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题3.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8611609 上传时间:2023-12-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题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题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题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题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题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题3.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家畜环境卫生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和目的?1.家畜环境卫生学的性质 是研究外界环境因素对家畜作用和影响的基本规 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制定出利用、控制、保护和 改造环境技术的措施,以增进家畜健康、提高其 生产力的科学。2.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家畜及影响其健康和生产力 的外界环境。(1). 家畜方面a. 家畜生活和生产的适宜环境条件。 b. 家畜对环境条件的影响。(2). 外界环境方面a. 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规律。b. 外界环境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c. 外界环境条件如何影响家畜的生活、健康和生 产。3.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 能更全面地了解环境因素对家畜健康的影响,进 一步掌握防止疾病发生的各个环节,更好

2、地防止 疾病的发生,保持家畜健康,充分发挥其生产潜 力,实现高产高效的目的。二 全身适应性综合征(GAS)三个不同阶段?(1)警戒反应 或动员阶段,包括以下两方面。 休克相:表现为体温下降、血压降低、淋巴球减 少、酸血症、神经抑制、肌肉紧张度减 低、胃肠道溃疡等。 反休克相:它是代偿性、防御性反应。特征: 肾上腺皮质肥大、增生及分泌增强。 体温、血压上升,血糖升高。 胸腺、脾、腔上囊萎缩。 血液稀释、碱血症等,使机体进入适应性阶段。(2)适应阶段 机体对应激因子的抵抗力增强,表现在代偿 性能趋于完善,对应激因子的作用能够适应。 如动物对寒冷、噪音等的逐渐适应。(3)衰竭阶段 若应激因子过强或作

3、用时间过长或机体抵抗 力较弱,在适应阶段,机体的适应能力可能 耗尽,而出现适应机能减弱、失效。此时, 机体又出现类似第一阶段的症状,终因适应 完全失效而发展为各式各样的应激综合征。三季节变化的影响?a. 季节变化引起温湿度变化,从而影响饲草的荣 枯。b. 季节变化引起日照的变化,从而影响家畜的繁 殖。c. 季节变化影响产蛋、产奶、产肉、皮毛成熟。四我国的典型气候类型?a.大陆气候:夏热冬冷,日照丰富,气温(日、年)较差大。高低温度出现时间较早,温度非周期性变化显著,春温高于秋温。年降水集中夏季,变率较大。海洋气候与之相反。b.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夏季具有海洋性,冬季具有大陆性

4、。地中海气候与之相反。 c.高原气候与高山气候:同为高海拔,但高原陆地面积大,夏季和日间易增热,冬季和夜间辐射强烈,所以温差较大。高山则由于山巅面积小,增热冷却缓和,所以温差较小。五 影响动物临界温度和等热的因素?1. 动物种类 一般体型大,单位体重表面积较小的动物,临界 温度较低、等热区较宽。2. 年龄和体重 临界温度随年龄和体重的增大而下降。3.皮毛状态 被毛绵密和皮下脂肪较厚的动物,临界温度较低、 等热区较宽。4.饲养水平 饲养水平愈高,体增热愈多,临界温度愈低,等 热区较宽。5. 生产力 高产家畜,代谢率高,产热量也多,临界温度低, 较耐低温。6.动物对气候的适应性 寒冷地区的家畜等热

5、区比温暖地区的家畜宽。7.管理制度 饲养密度大,则等热区宽。8.气象要素 气流和气湿等在不同条件下都影响机体的散热, 会改变临界温度和等热区。l六动物热应激时的热调节?1.提高可感散热. 皮肤血管扩张,大量血液流向体表,皮温升高, 皮温与气温之差加大。2. 增加蒸发散热. 血液中水分渗透,促进皮肤和呼吸道的蒸发散热。3. 减少产热量. 少吃或拒食;嗜眠懒动,肌肉松弛; 生产性能下降;代谢率降低。七 低温环境对初生仔畜的影响更大。这主要是?a.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健全;b.皮肤较薄;c.皮下脂肪较少;d.体表面积与体重之比较高。八温度应激对家畜健康的影响?(1)对家畜抗病力和免疫的影响 A. 体质下

6、降,抵抗力降低,对病原微生物的敏感 性增加,引起疾病或死亡。 B. 成年家畜免疫机能下降,容易造成免疫失败; 幼畜被动免疫受抑。(2) 气温的直接致病作用:温度过高或过低,会 诱发感冒、肠痉挛、支气管炎、肺炎、肾炎、 牛口蹄疫、羔羊痢疾、马肌红蛋白尿等疾病。九 气温的间接致病作用? a. 通过饲料影响 家畜采食了冰冻的饲料或饮用冰水,易患胃肠 炎、鼓胀、下痢、流产等。 b. 影响病原微生物和媒介虫生存和繁殖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 的生存和繁殖,造成寄生虫病的发生和传染病 的流行。十等热区的实践意义? 在等热区内,家畜采食正常,用于维持生命活 动所需的能量最少,消化道吸收的营

7、养物质, 被大量用于合成畜产品,因而,饲料利用率及 生产力水平最高、最为经济。十一光能被吸收后的转变? a.使分子或原子旋转或振动 ,产生光热效应进行 热传递 。 b.使分子或原子受激呈激发态,产生光化学效应, 继发生物学效应。 c.使分子或原子中电子脱出,产生光电效应 (荧 光或磷光)。十二可见光的作用机理?可见光是太阳辐射中能使人和动物产生光感和色觉的部分(波长380760nm)。对动物既可引起光热效应,也可引起光化学反应,但不如红外线和紫外线强烈。作用途径光 视网膜 视神经 视觉中枢 下丘脑兴奋。(主要途径)禽:光 穿头颅骨 脑神经 下丘脑兴奋。(视网膜外或恼感受器)兽:光 视网膜 视神

8、经 松果腺(褪黑激素分泌减少) 经下丘脑影响垂体前叶。光使下丘脑兴奋分泌促释放激素,经下丘脑垂体门脉循环到达垂体前叶,并使之释放促激素和生长素,这些促激素再作用于相应的腺体,使其产生相应激素参与代谢,直接影响生长发育、生产和繁殖。十三光照对其他生产性能的影响?(1)生长肥育生长肥育家畜光照时数宜短,一般610h;种用家畜光照时数宜长,一般1416h。(2)产乳哺乳动物的产奶量,一般春季最多,56月达到高峰,7月份大幅跌落,10月份又慢慢回升。 乳中固形物含量,则是春夏季较低而冬季较高。(3)产毛a产量:羊毛的生长一般夏季快,冬季慢。b成熟:毛皮兽的皮毛随光照日渐缩短逐渐成熟, 到冬季皮毛质量达

9、到优质。c脱换:家畜被毛受光周期变化的影响,脱换也 有季节性。用缩短光照,使蛋鸡强制换 羽,控制产蛋周期,就是这一规律的成 功应用。十四 适度的红外线对家畜的主要作用? (1)消肿镇痛的作用 镇静、干扰、消肿、改善缺血. (2)供热保暖的作用 御寒、促进生长发育. (3)色素沉着和加强紫外线杀菌的作用十五过度照射红外线的危害?(1)机体重新分配产热,使胃肠道对特意性传染 病的抵抗力下降。(2)使皮肤温度过高,引起变性或灼伤。(3)波长6001000 nm的红光或红外线能穿透颅 骨,使脑的温度升高,引起日射病(中暑)。(4) 波长10001900 nm的红外线,可引起羞明、 视觉模糊、视网膜脱离

10、等疾病,常见于马属 动物。十六紫外线(4380nm)对家畜的作用? 不同波长的紫外线,其生物学作用不同。 一般将其分为三段: A段.波长320380nm 主要起色素沉着作用;B段.波长275320nm 主要是抗佝偻病和红 斑作用C段.波长275nm以下 具有较大的杀伤力,能 杀菌,也能刺激和破坏 机体细胞。l十七适度的紫外线对家畜的主要作用?1. 红斑作用在紫外线照射下,被照部位的皮肤会出现潮红,这种皮肤对紫外线的特异反应,称为红斑作用。机理:a. 原发性红斑 皮肤的反射作用,毛细血管扩张;b.继发性红班 表皮细胞被破坏,释放组织胺与类组织胺,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使毛细血管扩张,皮肤发红水肿

11、。2. 杀菌作用细菌或病毒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使核酸中DNA上的两个胸腺嘧啶彼此连接成环丁烷,形成胸腺嘧啶二聚物,使DNA失去正常功能,从而导致细菌和病毒死亡。杀菌作用的强弱取决于紫外线的波长、辐射强度和微生物的抵抗力。3. 抗佝偻病作用佝偻病: 与Ca、P 代谢紊乱有关,缺乏维生素D是主要原因之一。 维生素D的作用是促进肠道对Ca、P的吸收,保持血液中Ca、P的正常水平,促进骨基质钙化。机体缺乏时,肠道对Ca、P的吸收减少,血液中Ca、P不足,骨组织中Ca、P分解进入血液,成骨作用受到影响,以致幼畜出现佝偻病,成年家畜出现骨软症。4色素沉着作用动物皮肤的黑色素细胞中含有酪氨酸酶,在紫外线的作

12、用下,能解除硫氢化合物的抑制,活性增强,使酪氨酸生成的衍生物共聚而成黑色素蛋白,沉积于皮肤中。5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长波紫外线照射能激发机体免疫反应,提高免疫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加补体和凝集素滴定效价,从而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6增强气体代谢紫外线照射能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变慢加深,促进氧吸收和CO2、水汽的排出。同时能增加血液、红细胞和血红素的含量,提高血液携带O2和CO2的能力,加速组织代谢过程。十八噪声对家畜的影响?1. 对神经系统会产生的危害。 严重的噪声(如大于100120分贝)表现为头 痛、恶心、乏力、烦躁。.2. 改变家畜的生理功能。 特别是交感神经

13、的兴奋,引起血压和颅内压升 高,听力受损,使脉搏、呼吸频数、泌汗和物质 代谢增强;唾液、反刍、胃分泌机能减弱,末梢 血管收缩。3. 引起内分泌机能的紊乱。 垂体释放的促甲状腺素、促肾上腺素增加,促性 腺激素减少,生理功能失调。4. 造成生产力下降。 鸡和奶牛对突然的噪声较为敏感。十九减少噪声的措施?技术:吸声、消声、阻尼、隔声a. 牧场场址应远离噪声源。b. 合理规划,场内噪音大的各设施远离畜舍。c. 减少畜舍内部噪音的产生。d. 加强植树绿化,可减弱噪声的传播。二十消除畜舍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措施?1 合理设计畜舍,设置良好的除粪装置和排水系 统。2 及时清除舍内的粪尿和污水。3 合理换气,将有害气体及时排出畜舍。4 加强畜舍的防潮和保温。5 合理利用垫料。6 给育雏舍、幼畜舍生火供暖时,必须设置烟道, 并保证烟道内通气良好,以防CO和SO2中毒。二十一减少畜舍中微粒的措施?1、选好场址 2、合理规划场地3、加强日常生产管理 4、选择适当的饲料类型和饲喂方法 5、保证通风换气良好或安装除尘器。6、绿化除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