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行感冒诊疗方案.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8609347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时行感冒诊疗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时行感冒诊疗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时行感冒诊疗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时行感冒诊疗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时行感冒诊疗方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时行感冒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2009年第三版。时行感冒(甲型H1N1流感 轻症)属于中医“时行感冒”范畴,兼具风邪及热邪特征,亦可兼加时气为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本病是风热疫邪自口鼻而入,首先犯肺,多表现为“卫气营血”传变规律。轻症患者临床上以“风热犯肺”、“热毒袭肺”两证型多见,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又可出现“气营两燔”“毒热内陷”“内闭外脱”之证型。轻症病例特点,病变多在卫气,病程较短,病情较温和;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则可出现营分及血分症状,预后较差。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公布的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10版中轻

2、症诊断部分。2.1诊断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2.1.1疑似病例。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即可诊断为疑似病例:(1)发病前7天内与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并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密切接触是指在未采取有效防护的情况下,诊治、照看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患者;与患者共同生活;接触过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等。(2)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甲型流感病毒检测阳性,尚未进一步检测病毒亚型。对上述2种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安排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检查。2.1.2临床诊断病例仅限于以下情况做出临床诊断:同一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中,未经实验室确诊的流感样症状病例,在排除其他致流

3、感样症状疾病时,可诊断为临床诊断病例。甲型H1N1流感暴发是指一个地区或单位短时间出现异常增多的流感样病例,经实验室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临床诊断病例可安排病原学检查。2.1.3确诊病例。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同时有以下一种或几种实验室检查结果;(1) 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采用real-timeRT-PCR和RT-PCR方法);(2) 分离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3) 双份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特异性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2.2重症与危重症病例2.2.1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重症病例。(1) 持续高热3天,伴有剧烈咳嗽,咳浓痰、血痰,或胸痛;

4、(2) 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3) 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4) 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5) 合并肺炎;(6) 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2.2.2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危重病例。(1) 呼吸衰竭(2) 感染中毒性休克(3) 多脏器功能不全(4) 出现其他需进行监护治疗的严重临床情况。2.3轻症病例除重症及危重症之外的临床诊断及确诊病例即为轻症病例。(二) 证候诊断1. 风热犯肺证:发热初期,发热或未发热,咽红不适,轻咳少痰,无汗,舌质红,苔薄或薄腻,脉浮数。2. 热毒袭肺证:高热、咳嗽,痰粘咯痰不爽,口渴喜饮,咽痛,目赤,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滑数。3、热毒壅

5、肺:高热,咳嗽咯痰、痰黄,喘促气短;或心悸,躁扰不安,口唇紫暗。舌质红,苔黄腻或灰腻,脉滑数。4.气营两燔:高热,口渴,烦躁不安,甚者神昏谵语,咳嗽或咯血,胸闷憋气气短。舌质红绛,苔黄,脉细数。二、 治疗方案(一) 一般治疗: 休息,多饮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高热病例可给予物理退热治疗。(二)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风热犯卫证治法:疏风清热基本方药:银花、连翘、桑叶、杭菊花、桔梗、牛蒡子、竹叶、芦根、薄荷(后下)、生甘草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毫升。加减:苔厚腻加广藿香、佩兰;咳嗽重加杏仁、枇杷叶;

6、 腹泻加川黄连、广木香; 咽痛重加锦灯笼。常用中成药:疏风清热类中成药如桑菊感冒颗粒、双黄连口服液;藿香正气等。2.热毒袭肺治法:清肺解毒基本方药:炙麻黄、杏仁、生甘草、生石膏(先煎)、知母、浙贝母、桔梗、 黄芩、柴胡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毫升。加减:便秘加生大黄;持续高热加青蒿、丹皮。常用中成药:清肺解毒类中成药如连花清瘟胶囊、莲花清瘟胶囊等。3.热毒壅肺治法:清热泻肺,解毒散瘀基本方药:炙麻黄、生石膏(先煎)、杏仁、知母、鱼腥草、葶苈子、金荞麦、黄芩、浙贝母、生大黄、丹皮、青蒿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

7、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毫升。加减:持续高热,神昏谵语加安宫牛黄丸;抽搐加羚羊角、僵蚕、广地龙等;腹胀便结加枳实、元明粉。常用中成药:喜炎平、痰热清、清开灵注射液。4.气营两燔治法:清气凉营基本方药:水牛角、生地、赤芍、银花、丹参、连翘、麦冬、竹叶、瓜蒌、生石膏(先煎)、栀子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毫升。加减:便秘加生大黄; 高热肢体抽搐加羚羊角粉。常用中成药:安宫牛黄丸、血必净、醒脑静注射液等。三、 疗效评价痊愈:体温正常3天,其他流感样症状基本消失,临床情况稳定。好转:体温正常不足3天,流感症状有自觉改善,临床情况稳定。未愈:仍有发热,流感症状改善不明显,但临床情况稳定,未转为重症或危重症者。加重:进展为重症或危重症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