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情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经验)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8610419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真情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经验)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用真情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经验)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用真情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经验)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用真情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经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真情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经验)(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真情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刘 阳用真情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刘 阳新教育理念,使所谓的“师道尊严”成为过去,使师生关系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新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亲密的、和谐的、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让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让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共同合作,为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共同努力。所以构建和谐的、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对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乃至社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尊重信任理解学生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尊重他人的人,才能受到他人的尊重。教师尊重学生,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学生自尊心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为了换来学生对教师的尊重,是教育的需要。在教

2、育问题上,要给学生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大胆实践,有些内容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进行课堂辩论。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自主学习的潜能,老师的信任,有利于激发学生潜能,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师生和谐的感情基础是理解学生。要对学生的行为和想法依据本来面目去了解和研究,并给予正确的疏导。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特殊时期,他们在思维方式、品德表现、意志品质、兴趣爱好等方面特点不同,我们必须研究学生,走进学生心灵,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来确定教学目的和内容,必须时刻聆听学生的倾诉,让学生可以将内心的苦闷和烦恼发泄出来,这能使教师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进行启迪和疏导,使师生情感产生共鸣。 二、民

3、主和平等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核心 现代社会的教学,是民主和平等的,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尤其是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个性。过去,我们一直强调“师道尊严”,注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威严,导致学生个性被抹杀,师生之间缺乏平等,产生隔阂。而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以师生平等为基础,处处从民主出发,进行双向的平等交流。教师要多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经常换位思考,采取民主的教育方法,从而调动双方积极性,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三、宽容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关键 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作为教师,要时时记得,老师的宽容是一种教育手段,对学生的错误要保持一颗宽容的心。由

4、于中学生心理和生理上未发育成熟,自控能力较差,而这些错误是每个人成材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时时以宽容之心应对,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爱的奉献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以唤醒学生对老师的爱,可以发动学生积极向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的爱是使学生产生自爱、自尊、自强、自信的精神源泉。教师要想“教”,就得让学生对你有爱,愿意听你的话,也愿意和你沟通自己的问题和感情。师生关系最终是师生间情感和思想的交流。只有当学生感受到师爱,他的情感大门朝着教师敞开时,才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和亲近。师爱和爱师有机结合,为构建和谐师生

5、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全面了解学生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必要条件。如果有人问一个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是否了解自己的学生,或许不少人觉得是笑谈,觉得自己对自己的学生也许不是了如指掌,但还是了解个大概其。然而,事实并不是那么明了。教师知道学生的学习成绩,也知道学生在校期间的活动和表现,甚至了解学生在家庭或社会的表现。但有几个教师能说自己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呢?所谓教师不了解学生,主要就是指教师对学生内心世界不了解。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并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赖,形成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坚实基础。总之,只有创建民主和谐的氛围,使师生之间互相信任、相互尊重、平等沟通,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