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平均数》说课稿.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8608172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平均数》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平均数》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平均数》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平均数》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平均数》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平均数》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平均数》说课稿.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公文范文-人教版平均数说课稿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人教版平均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23页的平均数,设计本课我遵循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依据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数学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基本理念,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统计中,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理论依据

2、,我确立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 使学生能理解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帮助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难点: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四、说学情 由于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平均分的基础知识,所以应着重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容易列出算式进行计算。五、说教法和学法:由于平均数意义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我尽量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法,创造有利于学

3、生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 在学法指导上,我重视观察法、比较法、发现法和讨论法等应用,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找到获取新知的途径.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出示1:有3排小球,个数分别为6、7、,由此提问:怎样移动才能使每排小球个数同样多? (设计意图:移动小球让学生初步感知平均数,并渗透“移多补少”法.让学生明白把多的分给少的,这样的方法叫“移多补少”。) 追问什么是平均数?请同学们举例说明在平常生活中自己见到或听到的平均数(设计意图:通过举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平均数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探究新知、建构感知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都是爱

4、卫生、保护环境的小朋友吗?大家看到黑板上,这里是小红、小兰、小亮、小明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到的废瓶子的统计图()出示统计图。 (2)观察:从统计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3)问:他们收集到的废瓶子是一样多吗?在统计图上怎样才能使个人收集的废瓶子一样多呢?大家来想想办法。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然后指名回答。一种:“移多补少”,在统计图上引导学生把多的移到少的地方去。二种:列算式,假如没有统计图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办?(先求出他们的总数,平均分给了4个人,再除以4) 我根据学生的回答,并板书: (14+1+1+3) 524 (个) “13”在这里也叫什么数? ()巩固提问:这里为什么要除以4? (5

5、)教师小结:像这样的题目,首先要求出他们的总数,再看他们是平均分成几份,就除以几,这样就求出了他们的平均数. (三)。综合运用,拓展延伸 .用四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每个杯子分别标有水面的高度,这四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2厘米,6厘米,10厘米,厘米) (1)指名学生汇报,并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求平均数的。我并板书. (2)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我在做小结.2、一本书,小明第一天读了12页,第二天读了20页,他平均每天读了多少页?3、活动:求平均年龄在小组内说出每个同学的年龄,小组长作好记录,然后根据记录要求学生独立求出本小组同学的平均年龄.、想一想:下面哪个列式才对?下面是一只母鸡六个月产

6、蛋的统计表根据题目中给的数据,算出这只母鸡平均每月产多少蛋。 月份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五月 六月 个数20 3 26 28 30 5、一个小组有7个同学,他们的体重分别是:9千克、36千克、8千克、3千克、5千克、40千克、3千克。这个小组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想一想: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45厘米,小明身高35厘米,他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创新思维。为了使课内的练习起到促进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的双重效果,我在设计练习的时候注意了以下两点:一是练习的形式多样,持续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练习的难度逐步加深,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

7、水平。) (四)全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觉得自己学的怎么样,学懂了没有? .布置作业,课后拓展延伸。让同学们调查家人的身高及体重,算出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 这个作业的设计,既可以巩固新学知识,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学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及收集信息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再次感悟平均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七板书设计 平均数 出示统计图 小结:观察分析平均数是什么数? ,份数的概念,平均数的概念 总结: 求平均数的方法: ,移多补少法,常用方法先求总数份数=平均数 整个教学设计,我根据教材特点与三年级学生实际,做了很多的预设。因为学生是具有不同知识经验的生命个体,备课时我充分考虑不同的学生有着哪些不同的思考方法,可能会出现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策略。争取在课堂教学中,在组织学生讨论、评价,让学生在生成知识的同时,生成学习经验,生成情感体验,使整个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1-精选公文范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