过程及观察分析概括能力。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 学会合作学习。(2) 培养学生的创造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光的直线传播的探究过程以及光速的应用。能解释常见的光直线传播的现象。教学难点:光直线传播的条件,日食、月

2、食的成因。教学器材:多媒体设备,激光笔,蜡烛,玻璃砖,水,喷雾器,玻璃杯 蚊香等一、 引入新课教师将多媒体教室的灯全部关掉,问:“同学们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行吗?”学生:“不行,太暗,看不见了。”教师打开多媒体投影,展示出:“红日东升,美丽夜景等”,配合图像教师问:“我们从黑暗中感到一些光明,又看到如此美景,请同学们思考,这些都与什么现象有关?”学生回答:“光现象”教师:“好,现在让我们的教室亮起来,打开灯。”“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关于光,你想知道哪些知识?”二、 进行新课一)光源由刚才教师的提问,学生会提出很多的问题:“光是从哪里射出来的?光是怎样传播的?光有颜色吗?光传播的速度是多少?光

3、有能量吗?”等等。教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关于光的问题,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会一一被解答,现在我们先来研究其中的一个问题:平时我们用的光是从哪来的?组织分小组讨论总结,然后让学生每人写出一个发光体例子在黑板上。(激发学生兴趣和表现欲,纷纷举手。)学生写出:太阳、星星、月亮、水母、萤火虫、蜡烛、手电筒、电灯等等。学生据的例子有的大家熟悉,有的陌生。这时教师播放多媒体短片,介绍水母,萤火虫,等同学平时不易见到的光源。教师:同学们看黑板,这些是否都是能自身发光的物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出,月亮不发光,它是反射太阳的光。恒星发光,行星不发光。教师及时引出光源的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月亮不是光源。

4、(把月亮从所写的光源中擦去)教师:同学们思考这些光源有什么不同?例如太阳和火把。学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多媒体投影:练习一: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A 水母 B 霓虹灯 C月亮 D 蜡烛二)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出示一根蜡烛并点燃)我这就有一个光源,点燃它,可以看到它发出光。那么,光是沿什么样的路径传播的呢?请同学们猜想。学生可能猜想光传播沿直线,可能猜想沿曲线。教师问怎样验证你的猜想?学生回答:做实验。教师:前后四个同学为小组,利用手边的器材,设计实验来验证刚才的猜想。(器材事先由教师给每小组准备好)每组的实验器材很多,教师要先小组讨论,共同设

5、计实验后选取其中的部分器材进行实验,并不是所有的器材都用上。请同学们团结协作,我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做的又快又好。在此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控制时间约15分钟)实验结束教师组织学生把小组设计的实验到讲台上演示。(学生自己边讲边演示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提高兴趣,培养口才,观察力,体会实验的快乐。)学生实验:一、 器材:喷雾器和激光笔 做法:用喷雾器向空中喷水雾,用激光笔发出光射向水雾,可以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直的。二、 器材:蚊香、激光笔和火柴 做法:点燃蚊香,打开激光笔,可以看到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三、 器材:激光笔和一杯水 做法:将激光射向水中,可以看到水中光的路径是直的。四、 器材:激光笔

6、、喷雾器和一杯水 做法:在水面上方喷雾,激光从空气射向水中,可以看到光的路径是弯曲的。五、 激光笔,玻璃砖 ,蚊香,做法:将蚊香点燃,激光射向玻璃砖,可以看到光的路径有时直,有时弯。(学生兴趣盎然,不时在精彩之处给以掌声)教师:通过刚才的实验,大家观察到光的路径有时直,有时弯。到底哪一种对呢?(引起学生热烈的讨论,教师及时引导补充)最后共同总结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路径是弯曲的。三、 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请同学们思考生活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学生可以举出:挖隧道用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射击瞄准,影子形成日食,月食,等。学生举例影子的形成时,利用教室多媒体,让学生表演手

7、影并解释成因:因为光沿直线传播,遇到障碍物就被挡住,照射不到障碍物后面,形成了影子。(学生的手影投到大屏幕上,摆出孔雀等造型会引起学生很大的兴趣。这样提高了学生参与性。)教师进一步说:其实日食,月食的也和影子有关。利用多媒体演示日食和月食的形成,使学生一目了然。学生举例瞄准器和站队时当同学都被前面一个人挡住时队站直了后,教师准备三根蜡烛,请同学把它们立在同一直线上。学生会想到很多办法:办法一:在桌面上画一直线后,把蜡烛放直线上。办法二:用激光笔打出激光,把蜡烛沿激光线放置。办法三:用影子的方法办法四:先放两根蜡烛,然后把第三根蜡烛放到第二个背后,直到人从正面看后两根蜡烛都被挡住。通过设计方法,

8、活跃思维,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出示针孔照相机,请同学观察蜡烛的像。思考为什么成倒立的像。学生由于小学就学过小孔成像,能说出是光沿直线传播。用多媒体动画配合学生讲解。要求学生自己课下自制针孔照相机。练习二:下列不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A小孔成像B激光准直C影子形成D 星星闪烁四、 光速要求学生看书了解光的速度。光在真空中的速度:3108米/秒,在其它介质中的速度比真空中的速度慢,空气中的速度近似于真空中的速度。要求学生比较声速和光速:光速大于声速。多媒体展示图片思考:百米计时员是看白烟计时还是听枪声计时,为什么?答:看白烟计时,光速远远大于声速。五、 小结今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光

9、源,研究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应用及光速。我们学会了探究的方法过程,即“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交流和讨论”。六、 作业制作一个针孔照相机,做课后习题。板书设计:光的直线传播人造光源自然光源 一、光源:条件:在均匀介质中现象及应用:影子、日食、激光准直、小孔成像二、光的直线传播 三、光速:3108米/秒课后反思本节课是学生接触光学的入门课。光的直线传播是初中光学的重要内容。本节课我主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教会学生科学的研究,思维方法“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交流讨论”。在此过程中还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整节课我应用多媒体技术,扩展学

10、生的视野,突破难点,突出重点,让课堂更精彩。由于初二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及实验探究,思维还不够开阔,因此实验设计上,大多数学生比较单一。实验操作中表现出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有的学生不知该如何和他人合作,如何表达清自己的想法。这些问题要在以后在教学中逐步解决。教研组评价本节课应用多媒体技术,虽然应用的不是很多,但是恰到好处。如:先放映短片展示水母,萤火虫等这些平时学生不易见到的光源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后面应用多媒体演示影子的形成,当学生的手影:海燕,带草帽的老头,孔雀投到大屏幕上时很精彩,学生也很兴奋。本节课注重物理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杜绝了教师在上面做实验,学生在下面看实验的传统方式,而是充分准备让学生动脑设计,动手操作,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实验的能力。教师按照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培养学习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起到一个主导的作用。在教师精心的设计下,一步步引导学生不断的进行思考,不断的发现问题,努力解决问题。学生初步掌握了“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交流讨论”的科学方法,提高了创造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讲练结合,小循环多反馈的方式,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巩固。整堂课条理清晰,由浅入深,气氛活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