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课外作业加答案详解.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8617684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2.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论力学课外作业加答案详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理论力学课外作业加答案详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理论力学课外作业加答案详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理论力学课外作业加答案详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理论力学课外作业加答案详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论力学课外作业加答案详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论力学课外作业加答案详解.doc(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作业答案3-6 力系中,=100 N,=300 N,F=200 N,各力作用线的位置如图 3-6 所示。试将力系向原点 O 简化。 图3-63-11 水平圆盘的半径为 r,外缘 C 处作用有已知力 F。力 F 位于铅垂平面内,且与 C处圆盘切线夹角为 60,其他尺寸如图 3-11a 所示。求力 F 对 x,y,z 轴之矩。图3-11解 (1)方法 1,如图 3-11b 所示,由已知得(2)方法 23-14 图 3-14a 所示空间桁架由杆 1,2,3,4,5 和 6 构成。在节点 A 上作用 1 个力 F,此力在矩形 ABDC 平面内,且与铅直线成 45角。 EAK =FBM。等腰三角

2、形 EAK,FBM和 NDB 在顶点 A,B 和 D 处均为直角,又 EC=CK=FD=DM。若 F=10 kN,求各杆的内力。图3-14解 (1) 节点 A 为研究对象,受力及坐标如图 3-14b 所示(2)节点 B 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 3-14b 所示3-19 图 3-19a 所示 6 杆支撑 1 水平板,在板角处受铅直力 F 作用。设板和杆自重不计,求各杆的内力。图3-19解 截开 6 根杆,取有板的部分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 3-19b 所示。3-22 杆系由球铰连接,位于正方体的边和对角线上,如图 3-22a 所示。在节点 D 沿对角线 LD 方向作用力。在节点 C 沿 CH 边铅直

3、向下作用 F。如球铰 B,L 和 H 是固定的,杆重不计,求各杆的内力。图3-22解 (1)节点 D 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 3-22b 所示(2)节点 C 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 3-22b 所示3-25 工字钢截面尺寸如图 3-25a 所示,求此截面的几何中心。图3-25解 把图形的对称轴作轴 x,如图 3-25b 所示,图形的形心 C 在对称轴 x 上,即第五章作业答案5-3 如图 5-3 所示,半圆形凸轮以等速= 0.01m/s沿水平方向向左运动,而使活塞杆 AB 沿铅直方向运动。当运动开始时,活塞杆 A 端在凸轮的最高点上。如凸轮的半径R =80mm,求活塞上 A 端相对于地面和相对于凸

4、轮的运动方程和速度,并作出其运动图和速度图。图5-3解 1)A 相对于地面运动把直角坐标系 xOy 固连在地面上,如图 5-3b 所示,则 A 点的运动方程为, A 的速度 ,A 的运动图( y-t曲线)及速度图(-t曲线)如图 5-3b 的左部。2)A 相对于凸轮运动把直角坐标系固连于凸轮上,则点 A 的运动方程为,A 相对于凸轮的速度 ,运动图(-t及-t曲线)及速度图(-t及-t曲线)如图 5-3b 的中右部所示。5-6 如图 5-6a 所示,偏心凸轮半径为R,绕O轴转动,转角 ( 为常量),偏心距OC=e,凸轮带动顶杆 AB 沿铅垂直线作往复运动。试求顶杆的运动方程和速度。解 建立如图

5、 5-6b 所示直角坐标系 xOy ,设初始瞬时=0,在任意瞬时A 点纵坐标为此即顶杆 AB 的运动方程。把运动方程对 t 求导,得顶杆速度得图5-65-7 图示摇杆滑道机构中的滑块 M 同时在固定的圆弧槽 BC 和摇杆 OA 的滑道中滑动。如弧 BC 的半径为 R,摇杆 OA 的轴 O 在弧 BC 的圆周上。摇杆绕 O 轴以等角速度 转动,当运动开始时,摇杆在水平位置。试分别用直角坐标法和自然法给出点 M 的运动方程,并求其速度和加速度。图5-7解 (1)坐标法建立如图 5-7b 所示的坐标系,由于,则故 M 点的运动方程为 ,于是 ,故得 ,(2)自然法当 t =0时,M 点在点处,以 为

6、弧坐标M的原点,如图 5-7a 所示。M 点运动方程:M 点的速度:M 点的加速度:,5-9 曲柄 OA 长 r ,在平面内绕 O 轴转动,如图5-9所示。杆 AB 通过固定于点 N 的套筒与曲柄 OA 铰接于点A。设=,杆AB 长= 2r,求点 B 的运动方程、速度和加速度。 图5-9解 =2r即:第六章作业答案6-4 机构如图 6-4 所示,假定杆 AB 以匀速 v 运动,开始时=0。求当时,摇杆 OC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图6-4解 依题意,在=0时,A在D 处。由几何关系得:两边对时间 t 求导:,当时,杆OC的角速度 (逆)杆 OC 的角加速度 (顺)6-5 如图 6-5 所示,曲柄

7、CB 以等角速度绕轴 C 转动,其转动方程为。滑块 B 带动摇杆 OA 绕轴 O 转动。设 OC = h, CB = r。求摇杆的转动方程。图6-5解 (1)曲柄和摇杆均作定轴转动。由 OBC知得 注意到,得(2)自B作直线BD垂直相交CO于D,则6-9 图 6-9 所示机构中齿轮 1 紧固在杆 AC 上,AB =,齿轮1和半径为的齿轮 2 啮合,齿轮 2 可绕轴转动且和曲柄没有联系。设,试确定时,轮2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图6-9解 AB 平移,所以轮 B 上与轮 2 接触点 D 处:因为轮1、轮2啮合,所以轮2上点 D 速度与 轮1上点 D速度相同,切向加速度也相同。6-11 杆 AB 在铅

8、垂方向以恒速 v 向下运动并由 B 端的小轮带着半径为 R 的圆弧 OC 绕轴 O 转动。如图 6-11a 所示。设运动开始时,求此后任意瞬时 t杆OC的角速度 和点 C 的速度。图6-11解 ,又 ,由图 6-11b,得 ,6-12 图 6-12a 所示1飞轮绕固定轴 O 转动,其轮缘上任 1 点的全加速度在某段运动过程中与轮半径的交角恒为 60,当运动开始时,其转角等于零,角速度为。求飞轮的转动方程以及角速度与转角的关系。图6-12解 设轮缘上任 1 点 M 的全加速度为 a,切向加速度,法向加速度,如图6-12b 所示。把,代入上式,得分离变量后,两边积分得 (1)把代入上式进行积分得

9、(2)这就是飞轮的转动方程。式(1)代入式(2),得 于是飞轮角速度与转角的关系为 第7章作业答案7-7 在图a和b所示的两种机构中,已知=a=200mm,=3rad/s。求图示位置时杆的角速度。图7-7解 (a)套筒 A 为动点,动系固结于杆;绝对运动为绕的圆周运动,相对运动为沿 直线,牵连运动为绕定轴转动。速度分析如图 7-7a1 所示,由速度合成定理 因为为等腰三角形,故由图 7-7a1:(b)套筒 A 为动点,动系固结于杆;绝对运动为绕圆周运动,相对运动为沿杆直线运动,牵连运动为绕定轴转动。速度分析如图 7-7b1 所示。由图 b1:得 7-9 如图 7-9a 所示,摇杆机构的滑杆 A

10、B 以等速v向上运动,初瞬时摇杆OC 水平。摇杆长 OC = a,距离 OD = l。求当时点 C 的速度的大小。图7-9解 套筒 A 为动点,动系固结于杆 OC;绝对运动为上下直线,相对运动沿 OC 直线,牵连运动为绕 O 定轴转动。速度分析如图 8-9b 所示,设杆 OC 角速度为 ,其转向逆时针。由题意及几何关系可得式(1),(2),(4),(5)代入式(3),得因当时,故7-10 平底顶杆凸轮机构如图 7-10a 所示,顶杆AB可沿导轨上下移动,偏心圆盘绕轴O转动,轴O位于顶杆轴线上。工作时顶杆的平底始终接触凸轮表面。该凸轮半径为R,偏心距OC = e,凸轮绕轴O转动的角速度为,OC与

11、水平线夹角。求当= 0时,顶杆的速度。图7-10解 (1)运动分析轮心 C 为动点,动系固结于 AB;牵连运动为上下直线平移,相对运动为与平底平行直线,绝对运动为绕 O 圆周运动。(2)速度分析,如图 7-10b 所示7-11 绕轴 O 转动的圆盘及直杆 OA 上均有一导槽,两导槽间有一活动销子 M, 如图所示, b =0.1m。设在图示位置时,圆盘及直杆的角速度分别为 =9rad/s和=3rad/s。求此瞬时销子 M 的速度。图7-11解 (1)运动分析 活动销子 M 为动点,动系固结于轮 O;牵连运动为绕 O 定轴转动,相对运动为沿轮上导槽直线,绝对运动为平面曲线。 活动销子 M 为动点,

12、动系固结于杆 OA;牵连运动为绕 O 定轴转动,相对运动为沿 OA 直线,绝对运动为平面曲线。速度分析如图 7-11b 所示,由式(1)、(2)得式(3)向方向投影,得式(3)向方向投影,得7-17 图 7-17a 所示铰接四边形机构中,=100mm,又,杆以等角速度 =2rad/s绕轴转动。杆 AB 上有一套筒 C ,此筒与杆 CD 相铰接。机构的各部件都在同一铅直面内。求当= 60时,杆CD的速度和加速度。图7-17解 杆CD上点C 为动点,动系固结于杆 AB ;牵连运动为曲线平移,相对运动沿 BA直线,绝对运动为上下直线。速度与加速度分析分别如图 7-17b、图 7-17c 所示,图中于

13、是得方向如图。7-19 如图 7-19a 所示,曲柄OA长 0 .4m,以等角速度 =0.5rad/s绕O轴逆时针转向转动。由于曲柄的 A端推动水平板 B ,而使滑杆C 沿铅直方向上升。求当曲柄与水平线间的夹角 = 30时,滑杆C 的速度和加速度。图7-19解 曲柄OA端点 A为动点,动系固结于滑杆 BC ;牵连运动为上下直线平移,相对运动为水平直线,绝对运动为绕 O 圆周运动。点 A的牵连速度与牵连加速度即为杆 BC 的速度与加速度。速度、加速度分析如图7-19b 所示,得方向如图。7-21 半径为 R 的半圆形凸轮 D 以等速沿水平线向右运动,带动从动杆 AB 沿铅直方向上升,如图 7-2

14、1a 所示。求 = 30时杆 AB 相对于凸轮的速度和加速度。图7-21解 杆 AB 的顶点 A为动点,动系固结于凸轮。绝对运动为上下直线,相对运动为沿凸轮圆弧曲线,牵连运动为水平直线平移。杆 AB 的运动与点 A运动相同,速度、加速度分析如图 7-21b 所示。(1)速度因,从速度分析中得 (2)加速度因=常量,故 而 根据 得 从加速度分析中得 7-26 图 7-26a 所示直角曲杆OBC 绕轴O转动,使套在其上的小环 M 沿固定直杆OA 滑动。已知: OB =0.1m,OB 与 BC 垂直,曲杆的角速度 =0.5rad/s,角加速度为零。求当 = 60时,小环M 的速度和加速度。图7-26解 小环M 为动点,动系固结于曲杆OBC ;绝对运动为沿 AO 直线,相对运动沿直线 BC,牵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