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64772.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8612724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6477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6477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6477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6477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6477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6477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64772.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64772中药炮制的目的是多方面的,一种药物可有多种炮制方法,一种炮制方法兼有几方面的目的,这些既有主次之分,又彼此密切联系。主要目的有:1 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有的药物虽有较好的疗效,但因毒性或副作用太大,临床应用不安全,需炮制后使用。如草乌:生用大毒,多外用,制草乌:毒性降低,可供内服。常山:生品有呕吐的副作用酒炙常山:可消除此副作用,用于截疟。2 改变或缓和药性性和味偏盛的药物,在临床应用时,会带来副作用。如太寒伤阳,太热伤阴,过苦伤胃耗液,过甘生湿助满,过辛损津耗气,过咸助痰湿等。中药常通过炒、麸炒、蜜炙等缓和药性。故有“甘能缓”、“炒以缓其性”之说。蒲

2、黄:生用,性滑,活血行瘀止痛。蒲黄炭:炒炭后,性涩,止血。生麻黄:辛散解表作用较强。蜜炙麻黄:辛散作用缓和,止咳平喘作用增强3 增强药物疗效增强药物疗效 药物起作用的是所含的活性物质,通过适当的炮制,可提高其溶出率,并使溶出物易于吸收,从而增强疗效。如果实种子药炒制,质变酥脆,易于煎出有效成分。龟甲砂烫醋淬后,蛋白质的煎出率是生品的14倍。热水浸出物含量为生品的6倍。辅料协同,增强疗效。如款冬花,蜜炙后增强其润肺止咳作用;黄芪蜜炙增强其补脾益气之效。制造新药,扩大疗效。炮制可将非药用者转变为药物。如人发经煅为血余炭后,能止血散瘀。通过炮制多个品种,使一药多用。如黑豆生用滋补肝肾,养血祛风,解毒

3、;经干馏制成黑豆馏油,则主外用,以消炎、抗菌、收敛见长;经发酵制成淡豆豉,又可解表除烦;经发芽制成大豆黄卷,具清热利湿、发汗解表之效。4 改变或增强药物的作用部位和趋向大黄苦寒为纯阴之品,其性沉而不浮,其用走而不守,酒制后能引药上行,先升后降。李杲认为“大黄苦峻下走,用之于下必生用,若邪气在上,非酒不至,必用酒浸引上至高之分,驱热而下。若用生品则遗至高之邪热,病愈后或目赤喉痹,头肿,膈上热痰”。规律性的认识:“大凡生升熟降”、“酒制升提”、“盐制入肾”、“醋制入肝”。如柴胡醋制,能更有效地治疗肝经疾病。5 便于调剂和制剂植物药经切制成不同规格的饮片,便于调剂时分剂量配方,使剂量准确,易于煎出有

4、效成分。矿物药、贝壳类、动物骨骼类经煅制后,质地由坚硬变得酥脆,易于粉碎,利于煎出有效成分。6 利于储藏和保存药效药物经过加热处理可以进一步干燥药材,减少含水量,利于储藏。某些动物类药材经过加热处理,能杀死虫卵,便于储存。如桑螵蛸经蒸制处理,可杀死虫卵,防止孵化。植物种子类药物,经加热处理,能终止种子发芽,便于发芽不变质。某些含甙类中药经加热处理,可杀酶保甙,避免有效成分被酶解损失,以利久储,如黄芩。7 矫嗅矫味,便于服用动物类或其他有特异不快嗅味的药物,往往难以口服或口服出现恶心、呕吐、心烦等不良反应。为便于服用,常采用漂洗、酒制、醋制、蜜炙、麸炒等方法处理,起到矫嗅矫味的效果。如紫河车、乳

5、香等。8 提高药物净度,确保药用质量 中药在采收、运输、保管过程中,常混有泥沙杂质、霉败品和残留的非药用部位等。必须进行严格的分离和洗刷,使其符合药用的净度和纯度,以保证临床用药剂量准确,减少污染,确保质量。炮制对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中药治病的物质基础是其所含的有生物活性的成分。中药在炮制过程中,由于受加热温度、加热时间、辅料及水处理等因素的影响,其理化性质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主要是在成分组成及成分含量或物理形状上的改变,由此变化导致中药功效的改变,或增效,或降毒,或产生新的作用,以适应中医临床的需要。研究炮制对中药理化性质的影响,对探讨中药炮制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1 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药物的

6、影响性质:游离生物碱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难溶于水,但可与酸成盐而溶于水。炮制对其影响:1此类中药常用酒、醋等辅料炮制,以提高疗效。2所含成分易溶于水,则采用少泡多润的原则,减少损失,如槟榔。3遇热活性降低者,宜生用,如石榴皮、龙胆草、山豆根。4有些有毒生物碱成分,在高温下不稳定而产生水解、分解等变化,可利用加热炮制降低含量,使毒性降低,如乌头2 炮制对含甙类药物的影响性质 :易溶于水、乙醇中;酸性条件下易水解;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易被相应的酶所水解。炮制对其影响:1尽量少泡多润,防止成分损失。如大黄、甘草、秦皮。2常用酒作辅料,提高溶解度。3一般少用或不用醋处理。以免增加成分复杂性,且降低了

7、甙的含量。4常用炒、蒸、烘、燀或暴晒的方法破坏或抑制酶的活性,保存药效。3 炮制对含挥发油类药物的影响性质 :常温下可自行挥发;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及脂肪油中,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小。炮制对其影响:1尽量少加热或不加热,宜阴干,加水处理宜“抢水洗”。2所含挥发油若有毒性或强烈的刺激性,通过加热炮制可大部分除去,有利临床应用。如乳香、苍术。4 炮制对含鞣质类药物的影响性质:易溶于水,尤其易溶于热水。为强的还原剂,能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生成鞣红。耐高温,加热处理对其影响不大。鞣质遇铁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黑绿色的鞣质铁盐沉淀。炮制对其影响:1用水处理时防止成分损失,如地榆、虎杖、石榴皮等。2槟榔、白芍等切

8、片时露置空气中有时泛红,是其所含鞣质氧化成鞣红所致。3大黄炒炭,蒽甙含量减少,鞣质变化不大,泻下缓和,收敛作用增强。4为避免与铁反应,有用铜刀切,木盆洗,沙锅煎的要求。5 炮制对含有机酸类药物的影响有机酸广泛存在于植物药中,尤其是未成熟的果实中含量高。炮制对其影响:1小分子的有机酸多能溶于水,故宜少泡多润,以免成分损失。2有些有机酸能与生物碱成盐,利于药效发挥。如吴茱萸制黄连。3具有强烈酸性的有机酸,对口腔、胃刺激性大,加热处理,可破坏一部分,使酸性降低,如山楂。6 炮制对含油脂类药物的影响油脂类通常具有润肠通便或致泻等作用,有的作用峻烈,有一定毒性。经加热、压榨除去部分油脂类成分,可以避免滑

9、肠致泻或降低毒副作用。如柏子仁去油制霜降低或消除滑肠作用;瓜蒌仁制霜除去令人恶心呕吐之弊,适用于脾胃虚弱患者。7 炮制对含树脂类药物的影响性质:树脂类一般不溶于水,而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媒中。炮制对其影响:1常用酒、醋处理,提高溶解度,增强疗效。2加热炮制可增强某些药物的疗效,如藤黄。但温度过高,使树脂变性,反会影响疗效,如乳香、没药。牵牛子树脂具有泻下去积作用,经炒制后部分树脂破坏,可缓和泻下作用。8 炮制对含蛋白质、氨基酸类药物的影响炮制对其影响:1有毒蛋白质可通过加热处理,使毒性蛋白变性而消除毒性,如巴豆、白扁豆。2有效蛋白质应避免加热,如雷丸、天花粉以生用为宜。3某些蛋白质加热处理,产生一

10、系列变化生成新物质,而具有治疗作用。如鸡蛋黄、黑大豆等经过干馏,能得到含氮的吡啶类、卟啉类衍生物而具有解毒、镇痉、止痒、抗菌、抗过敏的作用。9 炮制对含糖类药物的影响炮制对其影响:1单糖及小分子寡糖易溶于水,在热水中溶解度更大,多糖难溶于水,但能被水解成寡糖、单糖,故含糖类药物应尽量少用水处理,尤其是与水共同加热更应避免。2一些含糖甙类药物在加热处理后,可分解出大量糖。如生地制成熟地后甜度增加;何首乌制后还原糖含量增加,都与糖类成分变化有关。10炮制对无机化合物类药物的影响 炮制对无机化合物类药物的影响 无机成分广泛存在于中药中,以矿物药和贝壳类药物最多。炮制对其影响:1矿物药采用煅制方法,可改变其物理性状,易于粉碎,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利于其在胃肠道的吸收,增强疗效。2含结晶水的药物制后失去结晶水,改变药效。如石膏、明矾等。3改变化学成分,产生治疗作用。如炉甘石生品不入药用,煅制后,其成分由碳酸锌变为氧化锌,具有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敛疮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