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古诗两首》注释、译文及创作背景.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8606667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古诗两首》注释、译文及创作背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古诗两首》注释、译文及创作背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古诗两首》注释、译文及创作背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古诗两首》注释、译文及创作背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古诗两首》注释、译文及创作背景.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古诗两首注释、译文及创作背景【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译文编辑 注释: 绝:无,没有。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人的脚印。 孤:孤零零。 蓑笠sul:蓑衣和斗笠。蓑: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用竹篾编成。 独:单独。 译文: 群山中的鸟儿飞得不见踪影,所有的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单独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创作背景: 江雪这首诗作于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805815。唐顺宗永贞元年805,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集团发动的永贞革新运动,推行内抑宦官、外制藩镇、维护国家统一的政

2、治措施。但由于反动势力的联合反对,改革很快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流放十年,实际上过着被管制、软禁的“拘囚生活。险恶的环境压迫,并没有把他压垮。在政治上不利,他就把人生的价值和理想志趣,通过诗歌来加以展现。这首诗便是其中一首代表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注释: 逢:遇上。 宿:投宿;借宿。 芙蓉山主人:芙蓉山,各地以芙蓉命山名者甚多,这里大约是指湖南桂阳或宁乡的芙蓉山。主人,即指留诗人借宿者。这首诗通过雪夜借宿山村的情形,巧妙地写出山村景象与农家生活。 日暮:黄昏的时候。 苍山远:青山在暮色中影影绰绰显得很远。苍:青色。 白屋:未

3、加修饰的简陋茅草房。一般指贫苦人家。 犬吠:狗叫。 夜归人:夜间回来的人。 译文: 暮色降山苍茫愈觉路途远, 天寒冷茅草屋显得更贫困。 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 风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来了。 创作背景: 大约在唐代宗大历八年773至十二年777间的一个秋天,刘长卿受鄂岳观察使吴仲儒的诬陷获罪,因监察御史苗丕明镜高悬,才从轻发落,贬为睦州司马。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写的是严冬,应在遭贬之后。上半首似言自己被害得走投无路,希望获得一席净土,可是,在冷酷的现实之中,哪有自己的立身之所。下半首似言绝望中遇上救星苗丕,给自己带来了一点可以喘息的光明,当然也包含无限的感谢之情。以此看来,这首诗不仅是一幅优美的风雪夜归图,而且反映了诗人政治生涯的酸辣。 3 /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