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复习课的有效性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8606890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小学复习课的有效性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如何提高小学复习课的有效性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如何提高小学复习课的有效性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如何提高小学复习课的有效性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如何提高小学复习课的有效性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小学复习课的有效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小学复习课的有效性(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文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李 滨玉泉区五塔东街小学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五塔东街小学 李 滨我们知道“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基础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良好的身心素质,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是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针对于小学数学总复习面广量大,内容较多,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又极易引起两极分化的特点,“步步反馈,逐层提高”复习法是一种有的放矢的针对性复习教学,使复习课更贴近学生的实际,从而可以用较少的时间达到较好的复习效果。 一、重基础,再提高,全面反馈 学生要全面把握知识,内化完整的知识体系,

2、总复习必须要全面系统,要作出全面反馈。复习中我们不能按部就班地照着书本编排重讲知识或每课练,免得学生吃一遍冷饭,枯燥无味,消沉厌烦,费时费力效果又低。教师应该有效合理地系统学生的基础知识,内化知识结构,增强学生亲自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探讨、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且能进行灵活运用。笫一阶段的复习应该重基础、全面反馈、再提高、再发现。小学数学期末总复习是学生完成数与代数、量与计量、几何知识、统计等知识后进行的,前后知识情况间隔达四个月,在复习前对学生掌握知识状况进行全面了解,首先应进行全面测试。即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针对于每一部分知识中的基础、重点和难点内容

3、,选择六、七个中等难度的题目进行测试,要求学生在自己复习的基础上独立认真的完成。教师通过批改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着手编写复习课教学计划,重点理清基本概念、基础计算、基本操作、基本应用方面的知识结构网络,再指导学生理清自身掌握情况,作一个小结。针对于学生全面试探反馈出来的问题,着手重点解决每一个部分知识中典型的综合的试题,理清每部分知识的解题思路。建立了基础知识结构网络,应让学生重新去品味基础知识、归纳要点,理清每部分知识的重点、难点,全方位出发,促提高,以练习为主要反馈手段。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让学生先练或在练的过程中进行讲解,也可以让学生在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时反馈,总结归纳。抓

4、住学生薄弱环节,定向加固,使学生能够弄清每一个知识点,掌握全面基础知识和规律,提高学习能力,积累知识。如此训练,学生对总复习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使知识常用常新、常新常用,也给教师提供了重要信息,给学生自主复习的主动权。二、贴近实际,专题复习,加强典型反馈和个别反馈相结合,各个击破。 针对于学生容易发生普遍性错误和个别性错误的知识点,我们要采取典型反馈和个别反馈相结合,加强针对性训练,开展专题复习方式,各个击破的复习思路。1重视班级学生的“分层导学”,发展共性,培养个性,激励学生相互检查,相互出试卷检测,并共同提高。在分层导学中,确立优生主要目标:审题万无一失,解题灵活运用;中

5、等生主要目标:细心检查,努力提高;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主要目标:基础扎实,确立知识底线。在操作过程中,要求把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分层,并即时归纳整理,确立复习思路复习重点,加强针对性。既重视学生的共同缺陷,又重视个体的差异特点。2对学生进行专题复习训练,融合知识的复习于技能训练中,强化学生的内功,向练习要质量,在练习时,从专题知识出发(如应用题专题复习训练、几何相关知识、计算专题复习训练等)进行定向训练,精讲精练,加强普及提高,加强典型训练,及时反馈,正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知识系统观念,按类型做题。教师必须将学生的复习定位在高角度上,精心选编针对性强的练习,让所有学生均有收益,不做无用功。3注重

6、单元试卷、综合试卷、学生自我评价的反馈,把每一章节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复习,加强知识的连贯性,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提高每节复习课的效果。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要灵活选择时机进行专题测试,在专题测试试卷评析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本张试卷所反映的情况进行一次书面自我评估。在查漏补缺之后,综合各单元所反映的情况,进行综合性试卷反馈,即有的放矢的进行针对性补缺、定向复习,发现问题,再进行定向突破。训练中必须要做到定时定量,追求速度和效果的统一,鼓励学生争取记录好人手一册“总复习错题集”,灵活运用错题集,经常翻阅分析,力争错误不再重犯。集中补“缺陷”,真正提高复习效率。三、找学生掌握知识的整体性和局限性缺陷,综

7、合提高,内化知识结构,增强主体全面反馈,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步步反馈。逐层提高”的最后一阶段必须处处时时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把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经过去伪存真,去表及里的分析、归纳和整理,逐层让学生这个主体去发现、提出新的问题,引导思考、探讨、总结,灵活运用,找到学生掌握的整体性和局部性的缺陷,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此阶段必须要恰当组织复习,要避免学生重复做大量已掌握知识部分的习题,把精力集中在未掌握知识部分上,真正起到学生缺什么,教师就补什么、强化什么。为及时检查学生综合素质情况和应变能力,在小学数学总检测时仍须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适应性、开放性、灵活性演练、诊断性测试。为

8、此,教师就要花一定的时间挑选、组织、编排、翻新、综合、内化学生能力,编制成质量高、目标性强、检测点准、灵活开放的测试题,学生感到每一题都是有价值而舍不得放下的试卷。在综合检测试验后,教师对主体作出全面反馈,就可以进行最终的知识结构调整内化手段,进一步调控学生的全面复习。检测之后,教师不仅要精讲巧析、洞查、记录学生的缺陷,及时对症下药,并在下一次检测中有所侧重,努力使学生做到“知此知彼,百战不殆”,而且要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评估自我,自觉的查漏补缺,面对复杂多变的题目,能严密审题,弄清知识结构关系和知识规律,发掘隐含条件,多思多找,得出自己的经验来。然而,学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小学数学总复习是基础性

9、综合性强的复习,对不同的学生既要统一要求,又要顾及差异,正确处理好“培优辅差促中间“的关系。同时进行健康心理素质培养,教导学生正确对待知识掌握和检测效果(分数)的关系。通过第三阶段的“找缺陷、强反馈、切提高“的复习思路,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的潜力,取得自己最佳的水平,那么学习主体的综合水平已经上了一个了不起的台阶了。总之,在总复习中要以精讲为导向,师生齐心,面面反馈,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论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李 滨玉泉区五塔东街小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五塔东街小学 李 滨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数学活动化教学实践与研究”就是在新课程基本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学过程面向全

10、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产生对数学的兴趣、爱好,获得数学经验和思想,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活动中求进步,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数学、感悟数学、抽象数学、形成分析数学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创新能力。 二、活动化教学的基本结构 教学方式是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途径和程序。活动化教学的主线及其在备环节中的作用是:体验一探究交流反思。 体验:指“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景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其形式可以是实验、演示、游戏、制作、测量、计算等等,学生只要体验过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和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探究:如果体验活动设计达到目的,学

11、生在体验中便会自然产生一种探究的欲望。此时教师只需作适当的组织,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观察力、想像力、思维力和创造力,积极主动地去探究蕴藏着的数学本质和规律。 交流:这里指小组或全班性交流,学生交流探究成果和心得体会,并对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开展深入讨论,交流的作用是发挥群体的智慧和优势,学生之间的集思广益,相互启迪,不断开拓思路,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提高。 反思:在体验、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形成的数学知识与实现思想方法,最终是要经过学生积极反思而成为自己的知识与自己的思想方法。 三、活动化教学举隅 “体验、探究、交流、反思”只是教学模式的主线,这四个环节在顺序上并非一成不变的,有

12、可能经历多次循环上升,因此,要根据具体的内容设计教学过程。下面以“圆锥体积”为例,阐述活动步骤。 我们在教学活动设计时,改变了以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现状,以让学生人人参与探究、亲身体验知识形成过程为目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用橡皮泥做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与圆锥体的模型,利用橡皮泥的可塑性直接探究两者之间的体积关系。 活动一:操作、体验、激发兴趣。 1学生拿出用橡皮泥做成的圆柱体与圆锥体的模型(课前准备好),以它们的特征为标准进行比较、改进。2生生之间检验圆柱体与圆锥体的底面积和高是否相等。3经历比较、检验的过程。 活动二:实践、探究、验证关系。 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与圆锥体底面积和高都相等,它们的体积之

13、间会存在怎样的关系呢?学生们经历了猜测验证的探究过程。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设计了不同的方案对猜测进行验证。有的小组把圆锥体压成底面积不变的圆柱体,通过测量发现高是原来圆锥体高的13了。还有的小组把圆锥体转变成高不变的圆柱体后,变成的圆柱体的底面积是圆锥体的13学生体验到探究学习的乐趣。 活动三:交流。 各小组派出代表在全班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自告奋勇地把转变的过程演示给大家看。经过讨论、交流和反思,同学们得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公式:V=13sh,而且对计算公式中的13作出了不同的理解,实现了学习策略的多样化,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 活动四:理解教材、反思促进。 1学生在操作实验的基础上推导

14、出的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与课本上的方法是否一致呢?学生看课本上的推导方法。2教师准备好相应的实验材料,学生上台演示书上的实验,同学们对两种实验进行了对比,加深了对教材的深刻理解。3学生课堂小节:我学会了 四、活动化教学的实践体会 (一)设计生活课堂,着眼学生发展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补充一些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去体验。如:我们设计了一节“上楼梯问题”。上楼梯,谁不会,可从来没想到,还蕴涵着很多学问。学生融入了情境,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亲身体验的境界。生活化的数学问题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多角度,多维空间去思考问题,灵活地处理问题。 (二)凸现活动过程,

15、增强体验感悟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出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游戏活动,将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之中,而且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体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情境。使学生通过活动认识到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悟到数和图的力量,同时也让学生掌握了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三)改变传统方式,倡导合作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学习方式不能再是单一、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它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历程。”教师的教学设计应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让学生能自主探究、猜测验证、合作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