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精品】.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8616617 上传时间:2024-03-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精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精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精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精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精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精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精品】.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精品】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吆喝/喝彩 鲜腴/屡见不鲜 舐犊情深/穷兵黩武B踌躇/踟蹰 蹒跚/瞒天过海 重峦叠嶂/喋喋不休C斟酌/着色 顽强/强词夺理 摩肩接踵/德高望重D辟邪/辟谣 差事/差之毫厘 塞翁失马/敷衍塞责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儿童剧芝麻开门剧情抑扬顿挫,台词诙谐幽默,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称赞。B春天的公园,阳光明媚,草长莺飞,我们一家人徜徉其中,尽享美景。C在海军建军70周年阅兵式上,人民海军挥戈闯大洋,砺剑海天间

2、,民族自豪感在我们心中油然而生。D先进文化理念是科技创新的思想源泉,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文化和科技是相辅相成的。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记者探访多家药店发现,部分药品价格上调,绝大多数药品价格保持稳定。B长江文明馆的筹建填补了全国范围内没有以大河流域为主题的博物馆的空白。C城管委鼓励在地铁站周边设置非机动车收费停车位,以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D“湖北省环保政府奖”近日揭晓,获奖者中首次出现,并代表获奖者发言。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秋冬之际,树上的叶子落光,抬头就能看到高树顶上的许多鸟窝,宛如一个个黑色蘑菇。B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C

3、丝瓜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D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6、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在现代社会,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在古人眼中,“信”是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经商之魂、为政之要。无论古今,诚信应该成为个人必有的精神品质。人无信不立。“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诚实做人,讲求信用,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开始做起。A B C D7、古诗文默写填空。(1)自非亭午夜分,_。(郦道元三峡) (2)自康乐以来,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3)

4、攀条折其荣,_。(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4)_,狐兔翔我宇。(曹植梁甫行)(5)王维的诗充满诗情画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出了宁静优美的山中美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写出了终南山水尽云生、变化无穷的美景,而“_,_”(使至塞上)又写出了大漠边关绮丽的自然风光。(6)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名句“_,_”用游动的视角描写出了景物的变化。(7)野望一诗中通过对季节的描写,表现山景萧瑟、内心寂寞的句子是_,_。二、文言文阅读。(15分)龙井题名记秦观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

5、不时至,去矣。”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选自淮海集)(注)秦观:宋代著名词人。文中“辨才”“参寥”两位僧人都是他的朋友。会稽:今浙江绍兴。龙井:地名。在今杭州市西风篁岭上,附近产茶。普宁:与下文“寿圣院”都是寺名。篮舆:竹轿。雷峰:与下文“南屏”“灵石坞”都是山名。惠因涧:山涧名。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以书邀余入山(_)(2)比

6、出郭,日已夕(_) (3)濯足于惠因涧(_)(4)以不时至,去矣(_)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1)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2)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3作者为什么有“殆非人间之境”的感叹?请结合第二段画线内容简要分析。三、现代文阅读。(30分)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天下的母亲都爱操心,我妈妈是天下母亲中最爱操心的母亲。在她眼里,我们儿女全是还没孵出蛋壳的鸡,她必须永远孵着我们。我和姐姐先后去插队,终于离开了家。可我们却像风筝,飞得再高,线还牢牢地牵在妈妈手里,她时刻注意我们的动向。后来,我到了一个地区级文工团拉大提琴,妈妈凡是路过那里,总要下车住几

7、天。有一次,我告诉她,我们去了一个水利工地演出,那里有一座大理山,有许多大理石等等。妈妈便说:“这是个散文的意念,你可以写一个散文。”想来母亲在我们身上寄托的理工之梦早已破灭,又见我一人在外,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反倒生出许多无事烦恼,便这么劝我了。这回倒真让我心下一动,之后不久,闲来无事,我写成了一篇散文,不料想这竟成了我第一篇印成铅字的作品,给了我一个当作家的妄想。然后,我便开始舞文弄墨,每一篇东西必须妈妈过目,然后根据她的意见修正,才能寄往各编辑部,再次聆听编辑的意见,再次修正。她比编辑严格得多,意见提得极其具体、细微。我常有不同意之处,可是总不如她合乎逻辑,讲不清楚,于是又只好跳脚了。再

8、后来,我去了北京讲习所,风筝的线仍然牵在她手里,每一篇东西总是先寄给她看。不过,与先前不同的是,妈妈同意让我听了编辑部的意见以后,再考虑她的意见。这时,我如同闸门打开,写得飞快,一篇连一篇,她实在有些应接不暇了。终于有一天,她紧接一封谈意见的信后又来了一封信,表示撤销前封信,随我去了。接到这封信,我忽然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风筝断了线,没头没脑地飞了起来,抑或能飞上天,抑或会一头栽下来,不论怎样,对风筝线,它无须再有什么怨言了。母亲的角度似乎是固定的,但那一次去芝加哥逛百货商场,女装部的衣服争奇斗艳。李欧梵教授说:王安忆,你看中哪一件,就停下脚步不走,妈妈就会给你买了。母亲说了一句很有意味的话

9、,她说:“中国的女性不会在任何一件衣服跟前走不动的。”如今,我每周两次,心甘情愿地挤半小时汽车,前往文化宫学习英语,苦不堪言地与衰退的记忆力搏斗着。不由想,假如当年,父母对我拳棒相加,也许这会儿早能看懂原版著作了。再一想,假如当年,大人听顺我的志趣,或许现在也能画几笔了。英语没管好,画画的天赋也给管没了。倒是那样似管非管,似不管非不管,弄出了个做小说的梦想来想去,儿女总是父母的作品。他们管也罢,不管也罢,都是他们的作品。风筝或许是永远挣不断线的。记得在美国旅行时候,在一所大学讲演,有一位来自台湾的学生说:“你母亲和你,前者从大我到小我,后者从小我到大我,是极有价值的经验。”王安忆散文及新京报采

10、访(组合改编)1对母亲茹志鹃而言,“我们像风筝”,作者回忆了哪几件母亲对自己“牵”与“不牵”的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析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我常有不同意之处,可是总不如她合乎逻辑,讲不清楚,于是又只好跳脚了。(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分析)3说说第4节划线句“对风筝线,它无须再有什么怨言了”的含义。4“从大我到小我,是极有价值的经验”,“小我”和“大我”在母亲身上表现鲜明,请具体分析这是怎样的一位母亲?5下列对文中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回忆了生活中平常的往事,情节跌宕起伏。揭示了她们最爱操心、最疼爱子女的共性。B作者走上创作之路的主要原因在于母亲看“我”无事烦恼,

11、无所事事,有意促成我,我开始有了当作家的梦想。C“风筝或许是永远挣不断线的”一句中的“永远”,强调孩子在哪儿都想自由,但父母牵挂,这种亲情是没有时间界限的。D本文题目可拟为“风筝”,因为“风筝”是文章的线索,更是母爱的象征。6文章最后一小节是否应该删除?谈谈你的看法。2、秋之天目湖郭树清天目湖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之地,湖水由250平方公里的河湖水汇集而成,俊秀的山、柔情的水,富有神奇色彩。秋天的天目湖,宛如成熟的少妇,优雅而恬静。这里湖水清澈,波光潋滟,层林尽染,菊黃桂香,让人陶醉。“ ”,天目湖不仅风光秀美,物产也很丰富。据称,天目湖里鱼类和水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品种繁多。水中鲜品、山林

12、野莱等美味佳肴一应俱全。其中鱼贝类有几十种之多。这里以茶香、水甜、鱼头鲜闻名于世。中国有句古话:“ ”。环湖而居的天目湖人守望着万顷碧波,充满了希望和自豪。在湖岸上行走,全身上下润润的,暖暖的,漾着一股浓浓的草香。目之所及,竹林苍翠,峰峦如黛,云天似锦,真令人恍然有出世之感,全身上下通畅,心似轻舞飞扬。当我们一行坐上观光船游览天目湖时,两岸景物,影影绰绰,到处可见一幅幅美妙的画面。时值秋日,正是千树金黄,枫叶正红,素雅娴静,山水相宜,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七彩的光泽,仿佛浩淼湖中的蜃楼渔火,恍然如入仙境。湖面上游艇穿梭不息,泛起层层涟漪。远处群山连绵,岗峦叠翠,山环水绕一直向天边延伸成浑然天成

13、的山水画天目湖无不呈现了自然、生态的怡静、舒适,顿觉快意与舒畅在心田流淌。此次天目湖之行,我们还来到距天目湖18公里的南山竹海。这里,山地、丘陵蜿蜒起伏,迎着晨曦,远远望去,云雾朦胧、重重叠叠,看不到尽头。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道幽径,步入竹林,晨雾散了,太阳出来了,眼前那漫山遍野青碧色的竹子挺拔清秀,碧翠葱郁,晶莹剔透。山间流水潺潺,河谷、翠竹相映生辉,临风起舞,婀娜多姿,真是入画成仙境,出音似天簌,给人以清新舒醉之感。这10万竹海即为10万亩的天然氧吧,在秋色正浓的季节里,更体现出它独特的魅力,自然美景幽静而壮阔,陶醉其中,它会让你的心情变得如此轻松,精神变得更加旺盛,旅途劳顿之感顿时尽消。秋天

14、温暖的阳光洒落在天目湖碧波荡漾的湖水上;洒落在天目湖流水淙淙的山涧旁;洒落在天目湖清香嫩绿的茶叶上;洒落在天目湖那修长摇曳的竹海间;洒落在天目湖那果实累累的田园里;洒落在天目湖那绿荫丛中的农舍小楼,秋风拂动游人醉。岁月流逝,水韵悠悠。天目湖的风光是美丽的,看不完的春波雪浪,望不尽的孤帆远影,听不够的涛声拍岸,闻不厌的草木芬芳。天目湖是自然资源的富饶地,勤劳的天目湖人抓住改革开放的契机,谋求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使这块古老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到处呈现新农村、新资源、新人居的繁荣景象。天目湖必将迎来更滋润、更美好的明天。(选自散文2013年第5期)1请将下面两句俗语填入文中第二段话的横线处,使之语句通畅、表意清楚。_ _A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B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2仔细阅读第段,说说作者描写了天目湖的哪些景物?写出了天目湖怎样的特点?3有人认为,文章第段花大量笔墨写了距天目湖18公里的南山竹海,与写天目湖无关,可删去。你认为呢?4联系上下文,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的语句。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七彩的光泽,仿佛浩森湖中的蜃楼渔火,恍然如入仙境。5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天目湖怎样的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