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株的生长》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8608219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株的生长》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植株的生长》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植株的生长》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植株的生长》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植株的生长》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植株的生长》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株的生长》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植株的生长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课题:植株的生长 (第一课时)课标要求:描述根的生长过程。具体内容:通过观察根尖纵剖图,总结归纳出真菌的结构特点,进而推出根尖各部分的作用;通过微课堂探究根的哪一部位生长最快,给学生提供直观感知。动手测量获得数据,并处理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小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借助图片、视频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根生长的原因。通过学习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1)识别根尖基本结构,举例说明各部分的作用。(2)掌握根生长的原因。2、难点: (1)描述根尖各部分细胞结构特点及各部分作用。(2)探究根生长的原因。课时安排:1课时教材分

2、析:本节内容选自鲁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植株的生长。种子萌发长成幼苗,幼苗生长长成植株,植株生长到一定阶段植物体就要开花结果。因此,本节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种子的萌发”,并为下一节“开花和结果”和第三章第一节“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的学习打下基础。关于“幼根的生长”,教材首先介绍根尖的结构,是为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的实验做铺垫。此部分较为简单,只介绍了根尖的四个分区。对于根尖各部分细胞的结构特点也不做具体要求,让学生做大体了解。“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这个实验重点培养学生掌握测量数据的方法及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通过实验和观察根纵切面细胞的特点,可从宏观和微观

3、两个方面帮助学生理解根生长最快的部位和根生长的原因。学情分析植株的生长是自然界的常见现象,学生在此方面有一些知识的积累。在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已有以下的知识基础: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分裂和分生组织的特点等。但是根尖结构的知识是在细胞水平上学习的,较为抽象,必须借助图片。由于学生对根的生长充满好奇心,有利于教师利用实验材料来组织探究活动。虽然初一的学生在此阶段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资料分析的能力,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还缺乏一定地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在分析数据、处理数据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同时,学生理解根的生长原因这个动态变化也较为困难,需要借助视频、图片等多种方式增加学生

4、的直观感知,帮助学生理解本节知识。教学设计教学流程教师指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启发探究1.同学们,春天是一个美丽而充满希望的季节,又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季节,请同学们欣赏“生命奇迹”。(播放植物生长的视频。)种子萌发成幼苗,小小的幼苗又是如何长成参天大树的?这个过程包含了两个方面。1.茎和叶向上生长。2.根向下生长。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植株的生长。2.出示学习目标观看视频,进入学习状态。结合自己的认知进行思考明确目标,开启探密之旅。创设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秘一根尖的结构和功能1. 提问:根尖的位置在哪里?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根毛形态及着生位置的特点。2.识别根尖的四个部分及各部分的细

5、胞结构特点。展示标示错误的根尖的四个部分名称。根尖的四个部位已明确,每个部位的细胞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根据根尖纵剖图、细胞结构特点,推理根尖各部位的作用并填入表格。进一步点拨:水和无机盐通过什么运输?3.角色扮演根尖四个区,介绍各区细胞特点和作用。阅读课本,思考并明确根尖的位置。观察根毛。阅读课本,结合图-19,思考。纠正错误。贴图游戏:归纳总结细胞结构特点,(学生代表上台贴图并讲解根尖的细胞结构特点)交流讨论,明确根尖的结构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的作用。思考并回答问题。以问题小火车的方式回答,及时反馈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根毛和贴图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究

6、欲望。使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及时反馈,了解学生所学情况。探秘二根什么部位生长最快1. 视频展示根生长过程。2.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1)小组讨论实验方案。实验的设计思路是什么?选择什么样的根合适?实验的操作步骤是什么?(2)微课堂展示实验过程(3)以小组为单位,测量第三天的玉米幼根,A、B、C、D四个区域的相邻两线之间的距离。(4)讨论实验中发现的问题。与其他小组的测量数据进行比较,看看测量的数据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请分析原因。这个探究活动只用一株幼苗够不够?为什么?观看视频根据要求明确实验方案,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探讨。观察实验过程。动手测量实验数据,处理分析实验数据

7、,得出结论。学生在此基础上,积极讨论,解决发现的问题。从而得出结论: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感受自然的奇妙,启发继续学习的兴趣。通过讨论,提高表达交流的能力及科学探究能力。提高获得数据,处理分析数据的能力。发现问题,引发思考,由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来解决问题。探秘三根的生长原因1.小品“天王之争”。(图片展示根生长的原因)2.分析根生长的原因。3.总结根生长的原因。欣赏小品.积极讨论根生长的原因。得出结论:根生长的原因:1. 分生区的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2. 伸长区的细胞生长增大细胞体积。引发学生探究的好奇心。并将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结论。渗透事物发展变化的观点。知识梳理,归纳总结。展示思维导图,以填关键词的形式考查反馈。归纳幼根生长的结构及原因。通过知识梳理,整体理解掌握知识点的能力。闯关训练-我挑战五道精选题目,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手绘作品展示-根尖的结构再次直观感知根尖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升华-树与根播放视频“树与根”。教师寄语。观看视频情感升华,使学生体会到基础的重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