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掌握议论文常见的6种论证方法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8607835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讲 掌握议论文常见的6种论证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六讲 掌握议论文常见的6种论证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六讲 掌握议论文常见的6种论证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六讲 掌握议论文常见的6种论证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六讲 掌握议论文常见的6种论证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讲 掌握议论文常见的6种论证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讲 掌握议论文常见的6种论证方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讲掌握议论文常见的种论证方法1. 举例论证法。举例论证法(简称例证法)是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 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的一种论证方法。通常所说的“摆事实”就是这种 方法。这是运用归纳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易于掌握,用得也普遍。因 为:第一,“事实胜于雄辩”,举例论证是用事实说话,具有较强的说服力;第 二,举例可以使内容更充实,更具体,还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运用举例论证 要把握好选例、叙例和议例三个环节。选例时注意三点:确切、典型、新颖。例 如优秀作文文化行囊:也曾“之乎者也”翩翩儒雅风度;也曾大碗喝酒,畅快案酒果子刀切牛肉。 文化熏陶渲染,陶冶心性,养育情怀。情感丰富来源

2、于文化的底蕴。正如古语“玉 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恰似朗月清风,不知不觉文化融在了品性里, 成为一生的底色。就好比沙龙孕育了林徽因这样的奇女子,骨子里都带着一种动 人心魄的柔美。抑或沈从文笔下的翠翠“好似山里的黄鹿,从不想痛苦的事,从 不发怒,从不伤心”,眸子里显现着山水的灵性。这种无法否认又不抗拒的文化 的力量,会让异域之人赛珍珠在晚年念念不忘曾养育她的中国,带着一种文化的 忧伤。2. 引用论证法。引用论证法是“道理论证”的一种,也叫“引证法”,即引 用名人名言或名人的观点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 法。引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明引,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交代

3、其出处;一 种是暗引,即不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出处。引用方法多变,十分灵活。它的 好处是丰富论证的内容,可以增强文章说服力或文采,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 力,增强论证的权威性,对论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明引 还是暗引,它们都必须与所论述的中心论点相一致。例如 2016 上海卷优秀作文 以人为鉴知得失:中国有句俗话,叫“三个臭皮匠,凑成一个诸葛亮”。多通俗,又是多深刻 的话呀!一个人纵有三头六臂,也不能包打天下。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个人的思想是有限的,一个人的创造也是有限的。毛泽东同志在谈到“群众路线”时,曾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3. 正反对比论证

4、法。在议论文写作时,运用对比式,就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 或同一事物的互相矛盾的两个方面进行对照比较,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提倡什 么,反对什么,就显得格外分明。具体地说,就是在论证过程中既要正面说理, 又要反面阐述;在对比分析中,表明正确的观点,从而达到写作的目的。例如优 秀作文鲜花之城:坚硬是人不屈不挠的意志与毅力。历史上,有太多铮铮铁骨的硬汉,西楚霸 王项羽破釜沉舟,坚硬化为一往无前的气势,大破数十万秦军;常山子龙赵云一 杆红缨,坚硬变成孤注一掷的胆识,在曹军中杀几个来回。他们都是将心中坚硬 发扬的大无畏者,擎着坚硬的盾牌,无畏荆棘困阻。如此说来,果敢无畏的希特勒也应是值得歌颂的吗?此论大谬矣

5、。于项羽、 赵云身上,除却坚硬的城墙,仍能嗅到鲜花的芬芳,而对希特勒而言,城墙后只 有一片寂寥与荒凉。项羽有兄弟,有虞姬,有乌骓,赵云有轻抚怀中阿斗的柔情, 这皆是他们心中那些柔软的东西,而正是这鲜花,才使硬汉们成就和谐的自我。 心中的柔软,是温情,是牵挂,它让坚硬的城中传出人性的花香。在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时,要注意两点:忌生硬对比。只将对比的两件事物 写上,看不出其可比之处;有时生搬硬套,令人不知所云。忌不加分析。不注 意在比较上下功夫,未能指出其相异之处以证明观点的正确。4. 因果分析论证法。因果论证就是根据客观事物之间都具有这种普遍的和必 然的因果联系的规律性,通过提示原因来论证结果。运用

6、因果论证,不能停在一 因一果的层次上,而要善于多角度地分析原因和结果,比如要分析一果多因、一 因多果,还要分析同因异果、异因同果以及互为因果。例如优秀作文片段: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 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 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突围成为“史圣”;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 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天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 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

7、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 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磨难,是祸,又是福。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只不过是人 生路上的一帘风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前方是另一片蓝天。5. 假设分析论证法。运用假设推理对所列举的论据进行分析,来证明自己的 观点,使事例和析例正反映衬,很有说服力。例如六国论中“向使三国各爱 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 较,或未易量”,就是用了假设分析法。注意:对语段进行假设分析时,如果举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就应从反面来假设分析;如果举的例子是反面的,那么就应从正面来假设分析。6. 比喻论证法。比喻论证法是用打比方形象地对论点

8、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 法,又叫喻证法。在议论文中,设喻可以使论点更易懂、更风趣、更生动、更容 易获得读者的认同。喻证法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在不少优秀的高考作文中,考生们就是熟练地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使文 章要阐述的观点清晰、明了,同时又让人具体可感,有力地增加了论证的力度。 阅卷老师之所以青睐这样的文字,不仅是因为文采的绽放、联想的铺开,更是因 为比喻论证运用后说理的成功。例如高考优秀作文双赢,你我共辉煌:自私利己,愚者之见;打造双赢,智者之举。双赢,那是信心的基点,那是 力量的源泉,那是开启人生之路的探照灯,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双赢, 使你我共辉煌。典题 品析

9、(2015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 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 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 可能是背离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注意:题目自拟,观点自定。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 字。不得抄袭、套作。【审题立意】 材料两部分可以分别提炼中心词,前者为“一致”,后者为“背 离”,两者对立。从“一致”的角度可立意为“文章需要人文精神支撑”“浩气 凛然在,经

10、典永流传”。前者从创作角度来说人品不大,文章不远;后者从作品 角度说,历代的优秀作品都是因为文中有作者的崇高品格和执着追求才流芳万古 的。从“背离”的角度可立意为“言之凿凿,未必行之灼灼”,说和做有时是不 一致的,夸夸其谈,巧舌如簧,在行动上未必就值得称道。为体现立意的正能量, 文中不要一味批判和贬斥,还要阐述正确的做法,扣住“行之灼灼”,呼吁做一 个光面磊落、人品高尚的人。【佳作展示】文如其人“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句话揭示了“言为心声,文如其人”的道 理。为文之道,也是为人之道。言为心声说的是语言是心灵的一面镜子,文如其人的意思是观其文知其人。 人常说文字是人的第二门面,一个人的谈吐

11、、文章完全可以体现这个人的心态、 思想、为人处世的作风等等。因为文章是作者的生活阅历、知识储备、个人能力 与道德境界的综合反映,是思想的载体,是灵魂的升华。我们从离骚里读出了屈原高洁的品行和忠贞耿介的性格,从赤壁赋 中看到了苏轼的豪放旷达,从归园田居中读到了陶潜的淡远自适,从登高 中体会到了杜甫的悲悯情怀。王国维说:“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 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 人格,而有高尚伟大文章者,殆未之有也。”这句话既高度肯定了四位诗人在文 学上的成就,更态度鲜明地表达了先有人品、人格,后有文风、文格的观点。的确,一般来说书读多了,文章写好

12、了,其做人的标准也在无形中得以提高, 对于自身的要求也趋于严格,人品自然会变得高尚,也就是文品即人品。反之, 人品高尚的人,写出来的文章也一定是给人以真的启迪,以善的感染,以美的享 受的。当然,凡事不能一概而论,古今中外也不乏作品的格调与作者人品相背离的 现象。李斯,他的谏逐客书铺陈排比,音调铿锵和谐,下启汉赋之渐,可论 及人品,却是一个嫉贤妒能、品德卑劣、极端自私的阴险小人;大贪官胡长清、 成克杰等也有专著问世,他们的文章也是娓娓道来,慷慨陈词,可是他们的人品 却为世人所不齿。这些人即使涂抹出貌似华丽的篇章,也只能哗众取宠于一时,最终会被人们 洞察其本来面目,报之以无情的嘲讽。因此,只有品格

13、高尚的作家,才能写下格调高雅的传世之作。作为新时代代 言人的我们,一定要注重自身的人格修养,把人品与文品的高度统一作为至高的 追求。试想,一个对自我缺乏认识、对生活没有发现、对生命没有感恩的人如何 写得出一篇好的文章?所以我们要领悟做人的真谛,学会包容、感恩,弘扬一切 真善美的事物。【名师点评】 本文观点明确,紧紧围绕“文如其人”的中心展开论证。论证上 既运用对比论证,思辨性强,又旁征博引;既有源自课本的经典素材,又能采撷 生活中的典型事例,颇具说服力。行文灵活自由,语言表达准确,充满理性色彩, 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写作基本功。实战演练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王者

14、荣耀是一款大热的英雄对战手游。2015 年 11月正式公测至今,已 经拥有超过 2 亿的注册用户,玩家每天超过 5 000 万。王者荣耀里几乎每一 个英雄或多或少都有些被恶搞的成分。荆轲竟然是女的,诗仙李白变成了刺客, 名医扁鹊是用毒高手这样的角色设定会不会让你大吃一惊?一篇小学生关于荆轲的作文里面提到,在他的认知里,一直以为四大刺客是 荆轲、韩信、李白、兰陵王,其中荆轲还是唯一的女刺客。有网友讲到这样的现 象:一位年轻妈妈给自己四五岁的小孩讲三国的故事时,孩子却大喊:“周瑜是 好人,我玩过!赵云是坏人!张飞是坏人!王者荣耀里面说过的!”对此有 人认为:“游戏就是游戏,就是娱乐,不能对它要求太

15、高。”还有一种言论说:“游 戏从另一个角度能激发起孩子对历史的兴趣,不必对游戏戏说历史大惊小怪。”对上述材料中提到的游戏演绎历史的现象,你怎么看? 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审题立意】 材料中王者荣耀游戏恶搞历史的现象,使玩这种游戏的中小 学生产生了知识错觉、价值错觉。知识尚不丰富、价值观尚未成熟的中小学生, 很容易让游戏先入为主,形成对历史人物的错误认识,就算以后学了真实历史, 也会像白纸上乱涂了色彩,即使擦掉仍会有印迹。尽管游戏可以对历史进行艺术演绎,但对历史的演绎难道就是恶搞或是随心所欲地演绎吗?难道不应有起码的

16、底线和规则吗?游戏虽然不是教科书,但也要尊重历史事实。考生可以从提醒游 戏开发者应该认真思考如何正确解构历史、怎样去积极弘扬传统文化、应该给孩 子怎样的历史观的角度立意,还可以从这样的游戏是怎么通过监管部门上市的、 中小学生可不可以玩王者荣耀游戏等角度立意。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材料一 微信、支付宝、滴滴打车等的出现,使电信业、银行业、出租车行业等 面临挑战,许多曾经稳定的职业已经消失或行将消失。材料二 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催生了许多新兴行业,出现了大量诸如数据分 析师、色彩搭配师、公共营养师等新职业。材料三 一部电视纪录片的热播,使“章丘铁锅”意外走红。铁锅锻造这一老行 当迅速得到人们的追捧,传统工艺重新焕发生机。在新时代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个人应该有着怎样的思考和选择?作为高三 毕业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