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861184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2)2009-12-3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2)的通知 成办发200964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2)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二九年十一月十九日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2)为加快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发挥文化创意产业在低碳经济和绿色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成都中心城市的战略地位,根据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发200930号),成都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成委办2007

2、7号)等文件精神及成都市服务业发展规划(20082012),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所指文化创意产业涵盖传媒、文博旅游、创意设计、演艺娱乐、文学与艺术品原创、动漫游戏和出版发行七个重点行业。一、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一)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20世纪末,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迅速崛起,人类正进入文化经济时代。从发展趋势看,文化创意产业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或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取向,已发展成为区域软实力竞争的核心内容,并成为影响地区和城市经济辐射力、带动力的重要因素。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均十分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创意产业每天创造产值高达220亿美元,并以5%左右

3、的速度递增。英国的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门类中增速最快,年平均增长6%,约占英国国民生产总值的8%,成为仅次于金融服务业的第二大产业。美国是全球创意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创意产业超过航空、重化工及汽车等传统产业领域,成为最大的出口产业,2007年,美国核心版权产业的增加值达8891亿美元,约占GDP的6.44%。2005年,日本文化内容产业规模达250115亿日元,占GDP的6.2%。(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已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强市战略来实施。2007年,北京市、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992.6亿元和857.81亿元,分别占GDP的10.6

4、%和7%;2008年,深圳市、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550亿元和576.86亿元,分别占GDP的7%和12%。文化创意产业已逐步成为国家和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柱。二、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分析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以园区化、楼宇化为载体模式,以重大产业项目为带动,以骨干企业为支撑,传媒、文博旅游、创意设计、演艺娱乐、文学与艺术品原创、动漫游戏和出版发行等行业快速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格局。据统计,2004年到2008年,我市文化创意产业营业收入从232.54亿元提高到595.62亿元,增加值从65.81亿元提高到133.7亿元,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3.2%上升到3.4%,对全市经济

5、增长的贡献率从3.8%上升到4.8%。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增速超过全市经济增速,在我市新兴产业三大主体产业中排行第二,也成为我市新兴产业中吸纳就业能力最强的两大产业之一。但是,与发达城市相比,我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有明显差距。文化创意产业总量不大,增加值占GDP比重较低;骨干企业带动作用不强,仅在出版传媒、文化旅游等领域形成了大型文化集团,在跨地区跨行业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方面还有待提高,其他领域还缺乏具有全国影响力和行业整合能力的骨干企业;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具有全国影响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不多,区域性的特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有待形成,重大项目的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还不明显。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6、、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市委、市政府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方针,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大力培育市场主体,繁荣城乡文化市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二)基本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充分激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活力;坚持重点突破,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着力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坚持城乡文化统筹发展,促进城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三)总体思路。根据成都实际,通

7、过规划建设载体、培育壮大主体、实施重大项目、塑造文化品牌和完善公共服务,推进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立足成都优势领域,重点发展传媒、文博旅游、创意设计、演艺娱乐、文学与艺术品原创、动漫游戏、出版发行等七大行业,构建文化创意产业体系。以园区化和楼宇化为主要模式,建设产业载体,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引进和培育骨干企业,发挥引导示范和资源整合作用,影响带动行业发展。建设一批投资规模大、辐射带动作用强、创意和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好的重大项目,推进产业融合与联动发展。实施品牌战略,培育一批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园区和品牌活动,塑造成都文化创意产业的城市品牌。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完善投融资、产权交

8、易、共性技术、产品展示和信息交流等公共服务,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四)发展目标。近期目标:20092012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以上;2012年,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2%。把成都建设成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鼎立之城”。中远期目标:20152020年,通过“四基地”(全国领先的数字内容产业基地、文博旅游基地、创意设计基地、出版发行基地)和“两中心”(中西部演艺娱乐中心、文学与艺术品原创中心)建设,使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6%,将其培育成为我市支柱产业。四、发展重点(一)传媒业。发展目标:20092012年,全市传媒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以上。201

9、2年,成都传媒集团年产值达到40亿元,数字新媒体收入占集团媒体总收入10%以上,集团资产规模达100亿元,成为国内知名的以全媒体深度融合为特色的综合传媒集团。建设35个传媒产业园区,培育一批骨干企业,打造全国领先的数字内容基地。推进措施:扶持成都传媒集团做大做强,加快发展以数字内容为核心的新媒体业务。发展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优化提升“成都全搜索”网站、“house100”等新闻门户网站和社区网站,建立“环球商业博览”网络会展平台,打造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区域性网络媒体。推出手机报和手机杂志,推广双向互动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培育新媒体内容提供商。发展数字视听和移动内容。与通信运营

10、商实施战略合作,建设“成都东区”数字音乐产业园,获取无线通信增值业务市场份额。以网络教育为切入点,建立数字出版发行平台。支持“美食天府”数字电视频道实现跨区域播出,发展高增值业务,培育数字内容提供商和内容集成平台服务商。加快传媒资源整合。规划建设和打造“保利音乐主题公园”、“成都大魔方”城市娱乐中心,举行体育赛事及演艺活动,打造传媒活动平台。打通不同媒体形态之间的资源通道,最大限度调度和使用新闻资源。推进传媒资源与网游动漫、电信移动等资源整合,实施跨行业资源整合。(二)文博旅游。发展目标:20092012年,文博旅游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6以上。2012年,规划建设13座公益性博物馆,2个以博

11、物馆群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区,完成13个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的修复与利用,兴办一批民间街区博物馆。完善文博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市场机制,建成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文博旅游之都”。推进措施:加大文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文博资源对文化旅游业的支撑作用。保护开发水井坊、宽窄巷子(二期)、大慈寺等三大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加快建设“安仁中国博物馆小镇”,规划建设“浣花文博旅游产业片区”,构建“三区两片”特色文博旅游产业发展区。新建成都博物馆、都江堰虹口深溪沟地震遗址保护和配套工程、抗震救灾纪念馆等特色文化主题博物馆,发展民间博物馆,构建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体系。打造“天府古镇”品牌,充分发挥成都文旅集团的机制优势

12、,以古街、古镇和博物馆为开发重点,通过资本运作,吸引战略投资,建立完善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和营销平台。提升现有重点文博旅游品牌,完善文博旅游价值链。以武侯祠博物馆、杜甫草堂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建川博物馆聚落等为重点,提高展陈技术的数字化、信息化水平,延伸文博旅游产业链,提升我市文博旅游品牌影响力。实施整合营销,塑造成都特色文博旅游品牌形象。聚集全市博物馆主体,联合国内外媒体、旅游组织和旅行机构,构建文博旅游营销网络,推进旅游中转地向旅游目的地的转变。(三)创意设计。发展目标:20092012年,创意设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2012年,培育13个创意设计产业集聚区,引进1020个在

13、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设计师工作室,扶持10家具有发展潜力的品牌设计企业,打造1个在中西部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展会,初步形成“成都设计”品牌效应,建成全国领先的创意设计基地。推进措施:促进创意设计产业集聚发展。依托中心城区载体资源,打造“红星路35号”创意园区、许燎源现代设计创意产业园、“锦绣工场”时尚设计街区、“UK028”家居文化艺术创意街区。依托“198”区域,规划建设“成都国际创意社区”等创意设计产业基地。构建“两园两街一区”创意设计产业发展格局。围绕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家居设计等领域,引进国内外一流的创意设计企业和机构,促进创意设计产业集聚发展。完善创意设计公共服务。搭建工业设计共

14、性技术平台,建立信息咨询、人才培训、展示交易、行业交流等平台,促进设计成果转化。扶持本地重点企业和知名设计机构,发挥骨干企业和领军人物的行业引领和带动作用,培育成都设计品牌。组织开展创意设计推广活动,举办“太阳神鸟”杯创意设计大赛、创意设计精品展、创意设计论坛等各类交流活动。鼓励本地设计企业参加国内外设计展览、学术交流、项目合作和设计创意类奖项的评选,支持具有成都文化特色的自主品牌设计产品的市场推广。(四)演艺娱乐。发展目标:20092012年,演艺娱乐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2012年,制作一台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经典剧目,创作35部文化旅游剧并实现常态演出。新建大中型剧院35个,增加座席数

15、5000个。演艺娱乐业主要指标及综合实力居全国同等城市前列,打造中西部演艺娱乐中心。推进措施:加快市场主体培育。深化文艺院团的体制改革和资产重组,引入战略投资者,积极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型演艺市场主体。创新体制机制,加大对创作主体、经纪中介主体、营销推广主体的扶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演艺娱乐,支持民营演出企业和团体做大做强,培育壮大一批行业骨干企业。大力培育演艺市场。以旅游演艺为重点,创作英雄?三国大型旅游剧、道解都江堰大型旅游实景剧等演艺剧目,构建旅游演艺品牌体系。创新经营机制,以剧目创作、演员管理、演艺经纪、推广营销为关键环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构建演艺市场协作网络,提升我市演艺娱乐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快演艺娱乐载体建设。实施成都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布点规划,新建新声剧场、成都艺术剧院金沙旅游实景剧场、杂技团剧场和区级文化聚落等现代化大中型剧场,支持和推进四川省体育馆、锦城艺术宫、成都艺术中心和川剧艺术中心改扩建。支持实验剧场建设,营造开放的公共艺术空间。(五)文学与艺术品原创。发展目标:2012年,打造13个以文学与艺术品原创为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支持建设四川美术馆。重点扶持510个现代化、专业化的艺术品经营机构,引导和规范艺术品市场秩序,构建多层次的市场体系。打造我国中西部地区文学与艺术原创中心。推进措施:规划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