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度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8609370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8.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医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医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医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医院多孽科联合冷利制度一、目的定义(一)目的。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规范诊疗行为, 提高我院疑难危重及肿瘤患者的诊疗服务质量。(二)定义。多学科联合诊疗是指以患者为中心,针 对特定疾病,依托多学科团队,制定规范化、个体化具有 连续性的联合诊疗方案,让患者获得最佳的诊疗服务。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临床、医技科室、医务科。三、诊疗范畴(一)临床确诊困难或疗效不满意的疑难、危重患者。(二)疑难危重的恶性肿瘤患者。(三)出现严重并发症并涉及多学科的病例。(四)涉及多学科,已发生医疗纠纷、医疗投诉或可 能出现纠纷的病例。四、管理标准(一)组建诊疗组L组建多学科联合诊疗组组长:患者科室主任副组长:医务科负责

2、人组 员:相关临床医技科室主任或具有高级职称的医 师。联合诊疗组下设常务办公室在医务科,由医务科负责 联合诊疗组的协调组织工作。2.多学科联合诊疗组职责(1)组长。负责主持多学科联合诊疗组的工作,制定 整体诊疗方案,对多学科联合诊疗结论具有最终决定权, 是各专业多学科联合诊疗小组的核心。(2)副组长。负责多学科联合诊疗组的组织协调工作。(3)组员。参与多学科联合诊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需要时及时到场会诊,协助对患者进行诊治。(二)工作模式1 .以多学科联合诊疗为主要工作模式。2 .设立多学科联合诊疗组,由组长组织相关学科共同 参与讨论,共同制定符合该患者全面情况的诊疗方案。3 .诊疗实施过程中

3、,科室应及时向诊疗组反馈患者病 情转归,副组长负责适时跟进了解诊疗过程,必要时向医 务科汇报。4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必要时经治医师可提请多 学科联合诊疗组再次会诊。具体流程参见多学科联合诊疗 工作流程。(三)工作程序1 .知情告知。申请多学科联合诊疗前,应及时做好患 者及家属的沟通工作。会诊前,须取得患者、家属或授权 委托人的同意并签署多学科联合诊疗知情同意书;会诊后, 多学科联合会诊结论与诊疗方案以知情告知方式向患者、 家属或授权委托人进行沟通,并签署多学科联合诊疗意见 告知书(附件3)。2 .申请审核。分为门诊和住院患者(1)门诊患者。凡有联合诊疗需求且符合诊疗范畴的 门诊患者,可通

4、过门诊主诊医生提出联合诊疗申请,填写 多学科联合诊疗申请表(附件4),交至医务科审核后,由 医务科组织协助诊疗。(1)住院患者。凡住院患者,应由主管医师提出多学 科联合诊疗申请,科室应先进行讨论,确定有联合诊疗必 要后填写多学科联合诊疗申请表,经科主任审核同意后, 交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协调联合诊疗。3 .实施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组在组长主持下开展工 作,联合诊疗的最终结论由组长决定,并对讨论结果签字 认可,诊疗结论填写在多学科联合诊疗记录上(见附件5)o(四)工作要求1 .资料准备。联合诊疗前主管医师应准备好资料,包 括病历摘要及有关检查材料,并将资料提供给多学科联合 诊疗组的相关成员。2

5、.时间规定。多学科联合诊疗时间采取预约制,原则 上自提出联合诊疗申请48小时内完成会诊。3 .执行方案。开展多学科诊疗科室应严格执行联合诊疗 方案。4 .记录登记。由主管医师记录在病程记录上;具体讨 论意见记录于疑难病例讨论登记本上(附件6),并在多学 科联合诊疗登记表上(见附件7)。5 .工作会议。多学科联合诊疗组每半年召开工作会议 一次,由组长主持,对半年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 并提出进一步的工作计划与改进措施。6 .认真履职。各诊疗组人员应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准 时出席联合诊疗组组织的诊疗活动及诊疗组席联会会议, 内容记录于多学科联合诊疗评价纪要表上(见附件8)。7 .规范督导。医务科负责对各多学科诊疗组开展工作 进行规范、组织与协调。质控办每季度对多学科联合诊疗 组运行过程与结果进行监控、督导,包括诊疗流程及诊疗 结论执行的质量评价,提出持续改进措施和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